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珠算文化在高職院校財經專業中的傳承與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珠算是中國人文化認同的象征,也是一種從古至今的計算實用工具。這種工具經世代傳承,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強烈的社會文化功能,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國獨有的一種知識文化體系。高職院校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基地,對珠算文化的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開展與傳承珠算文化是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學的重點,從目前發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等方面進行剖析。
  [關    鍵   詞]  珠算;高職院校;傳承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216-02
   珠算一詞最早見于我國漢朝徐岳撰寫的《數術記遺》。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作為人類的寶貴財富,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憑借著獨有的知識體系,2013年12月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珠算文化的傳承與珠算技能的應用具有深遠歷史文化的積淀意義。
   一、珠算文化在財經高職院校的重要性
   (一)珠算是繼承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財經類高職院校是珠算傳承的重要基地,通過課程教學是學生掌握珠算技能,從而進一步了解促進珠算文化。將珠算史、珠算技能融入財會專業教學之中,通過教學相長、教賽結合等模式,使學生能夠體會到珠算這一傳統民族文化給人類文明發展帶來的巨大推動作用,從而不但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心和歷史責任感,也能提高學生對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理性認識。
   (二)增強學生國學技能,培養學生職業態度
   珠算是我國從古至今一直在使用的計算方式,學會珠算對財經專業學生來說就是掌握了一門國學技能。開展珠算教學是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必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職業態度的必然方式。信息時代學習珠算,不但有助于學生全面計算能力培養,還有助于學生形成自控能力,樹立勤勉嚴謹的工作態度和精神。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準確掌握珠算技能,增強學生的專業認知力,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為更好進入工作崗位做好銜接。
   (三)珠算具有較強的益智作用
   算盤作為運算符號發生器,這些運算符號既可以在算盤上撥動完成,也可在腦子里完成計算,這既動手又動腦的計算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優勝意識等優良素質,有效開發了學生的智力,提高了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德宏州內高職學生具有基礎學科薄弱的特點,通過珠算的學習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突顯珠算智慧在指尖的強大生命力。
   (四)珠算具有磨煉心智、鍛煉意志的功能
   珠算學習與珠算技能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形成的,是需要通過長期的勤學苦練才能取得的技藝。高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心智不夠成熟,意志力不夠堅定,通過對珠算日復一日的苦練,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堅持,培養學生的意志力,磨煉浮躁的心智。
   二、珠算在德宏州內高職院校傳承的現狀
   (一)珠算作為財經類專業學生必修課程
   德宏目前有兩所高職院校,德宏師范高等??啤⒌潞曷殬I學院均開設財經類專業,兩所院校都將珠算課程作為專業課程設置相關教學計劃。在課程設置時有的院校將其設置為專業選修課,有的設置為專業必修課程,在入學的第一學年安排每周兩個課時的珠算課程,課時量在76課時以上。
   (二)在校會計專業學生珠算成績考核以珠算等級為標準
   高職院校培養目標是學生擁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縮短與本科院校學生的差距。只有通過級別性的考核才是驗證學生學習和日常訓練的重要方式。會計專業學生珠算成績都以正規珠算過級考試標準進行考核,要求學生達到珠算五級以上才視為珠算成績合格,2013年至2018年5年來,學生考核合格率均在96%以上。
   (三)積極參與各級別的技能大賽
   每年省市地州均會舉行涉及珠算類的技能比賽,德宏兩所院校積極參賽,并獲得了省級手工技能大賽二等獎、州級珠算組技能賽一等獎的好成績。通過競賽教師和學生都開闊了眼界,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可更好地吸取別人的優勢。每年德宏州內將有300多名高職學生參加海峽兩岸珠算通信比賽,學生通過比賽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德宏州內高職院校每年都舉行技能大賽,學生以競技和展演兩種形式傳承和展現珠算文化。
   三、珠算文化在傳承過程中的瓶頸
