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植中的抗病技術的要點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水稻作物的產量與質量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除了與水稻種植技術相關,還與抗病技術的有效應用具有直接聯系。在農業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水稻種植技術水平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然而對于水稻作物產量影響較大的病蟲害并不能得到有效防御,致使水稻種植的產量以及效率受到嚴重影響?;诖?,我們在針對水稻種植的抗病意義進行分析之后,又對抗病技術的應用要點進行闡述,希望可以進一步提升水稻種植的產能,為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水稻種植;抗病技術;產量
水稻是我國糧食作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具有直接影響。水稻作物的種植已經經歷了很長的發展階段,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我國的水稻技術也相對完善。但是,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還會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對水稻種植的產量產生威脅。為此在后續的發展中,我們需要加大對水稻種植抗病技術的重視。在對區域內的病蟲害影響進行分析之后,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從根本上達到抗病蟲的目的,進而提升水稻作物的產量。
一、水稻抗病的重要意義
水稻抗病的主要目的是,對水稻種植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病害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找出有效的方法加以防范,使水稻作物的產量免受病害問題的影響,從而達到提升水稻作物產量的目的,為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由此可見,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采取相應抗病技術的重要性。從當前我國的發展現狀來看,由于人口密集度較大,耕地面積與人口比例存在較大的差異,要想保證糧食的有些供應,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水稻作物的產量。而水稻抗病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作物產量,還能避免病害對水稻作物健康發育的影響,使我國的糧食產量得到進一步提升,滿足市場需求。
二、水稻抗病技術的要點內容
我國的耕地面積相對較大,但是由于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相對較少,這對糧食作物種植技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只有保證糧食作物的高產,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以及糧食市場的需求。針對此類問題,我國的農業人員加大了對水稻種植技術的研究力度,在一段時間內,我國的水稻作物產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發展的同時,病害對作物產量的影響較大,嚴重制約我國水稻種植技術的健康發展。為了降低病害對水稻產量的影響,我們有必要有針對性的研究水稻的抗病技術,從而保證我國糧食作物的產量。下面就從幾個方面出發,對水稻抗病技術的要點內容進行闡述:
1.利用高新技術進行抗病
水稻抗病技術中,對于高新技術的應用相對較小,致使對水稻病害的掌握并不全面,也就無法找出相應的預防對策減少水稻種植中的病害問題。要想提升水稻種植的抗病技術水平,就必須能夠快速辨別水稻的病害成因,而實時檢測技術的應用,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出引發病害的原因。在對病害進行防治的過程中,也可以從根源入手,保證病害的治療效果。由此可見,高新技術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應用是提升水稻種植抗病技術水平的重要手段。
2.抗病技術在選種階段的應用
選種階段也是抗病技術的重要階段,對于種子的合理選擇,可以有效提升作物的抗病能力。對水稻品種進行選擇時,除了要考慮品種的產量,還需要考慮到特定區域內的土壤條件以及氣候條件,結合種植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水稻品種。一般而言,不同氣候條件的區域所適宜生長的水稻品種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如果不能依據種植條件選擇對應的水稻品種,就極易引發多種病害問題,對水稻作物的產量造成較大影響。為此,在實際選種作業中,需要結合區域氣候條件以及土壤環境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水稻品種。同時,優先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水稻品種進行種植。在水稻品種進行確認之后,水稻種植之前,還需要采取藥浸種的方式,來提升水稻作物的抗病能力。浸種作業的主要作用為,避免在種子萌芽階段出現病害問題,從而保證種子的成活率。總結以往的種植經驗,品質優良的種子抗病能力明顯超出質量差的種子抗病能力。為此,在開展水稻抗病作業時,需要將選種階段作為要點內容來開展。
3.常見水稻病害的抗病技術要點
?。?)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種植中的常見病害問題,對水稻種植產量的影響較大。如果不能對稻瘟病加以有效防治,很容易造成水稻作物大量減產的嚴重后果,不僅對水稻種植的健康發展帶來影響,還會嚴重威脅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另外,稻瘟病對水稻作物的質量也會產生較大影響,依據稻瘟病發病部位的不同,所產生的影響程度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同時,根據發病部位的不同,還可以將稻瘟病細分為節瘟、葉瘟和苗瘟等,這幾種病害中威脅較大的為節瘟。要想實現對稻瘟病的有效防治,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在對稻種進行有效選擇之后,利用20%濃度的三環挫倍液進行浸種操作。一般需要使種子持續浸泡一到兩天,避免在水稻的苗期出現稻瘟病,對作物的成活率造成影響。除此之外,由于稻瘟病可以在水稻種植的不同時期,對水稻作物發育產生影響,還需要在水稻發育的不同時期噴灑相應的藥劑,對稻瘟病進行防治。在種植過程中,發現部分水稻出現稻瘟病癥狀時,需要對其他的健康植株進行藥物噴灑,使其抗病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去除已經感染稻瘟病的水稻作物,帶離作物生長區域進行集中銷毀。
?。?)紋枯病。水稻紋枯病是水稻種植病蟲害中常見的疾病。當水稻患水稻紋枯病時,水稻根部葉片和莖干上會有類似水漬的物體出現,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橢圓形的斑點,不斷增多的斑點上會附著很多菌絲,這些菌絲的顏色呈白色。所以,在防治水稻紋枯病的過程中,一定要對種植地進行嚴格的管理,每天都要對稻田進行排查,仔細觀察水稻葉片和莖干的健康程度,并要及時、徹底的清除稻田中的雜物,保證稻田中水質良好,不給菌類創造生存環境,使稻田中的菌群數量減少。
三、結語
水稻種植會影響到中國的糧食安全,尤其在人口數量極多,而耕地面積卻非常少的情況下,此種影響顯得更加突出。所以,中國有關部門一定要對水稻種植技術的使用和發展加強關注,特別要關注這項技術的發展,同時還要積極提高抗病技術,進而在我國糧食不斷增加的基礎上,使中國糧食安全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邢廣佳,邢連江.水稻種植中的抗病技術與實施要點探析[J].農技服務,2017,34(4):79-79.
[2]黃佳明,張會瓊.水稻種植中的抗病技術及應用策略探究[J].農家科技旬刊,201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