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養目標的初中物理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課改中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學的改革過程中,需要使用更加科學的教學方式與手段進行教學。初中物理的教學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聯系實際生活、不斷綜合創新,通過物理教學來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本文在此基礎上,從核心素養目標出發對初中物理教學改革與實踐進行探究,希望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物理;教學改革;模式創新
我國于2016年發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這個研究成果中將學生核心素養概括為三個方面:文化基礎、社會參與以及學生自主發展,具體包括六個核心素養,分別是:學會學習、責任擔當、人文底蘊、實踐創新以及科學精神和健康生活。以上六大核心素養轉變了傳統過于強調知識以及技能的觀念,而是對于知識獲取的能力和學生思想道德品格的素養更加重視。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實際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聯系物理學科的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希望通過初中物理的教學,達到提升學生六大核心素養的目標。
一、注重文化滲透,提離學生文化素養
物理的教學本身是枯燥且單一的,但是如果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加入文化因素,則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對于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也具有較強的作用。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將文化因素滲透到教學的各個過程。
第一、物理教師需要注重在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挖掘文化。例如教師在講授“聲音的特征”這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課堂內容,可以通過視頻播放古代編鐘等音樂,讓學生們能夠通過視覺和聽覺來感受物理韻律的特點。同時也可以利用傳統樂器二胡,來引導學生進行音調知識的學習,通過對比來讓學生感受聲音的物理特性。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僅只有單純的物理知識,還包括豐富的文化內容,需要物理教師加大對這些內容的挖掘與發現。例如教師在講授“光”這節內容時,可以加入《墨經》中加入小孔成像的內容,讓學生能夠理解光的傳播特點。同時在講授“磁”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加入《夢溪筆談》中所記錄的地磁現象,進行物料知識的引入。
第二、注重在習題練習中滲透文化。例如教師在講授“密度的測量”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測量一個石器,首先讓學生對石器的結構以及形狀進行研究,對石器形成的外在條件以及價值進行分析,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學習到物理知識,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認同。
第三、加強在復習課中對文化的構建。例如教師在復習“機械能和內能”知識點時,可以用神舟號為模型,對神舟號整個升空、軌道變化以及回收等過程的運動情況進行介紹。這樣不僅能夠鞏固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創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發展
第一、需要加強合作學習能力。在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加強自主學習,同時也要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例如物理教師在講授“太陽能”這節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太陽能的優點與缺點進行分析,進而讓學生探討太陽能在生活中有哪些具體的應用,最后讓學生進行相互介紹。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提高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不僅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了有效的溝通和良好關系,而且有效解決了教學重點、難點問題。
第二、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討論學習。初中物理課程不僅需要教師的講解,還需要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的討論學習,這要求物理教師為學生準備充分的討論時間。并且在實際討論過程中,物理教師需要密切注意學生們的討論情況,根據討論的進度來合理穿插相關內容。對于學生討論無果的問題,教師需要及時進行引導與提示,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第三、注重整合評價反饋。當學生討論完成之后,物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討論結果進行檢驗,讓學生自己動手來檢驗討論結果的準確性,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方法進行解決。比如在講解電路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電路的構成進行自主討論,發現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三、緊密貼合生活實際,激勵學生實踐創新
初中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因此對六大核心素養中的實踐創新和社會參與等內容的培養,具有較強的作用。這要求初中物理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聯系生活實際,結合學生的特點,對物理知識進行講解。并通過生活實際來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第一、使用生活物品進行新課的導入。在進行新課程的介紹時,物理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進行新課的導入,吸引學生對物理知識點學習的興趣。為此物理教師需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與導入環節。比如,在講授“升華與凝華”時,可先向學生展示一舊白熾燈泡,引導學生思考“用久了的白熾燈泡,為什么會變成黑色”,而后引出“升華與凝華”的概念。
第二、通過自制教學道具來提高課堂氛圍。初中物理的教學需要借助于相應的道具,除了要使用燒杯、溫度計等道具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杯子、磁鐵或者紙張等,來進行物料課程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工具制成的道具,來進行物料知識的講解,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加強學生的模仿能力,使得他們可以在課下自己動手進行學習。
第三、結合生活實踐探索新知識。初中物理大多比較抽象,我們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實踐來提高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例如教師在講解電表的度數時,可以讓學生每周對自家電表進行統計,并且制成相應的圖標,分析每周所用的度數。
結束語
核心素養是我國新課改的要求,同時也是我國教育水平發展的要求。而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利用創新教學方式,理論聯系實際,或者進行文化滲透等方法,來提高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施燕.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J].理科考試研究,2016,23(14):61-61.
[2] 陸水明.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新與實踐探究[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2017:17.
[3] 盧穎,劉金梅.基于核心素養視閾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探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8.
[4] 劉朝安.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的研究[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8(11):11-12.
?。ㄗ髡邌挝唬耗蠈幫鈬Z學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3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