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辣椒抗病種植技術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國是個吃辣的大國,各式各樣的美食被相繼推出,對辣椒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加,尤其是四川重慶等地區對辣椒的需求量則是我國最多的,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基本是無辣不歡的,在加上重慶獨特的辣式火鍋在我國各地盛行,更是大大增加了我國對辣椒的需求。種植抗病的各類品種的辣椒,則是種植辣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關鍵詞:辣椒需求量;抗病種植技術
一、辣椒種植技術
1.辣椒品種分析
辣椒的種類繁多,大致分為二十多個品種。對于品種的選擇是提高產量的基礎,選擇適宜種植地點的品種可以大大提高作物的產率。選擇抗病性抗藥性強,作物產率高,對種植地點氣候要求不高的品種進行種植,既可以提高作物產率,也可以增大種植利潤。具體來講,選擇品種的過程中要結合種植地點的天氣問題,例如近年來的平均降雨量,還要檢測種植地點的土壤性質和種植地點的溫度濕度等多方面因素。朝天椒則是我國辣椒種植最多的品種之一,朝天椒是目前我國市場上銷量比較好的一種辣椒,它比其他品種的辣椒小辣度也比其它品種的辣椒要辣。朝天椒在我國的種植范圍較為廣泛,廣西省和河北省栽培面積較大,貴州省陜西省江西省山東省等地其次。
2.作物育苗方法
在種植朝天椒的過程中,育苗是一項重要環節。根據種植地點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品種的種子。對種子的育苗方法分為兩種:一種為浸種處理,另一種則是將浸泡過的種子在溫室中進行催芽。浸種處理,就是將經過挑選過后的優良種子,放入進行殺菌消毒處理清潔干凈后的盆中,第一步操作完成后,將水溫55度的溫水緩慢倒入盆中,當溫水全部覆蓋種子后,進行均勻規律的攪拌十五分鐘左右即可。靜置十一個小時后,將浸泡完全的種子撈出洗凈并進行甩干。這樣的做法可以很好地提高種子的抗病能力。浸泡過的種子在溫室中進行催芽,操作簡單。將簡單浸泡處理后的種子放到25至30度左右的溫室中進行催芽,待種子露出白色,結束催芽,對種子進行播種即可。種子的育苗是種植的第一步,也是較為重要的環節,進行標準的育苗操作,使種子可以優良的進行育苗,為作物以后順利的成長打下基礎。
3.作物移植手段
在對育苗成功的種子進行移植的過程中,首先要對朝天椒作物的結構進行了解。朝天椒的根系部分并不發達,根系分布較淺,無法很好地鎖住水分。所以在進行移植之前,要將播種的突然進行充分地施肥,讓土壤基肥充足。肥料的選擇基本為有機肥和復合肥。其次,還要注意播種種子的間距,以及之間溝的寬度與深度,為作物移植做充分準備。移植工作中,種子成功育芽后要及時進行移植,讓朝天椒作物可以擁有足夠的生長時間。在移植時盡量選擇溫度適宜的天氣,避免在炎熱或者寒冷的天氣對植物進行移植,不利于植物的正常成長嚴重的容易造成植物的死亡。
二、抗病種植技術
1.合理控制病毒感染
目前導致朝天辣椒患病的主要病癥包括病毒病、落葉斑點病、炭疫病以及青枯病。在種植前應選擇抗病害性較好的優良品種,可以大大減少朝天椒受病毒性疾病的概率,發現棚內存在患病植物立即采取燒毀或是拔出的方法,可以及時的防止病害繼續蔓延從而影響其他植物的收到感染,在植物種植期間發現患有枯萎病或是青枯病的植物時使用一定量的惡霉靈和鏈霉素混合后進行噴灑,出現炭疫病同時用適量的安泰生和銀法利或是霜脲錳鋅混合液噴灑,大約6天一次,施藥3個療程就可以明顯的抑制病毒的感染,在用藥方面也要注意藥品調配的比例,避免出現化肥及藥物過量而導致植物燒死的情況。
2.合理防止病蟲害
在辣椒種植及生長期間一定要注意病蟲害情況的發生,要引起種植者的高度重視,其中主要的害蟲包括蚜蟲、蛾子、銹蜘蛛等。在發現病蟲害情況發生后,一般通過使用覆蓋銀灰色的地膜來防止蚜蟲對辣椒的侵害,將種植大棚的透明吊棚改成顏色較為鮮艷的顏色利用害蟲的特點來對其進行誘殺,布置蚊蟲防護網在棚口處可以阻礙害蟲進入棚中危害辣椒,在炎熱的季節適量的灑入滅蟲粉其可以有效的防止害蟲的進入,其中通過使用藥物來避免害蟲的效果最為明顯。通過使用防曬網還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辣椒發生陽光性蔬菜疾病及日灼病的放生,依靠以上幾種方法均可以一定程度上的避免辣椒受到小型害蟲的侵害。
三、結語
據本文可知朝天辣椒在生長的期間很多種因素均可以影響其辣椒的產量,因此在種子的選用、土壤選擇、以及生長環境方面都有極為嚴格的要求。由于辣椒不僅僅是當下人們使用的調味產品,更是對于農民自身致富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利用科學化種植可以有效地避免病蟲病毒對植物的侵害,進而增加朝天椒的產量保證向百姓提供綠色健康的蔬菜,滿足當下人們對無公害蔬菜的要求。通過學習栽種技能使農民獲得更好的收益。
參考文獻:
[1]冷文明.劉志明.淺談辣椒高產栽培技術[J].四川農業科技.2010(06):77-78
[2]鄭光輝.吳華堯.鄭建文.范遠豐.黃河.黃祥彪.鄺榮.牟杰.羅宇萍.辣椒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05):23-25.
[3]鄭光輝,吳華堯,車森,江增子,楊允,范遠豐,黃河,黃水坤.綠豐菌劑在辣椒上的應用試驗 [J]. 現代農業科技.2008(14):102-103
[4]蔡文韜. 辣椒內生拮抗菌采后生物防控及應用效果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3.
[5]楊東平. 辣椒猝倒病和病毒病的診斷與無公害防治[J]. 長江蔬菜,2010(03):33-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