   (一)傳統珠算技能的淡化
   計算器、計算機等電子產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電算化技術的運用覆蓋面越來越大,會計電算化的出現提高了財會工作的效率,使珠算變得可有可無。當前,德宏州內有1家高職院校已逐漸淡化珠算課時,增加了電算化課程的課時量,從而珠算課程也逐漸被邊緣化。
   (二)學生學習的興趣減弱
   在會計證考試中,自取消珠算五級可代替會計電算化成績政策后,為提高學生考證通過率,德宏州內有的高職院校已逐漸減弱甚至取消對珠算課程的設置。由于學校的不重視,學生考證的急迫性,致使學生對珠算課程興趣減弱。
   (三)就業崗位對珠算技能要求弱化
   以往財務、收銀、銀行柜員等工作崗位都要求必備珠算技能,而現在很多崗位逐步被新的計算和核算工具所代替。學校在考慮學生今后就業的實際情況后,珠算課程也在弱化,由以前的專業課程轉變為講座,甚至學生興趣小組。    (四)高職組相關珠算的技能競賽逐步減少
   近幾年省州級技能競賽中,珠算技能項目日益減少甚至取消,學生的珠算學習缺少了一個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平臺。
   四、強化珠算文化在高職院校傳承的措施
   (一)樹立珠算文化,強化學生的民族情懷、愛國意識
   珠算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智慧的積累與沉淀。高職院校作為弘揚愛國主義的主要陣地,對民族文化的傳承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校內建立珠算文化長廊,組建珠算社團,定期開展珠算相關活動。如知識講座、趣味競答、珠算表演等形式多樣的活動。
   (二)更新改進教學模式使珠算課程生動形象
   教師應變更傳統老師教學生練的教學模式,適當采用新教學手段,如在珠算口訣講授中可以使用Flash課件演示撥珠的動態過程,以更加直觀的方式不斷演示給學生看,幫助學生理解,加深記憶。針對一些短小并有一定操作技巧知識點,教師可以運用微課來展示整個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眼球,方便學生課下進行復習鞏固,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建立校內珠算微博、微信群,讓學生能夠通過最自己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以達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三)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激發學習興趣
   熱情與興趣是學生開展自我學習的原動力。在專業課程介紹前,應先樹立學生的財經文化、理財意識,進而讓學生主動探索我國古代財經文化的內涵,加深對珠算文化的理解,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珠算的熱情。在課程開設中,強化學生的參與度,要求學生苦練基本功。學??砂才耪n后和晚自習的時間進行鞏固提高,學生之間相互觀摩、相互競賽,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不定期開展課堂觀摩賽和課堂技能競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建立學生“以熟帶生,以會帶慢”的互幫互助的聯動模式。
   (四)重視師資隊伍培育和建設
   目前,德宏州內高職院校專職珠算教師在2~3名,面對每學年200~300名學生的培訓授課,教師授課任務重、壓力大。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專任珠算教師,在聘校外教師進行授課,這使珠算課程及相關珠算活動在開展時難以做到連續性。學校要做好珠算教學工作,關鍵是要解決師資問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團隊必須配備專職的珠算教師,保證教師把主要的精力投入珠算教學與研究中。學校通過教研活動,組織學習及各項交流,探討珠算教學的有效方法,以此提高珠算教學的質量。
   (五)改變傳統珠算活動模式,加強對珠算啟智作用的研究
   傳統珠算模式一般以鑒定、比賽和技能培訓為主,而忽略了珠算啟迪開發智慧的作用。作為珠算教育工作者,應充分發現珠算的優勢,并與當前高職學生的特點進行結合,總結適合目前高職院校適用的珠算教學內容,做到與時俱進,創立新知。
   珠算是中國千年文化的歷史積淀,是民族的精神記憶和家園。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珠算文化有著無限的生命動力,對人類智慧的啟迪、世代商賈的經營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在電子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人類全面進入電子時代,珠算逐漸被人們遺忘,因而,對于珠算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高校傳承珠算文化有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形成。高校作為文化傳承的主要陣地,既能通過大學教育功能促進珠算文化的傳承,又能讓珠算文化蘊含的價值吻合大學教育,使二者協調發展,構筑傳承和教育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1]包麗丹,梁玉容.論傳承發展“中國珠算”人類非遺的硬道理[J].珠算與珠心算,2017(12).
   [2]姚克賢.珠算教程[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5.
   [3]楊曉玲.轉型期,珠算技藝傳承的思考[J].現代商業經濟,2016(3).
   [4]蔡蓬.努力傳承和發展珠算文化[J].珠算與珠心算,2015(6).
  編輯 張 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406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