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當今英國公學的辦學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今英國公學的教育在其教育體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上的聲譽也頗高。其具有完備的辦學模式,在教學中不僅注重知識的教學,也更加注重素質修養的培養。因此,英國公學也被稱作“教育的活化石”。本文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研究當今英國公學的辦學模式。首先是英國公學的概念界定,其次是系統的講述其辦學模式,最后簡要說明在其辦學模式下,英國公學對英國社會的人才培養所作的貢獻。
  關鍵詞:英國公學;辦學模式;教育;精英
  一.英國公學的定義
  英國的公學不同于美國等其他國家的公學。美國等其他國家的公學是由政府主辦的學校,其“公”具有公眾的意思。然而英國的公學最初培養的是社會“公職”人員,并且學校對全國招生,不限制地域,種族。并且學校在教學的同時還會教學生誦經,唱贊美詩,具有慈善的性質,所以稱之為“公學”。
  當今的英國公學是指的那些私人獨立的收費,具有較高的聲譽與學術水平的學校。
  二.獨具特色的辦學模式
  1.公學的辦學主體與管理機構
  英國公學是由社會各界人士投資辦理的非營利性質的私立教育學校。主要由私人經營管理,不受政府的約束與控制。當今公學的管理機構分工明確。主要的管理機構是校董事會。校董事會一般由10-20人組成,除4—6名成員由董事會任命外,分別由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皇家學會、首席大法官、當地郡長等推舉任命[1]。校董事會主要負責學校的行政事宜,如校長的任命,學校資金的分配與管理。學校的教育方面的管理主要由校長和教職工負責。此外,學校的管理機構還有獨立學校信息社,獨立學校聯合委員會等。
  2.辦學理念與入學要求
  雖然每個公學的教學各有特色,但是幾乎每一個公學的辦學理念都是相同的,即是培養英國的紳士,培養精英的人才。公學在形成英國紳士性格方面承擔了主要的責任并且接受公學的教育是貴族子弟成為社會精英最好的途徑。公學不但注重智力因素的培養,也更加注重人格的培養。公學從多方面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性格,通過各種教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身體道德素質,懂得社交,有自我約束力等。
  家長需在孩子滿8歲或更早時向學校提出入學申請。在孩子11歲,學校會對提出申請的孩子進行面試和訪問,初步確立錄取或淘汰意向。在孩子到達13歲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入學考試的內容十分廣泛且偏向學術性??荚嚪謹颠_到入學標準的才能進入學校。并且,想要進入學校就讀的家庭必須經濟條件優越。
  3.文化課程設置與“第六年級”
  每年的課程設置是不同的。第一學年注重基礎的培養,學習英語、拉丁語、法語、音樂等,其中數學和英語是重點。至今學校仍開設宗教課程,因為古典學科仍然在形成英國社會精英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是貴族獲得精英成員資格的條件,也是精英成員自身的責任倫理,只有在真正掌握古典學科的價值后,才能形成一個名副其實的紳士。[2]除此之外,學校還設置選修課程。
  在第二學年的課程和第一學年相比變化不大,學生在這一年將會準備普通中等教育證書的考試。
  在第三學年,學生必須考取普通中等教育的證書。與此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其他選修課程,比如歷史、地理、拉丁語、古典教育、希臘語等。部分學生還會在這學期準備考取國際普通中等教育證書。
  “第六學級”是指公學的最高年級,或者說最后兩年的學習階段[3]。“第六年級”是相對獨立的一個年級,也是英國公學所獨有的特色,其課程設置與大學密切聯系,是學生進入好的大學之前的準備,比如牛津大學。
  4.教學條件與師資隊伍
  公學的校園壞境都是非常舒適漂亮的,能讓學生在一個優美,有學術氛圍的環境生活與學習。學校設備是其他學校遠遠比不上的,每所公學都具有典藏豐富的圖書館。公學都是小班教學,一個班級有15-20人,這樣是更好的培育每一個學生,確保學生的質量。伊頓公學如今只有1000多余學生,哈羅公學有800多名學生,并且大致每年從中國招收一名學生。
  公學的老師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導師”,另一種是“舍監”。公學的老師幾乎都擁有高學歷。據一項1964年的調查顯示,公學71%有學位的教師都是從牛津大學或劍橋大學畢業的。到了20世紀80年代,雖然取得“牛橋”學位的教師比例有所下降,但仍舊維持在60%左右[4]。公學教師的學歷層次也在逐漸提高,例如在伊頓公學,在155名教師之中博士學位有27人,碩士學位68人,兩者相加占總人數的61.3%[5]。
  教師的教學方式各有特色,但他們都非常注重學生的完整人格與個性的發展。
  5.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公學的學生課外活動非常豐富,從課表可以看出,上午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時間,下午是他們參加課外活動的時間。這些活動包括體育運動、文藝活動、各類社團組織以及社區服務活動。
  學生參加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在活動中,他們不僅可以娛樂放松自己,也可以鍛煉他們的交際技能,培養他們不怕吃苦,艱苦奮斗的精神。同時也使他們的身體更加健康。
  6.寄宿制度
  公學普遍采取寄宿制度,寄宿制是指學校為學生提供膳宿條件,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全部納入學校的一種管理模式。
  宿舍中除了有同學之外,還有舍監,輔導教師與保姆。其中舍監起到最大作用。監舍不僅負責看管學生的學習,也需要與同學之間保持良好關系,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因此,監舍必須由在學校任課10多年的老師才有資格申請擔任。
  公學學生的日常生活一般都是以宿舍為單位進行的,每個宿舍都有其獨有的“宿舍精神”。大家集體用餐,以宿舍名義參加體育比賽和其他文娛活動,因此處理好自己與宿舍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育精英的搖籃
  英國公學在這樣一個全方位系統的辦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大多都是社會的精英。為英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
  公學出身的領袖人物是眾多的。1962 年的統計數字是:在外交官中有 95%,大使中有 88%,將軍中有 87%,法官中有 85%,大主教中有 83%,殖民地總督中有 82,政府高級官員中有 67%,曾出身于公學。僅以伊頓公學一校為例,1/8 國會議員,1/3的內閣大臣,倫敦大公司 1/3 的董事都是該校校友[8]。
  如今,在英國社會的政治,經濟,娛樂等各個領域都可以看見公學畢業人的身影。英國的皇室幾乎都會把孩子送到公學就讀。公學雖然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憑借其與時俱進的優秀的辦學模式,讓其在當今依然散發著獨特的光彩,所以英國公學也稱之為“培育精英的搖籃”。
  參考文獻
  [1]  祝懷新. 英國基礎教育[M]. 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3.
  [2]  張斌賢,王晨. 大學: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07.
  [3]  原青林. 揭示英才教育的秘訣—英國公學研究[M].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4]  滕大春. 外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M]. 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8.
  [5]  張婷. 英國公學創造教學佳績的緣由[J]. 江西教育,2007.
  [6]  原青林. 英國公學的寄宿制[J]. 外國中小學教育,2004(6).
  [7]  冉亞輝,易連云. 英國公學教育模式及其啟示[J]. 教學與管理,2007.
  [8]  鄭映霞. 英國公學的辦學模式對我國民辦教育的啟示[J]. 宜春學院學報,2010.
  [9]  沈娜. 英國公學的辦學模式探究[D]. 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07.
  [10]  湯小婷. 英國公學精英人才培養研究[D]. 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46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