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花生種植技術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總結花生播種技術,包括品種選擇、選地整地、施肥、地下害蟲防治、播前種子處理、播種等方面內容,以期能夠達到一播全苗、合理密植,為取得花生高產、優質打下基礎。
  關鍵詞:花生;播種技術;選地整地;種子處理
  花生作物種植歷史悠久,在油料和經濟作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普遍種植于世界各地。在油料加工生產行業,花生作為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其地位僅次于大豆,位居第二。中國花生種植區域逐年增長,現階段達到550萬hm2,大約占世界花生種植總規模的1/5,同時世界花生總產量的近1/3出自我國,我國種植的花生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還遠銷海外,為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潤。隨著國家對于農作物種植比例的調整,對花生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其種植效益尤為顯著,成為農業結構調整的新動能。
  在花生生產過程中,播種是最先需要完成的環節。由于其適宜播種期較短,提前或拖后于適宜期進行播種,都會降低花生產量與品質。因此,抓住最優的播種時間顯得尤為關鍵。花生播種工序較多,包括起壟、施肥、播種、噴除草劑、覆膜和膜上覆土等多道工序。
  一、土地選擇
  應選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雨量適中的地塊進行播種,花生在多數土壤條件下都能很好地生長,但要想奪高產創優質,則必須要選擇良好的地塊,為花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ㄉ^適合生長在沙質土壤的地塊,這樣的地塊透水保水性較好,利于植株生長。同時地塊要平坦,土質疏松,土層要深厚,最好是有水源的地塊。地塊選好后,要對其進行整地,根據上一茬作物的情況酌情處理先進行深翻,再進行精細整地,然后起壟,達到平整、土壤細碎的程度。整地時可結合土壤的肥力適當施入農家肥,提高地力,為花生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提高產量。
  二、種子的選擇及處理
  花生在種子選擇上應本著適種原則,要具備高產、優質、抗病性強的特點,結合當地的自然情況進行科學選擇。一方面要研究當地的土壤情況,根據土質來確定適種品種,因為土壤的肥力情況及熱量對花生的生長有直接影響,土質影響花生的生命周期,而生命周期長短直接決定了花生品種的穩定性高低,生命周期長、穩定性好,花生的產量才能提高,品質才會更好。另外,土壤的濕度、坡度、酸堿度及濕度等是直接影響花生生長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要對當地的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分析,選擇抗病特性較好的品種。避免因病蟲害的易發導致花生的產量及品質受到影響;同時,要考慮當地花生市場的行情,選擇價高、易售、經濟效益好的品種,這樣利于提高經濟效益,以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在種植前要進行種子處理,先要去除種子中的一些病粒、殘粒、雜粒,保留品相好、籽粒飽滿的種子,這樣能提高種子的純度及均勻度,同時也能提高種子的發芽率,保證苗齊。選好后的種子,在播前一周左右要進行曬種,均勻攤在陽光下進行曝曬,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滅附著在種子表面的細菌,達到防病效果,同時提高種子活性,促進發芽。最后再用包衣劑進行包衣,在種子表面附上一層藥膜,既能起到殺菌效果,也能防止地下害蟲的破壞。
  三、播種
  1.播種時間?;ㄉ譃榇夯ㄉ拖幕ㄉ?,不同種類、不同自然條件、不同栽種模式下,花生的播種時間也不相同。對于早熟的花生品種,播種時天氣溫度應該在12~15 ℃之間,晚熟的花生品種則應該在15~18 ℃之間。當采取地膜覆蓋的栽培模式時,由于地膜提高了種子周圍的環境溫度,因此大約可以提前10 d進行播種。播種時間應根據適合花生種子發芽的溫度來決定,各地因地制宜,靈活選擇。
  2.播種深度。應根據土壤含水量、土質好壞和氣溫高低靈活決定。播種深度通常在5 cm上下,當土地溫度較低、土壤較濕時可播淺些,但不能低于3 cm;反之則可播深些,但不能超過7 cm。
