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植中的抗病技術要點的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水稻種植技術的優劣可直接影響到糧食的質量與安全??萍嫉目焖侔l展極大程度上完善及優化了水稻種植技術。但當下水稻種植抗病技術依舊存在諸多亟待完善之處,現通過分析探討水稻種植抗病技術要點,以期為水稻種植戶提供可靠有效的指導。
關鍵詞:抗病技術;水稻種植;技術要點
水稻是糧食生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使其抗病技術能力得到提高,需于水稻種植中有效融合諸項抗病技術。在科技的不斷發展下,水稻種植中也可采用一定的科技技術,例如實時監測技術,以及時發現水稻種的病蟲害問題,并且在網絡技術的輔助下,還可綜合分析病蟲害出現的原因,及時制定出防治對策,獲得理想的防治效果。通過采取上述方式,能實現我國水稻種植保質增產,進一步增強水稻的抗病能力,降低生產成本,促進我國農業良好發展。
一、水稻抗病的必要性
受地區氣候,品種和蟲害等因素的影響,水稻種植期間極易受到病蟲害的威脅。因病蟲害會使水稻產量受到直接影響,給種植戶帶來損失,故在種植水稻時,強化抗病技術,落實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水稻種植時采用抗病技術,能使水稻種植的各個階段得到有效保護。水稻種植期間出現病蟲害的程度與階段各不相同,因此預防和處理措施也應當有所不同。若病蟲害出現在秧苗期,管理者未及時發現,或尚未明確具體的防治方法,則會導致水稻減產,情況嚴重時,還有可能造成秧苗壞死,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若病蟲害出現在水稻生長時,不僅會使秧苗的成長受到威脅,也會帶來幼穗成型后不發育等一系列問題;未及時預防還有可能造成病害蔓延,造成水稻減產減量。由此可見,在水稻種植病蟲害防治上,應采取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法,對水稻病蟲害可能出現的各個階段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以確保水稻正常生長,最終使水稻產量得到提高,另外,水稻種植初期的選種也至關重要,選擇帶有抗病功能的子種,能由源頭杜絕水稻病害;種植地的氣候也是導致水稻蟲害,減少產量的因素之一。因此加強水稻新品種、抗病害的相關研究,能由根源上防治水稻種植病蟲害。
二、水稻種植抗病技術要點
盡管我國地大物博,但用于農業種植的面積相對較少。在城市化進程的逐步推進下,我國耕地面積愈來愈少,但人們的生活需求不斷增加,因此在加大耕地保護時,還需運用對應的技術手段,提高糧食產量。
1.積極引進高新技術
當下有關部門對水稻抗病技術逐漸加強了關注,且防治技術整體上已趨于成熟,但依舊存在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尤其是水稻種植高新抗病技術的應用,仍待加強。當下我國多數地區在進行水稻種植時,單純依靠自身的經驗進行指導,未熟練應用高新技術,這一情況會在極大程度上減少水稻產量?;谏鲜銮闆r,在種植水稻時,需熟練應用各種高新技術,確保病蟲害出現時,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原因,進而制定有目的性的措施,使病蟲害問題得到妥善處理。
2.重視選種階段
種子質量的優劣會使后期種植以及生產質量受到直接影響。為防止后期發生嚴重病蟲害,在最初的選種階段便需要不斷采用抗病技術。由于各個地區的地質條件、氣候條件各不相同,因此適合種植的水稻品種也各有差異,若種植的水稻種子不合適,將會提高病蟲害發生率。故在水稻選種時期,有關人員應結合種植地的基本地質特點、水文特點以及氣候條件等合理選擇。待明確種子類型后,種植前還應將種子浸泡在專門的藥物中,以防止萌芽階段的種子出現病蟲害。值得一提的是,水稻品種的優劣與其抗病能力的強弱呈正比。因而,在研究抗病害技術時,需優先選擇優質種子。
3.關注育種階段
抗病技術在育種階段的應用也有重要作用,其能為水稻種植后的正常生長提供重要基礎保障。在現實生活中,需分階段應用水稻抗病技術,結合水稻的生長階段采用對應的抗病技術。若各項抗病技術能合理應用在水稻育種的不同階段,便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后期病蟲害的發生率。
4.強化農業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措施主要是指水稻種植時,為積極預防病蟲害而實施的針對性措施。例如水稻受蟲害侵襲時,可通過殺蟲燈將害蟲殺滅。作為一種較為特殊的光源,殺蟲燈能吸引害蟲,并將其殺死,在防治病蟲害中作用顯著。但由于殺蟲燈適用范圍存在局限,若水稻種植面積過大,將不適合采用此方法,以免浪費能源。另外,殺蟲燈還會給水稻帶來一定的損傷,故在使用時要統籌考慮多方面因素。
5.加強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種生物消滅另外一種生物的方法。生物可繁殖性較強,即便水稻種植面積大,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彌補殺蟲燈的不足。例如白蛾破壞水稻時,種植者可結合種植面積大小,引進一定量的周氏嚙小蜂,將其作為白蛾天敵,高效殺滅白蛾害蟲。通過這種防治措施,不但能增強抗病效果,也會有效維持生態平衡。由于并非所有的害蟲都有天敵,因此生物防治也有局限性。為使病蟲害防治效果增強,在進行生物防治時,建議聯合采取多種防治手段。
三、結語
總之,我國糧食的來源主要為水稻,水稻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糧食安全,尤其是對耕地面積少、人口數量多的中國來說,糧食產量十分重要。有關部門應當不斷提升水稻種植技術,加大研究開發的力度,增強抗病技術水平,使我國糧食產品質量得到保證,最終使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進一步推動國民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潘美蘭.關于水稻種植中的抗病技術要點的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6,60(10):183.
[2]周潔玲,紀曉英.淺談水稻種植的抗病技術要點[J].農家致富顧問,2018,34(12):3.
[3]趙鵬海.淺談水稻種植中的抗病技術要點[J].農業與技術,2017,37(4):1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4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