  3.播種密度。用播種機播種花生時通常采用穴播模式,單粒穴播與雙粒穴播的播種間距也略有不同。穴距一般在13.5~15.5 cm范圍內,當土壤肥力較高、墑情較好、選用雙粒穴播時,應選擇較小的播種密度,但穴距不能超過22 cm;反之,播種密度要大,但穴距不能低于10 cm。
  四、起壟種植
  起壟種植作為花生種植的優選種植方式,具備便于排水、增厚土壤、增強通透性等優勢,有利于提高花生品質與產量。起壟種植可細分為兩犁靠與四犁靠,兩犁靠規格為壟高10 cm、寬36~40 cm,單行種植,穴距13~15 cm;四犁靠規格為壟寬80 cm,壟面寬50 cm,溝寬30 cm,雙行種植,小行行距25 cm、大行距45 cm。
  五、覆膜方式
  1.先播種后覆膜:優勢是地表薄膜具有保溫作用,花生出苗時間較短;劣勢是需要人工放苗,耗時耗力且不規范的操作容易造成閃苗。
  2.先覆膜后播種:當土地相對干旱,而在適播期前又遇到降水的情況時,可采用此種播種方式達到保溫、保墑的效果;但由于播種機械的限制,覆膜打孔技術應用還不成熟,較易造成撕膜竄膜的發生,同時花生出苗時期溫度較低導致花生出苗慢。
  六、播種模式
  1.一壟雙行(覆膜)播種。壟距在75~90 cm范圍內,壟面寬為50~60 cm,壟上小行距在25~35 cm之間,壟高8~12 cm,具體參數應根據播種機具、土地肥力作相應調整。一壟雙行的播種模式被長江以北的花生產區廣泛采用,同時,該模式有匹配的多功能播種機進行聯合播種,相應的收獲技術已經較為完善;
  2.高壟(覆膜)播種。在一壟雙行(覆膜)基礎上,當地降雨量大時應適當地提高壟高,但不能超過 20 cm。高壟播種被東南沿海降水量大的花生產區廣泛采用,該模式能夠有效防止花生種子被水淹沒,從而保證了出苗率。該區域原來以高畦多行種植模式為主,但因為目前播種機、收獲機沒有多行播種與收獲的機型,所以應選用高壟(覆膜)播種;
  3.寬窄(大?。┬衅阶鞑シN。黃河流域以北土地貧瘠的花生產區常采用此種播種模式,以配套機械化的播種與收獲機具。
  七、花生機械化播種
  從簡式農具到多功能聯合播種機,我國花生的機械化播種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近年來,國內花生播種機廠家通過堅持不懈的革新,使花生播種機械在功能上日趨完善。開發出不同功率、不同型號、適應不同地形作業的多類型花生播種機,使花生播種更加精確,出苗率、合格率等均得到保證,較好地滿足了全國不同地域、不同耕作模式下對于花生播種的農藝要求,實現了從秸稈處理到播種完覆土的一體化播種以及漏肥監控、漏種檢測等智能化播種。
  種的效率。加大對覆膜打孔技術的研究,加強鴨嘴式排種器的改進創新。
  八、高產花生種植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花生高產種植技術是影響花生生產的重要因素,在自然條件都相同的條件下,種植技術就是決定花生生產的重要條件,種植技術的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花生的產量及質量,直接決定花生生產的經濟效益?;ㄉN植技術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地塊選擇、整地質量、耕作方式、種子選擇、播種、田間管理、水肥、收獲時機、病蟲害防治等,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花生種植技術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會有更先進的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新技術出現,所以努力提高種植技術水平,大力推廣應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對提高整體花生生產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汪強,王本超,管叔琪,等.花生增效栽培[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5.
  [2]白玉英.旱作區花生覆膜栽培的作用及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0(增刊1):47.
  [3]張玉聚,李洪連,張振臣,等.世界農藥新品種技術大全[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0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