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產廢水環保處理方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乙烯、聚乙烯、聚酯等材料在化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這些廢水具有毒性、高有機性和彩色編碼,含有各種難以降解的化學品,如果沒有合理的治理,必然會造成嚴重的污染,甚至破壞生態平衡。而且廢水必須以符合國家排放標準的方式處理。為了響應節約資源的呼吁,需要進一步深加工水,以便以后能夠進行工業補充。這實現了降低成本和提高企業效率的目標。本文論述了化學中廢水的無害環境管理。
【關鍵詞】化工生產;廢水環保處理;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P618 文獻標志碼:A
引言
化工生產過程中企業排出大量工業污水,我們的環境受到嚴重破壞。隨著經濟的改善,開始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的化工企業面臨著技術革新的壓力。
1、化工廢水危害分析
1.1高油脂危害
包括系統冷凝水、清洗系統以及實驗室等的排水構成了化工廢水中的油脂。較高的黏性是油脂普遍存在特點,該類物質極其容易黏附在管道內從而造成管道的堵塞,一些油脂甚至可能侵蝕管道以及元件;除此之外,油脂的可降解效果較差,且會對下一階段水處理設備中的化學反應產生影響,使得廢水中的COD以及BOD分離效果大大降低。油脂密度相對較小,一般漂浮在水的表面,釋放大量刺激性氣味,還會大大降低濾膜功效,嚴重影響化工廢水處理質量。
1.2有機物危害
氨氮元素以及毒性有機物是化工廢水中主要的有機物危害表現。其中前者在進入外界水環境后會直接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水中溶解氧能力大大降低,水中微生物以及動植物存活率大大降低,嚴重影響水環境;而后者由于有機物的毒性往往難以有效去除,一旦進入外界水環境將會對水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該類毒性物質具有致癌性,人們在食用了生活在此類環境中的魚類后極有可能引發一系列負面因素,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2、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成果
2.1膜生物反應器
基于傳統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基礎上,形成了系列新型廢水處理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獲得了不錯的效果。其中,MBR也就是膜生物反應器,結合運用了膜分離技術以及生物處理技術,研發了新型污水處理裝置。在中水回用以及工業廢水處理方面應用,獲得了不錯的成效。樊耀波等使用MBR裝置對化工廢水進行處理。經過實驗驗證,采用此技術進行處理,BOD和SS以及濁度去除率能夠達到98%;COD去除率達到91%。不僅具有較好的穩定性,而且泥負荷很大,剩余污泥量比較少。
2.2組合工藝
從化工廢水的特點來說,污染物種類多,而且水質情況較為復雜,增加了處理難度。采用某種處理技術,難以達到廢水處理標準。結合運用各類工藝,能夠獲得不錯的成效。萬玉榮等利用A/O工藝的新組合A/01/02工藝,進行石油化工廢水處理。廢水處理系統的組成,包括膜法缺氧和泥法好氧等。從技術應用實驗結果來說,廢水COD的總HRT為60h,進水含量為1300mg/L,出水含量小于100mg/L;出水BOD含量小于30mg/L;出水MLSS含量小于70mg/L;出水含油分含量小于10mg/L。關衛省等使用UASB反應器+曝氣池的厭氧-好氧組合,進行化工廢水處理實驗。結果表明,進水COD為5200mg/L、出水為64.5mg/L;進水BOD3160mg/L、出水28.0mg/L;進水乳化油90mg/L、出水0.3mg/L;進水揮發分760mg/L、出水0.3mg/L。系統運行具有較強的穩定性,而且污染物去除率比較高。
2.3懸浮填料生物反應器
從廢水處理領域來說,新型技術不斷增多。其中,懸浮填料生物反應器屬于新型反應器。在實際應用中,不僅操作簡便,而且具有不錯的通氣性和過水性等。利用碰撞和切割氣泡等作用,不僅強化微生物和污染質以及溶解氧的傳質,而且能夠提高氧的利用率。具體影響中,對曝氣以及布水有著特殊要求。夏四清使用懸浮填料生物反應器,進行化工廢水處理實驗。依據實驗結果,能夠明確此反應器不僅有著較好的充氧能力,而且抗負荷沖擊能力很強。當填料投加率是50%時,普通曝氣池能夠提升充氧能力,增加到2倍以上。不僅能夠保證污染物的去除消耗,還能夠維持水質的穩定。當填料投加率為50%以及HRT為8h條件下,COD去除率為75.0%;氨氮去除率85.2%,濁度去除率85.7%,SS去除率為86.2%,有著不錯的去除效果。
3、化工廢水的有效管理措施
3.1在源頭上進行控制
想要更好的管理化工廢水就需要將源頭的控制工作做到位。第一步集中處理化工廢水。在將化工廢水集中到處理園區之后需要對其進行預處理工作,確保化工廢水在符合接管的相關標準之后對其進行集中治理,以便于化工廢水的處理部門對其進行環保處理。第二步保證生產措施的清潔性。比如化工企業在生產產品時盡可能的選取無毒或者毒性較低的生產原料,避免使用毒性較高的生產原料。并且在生產過程中采用周期短、效率高的生產技術,選擇使用先進的生產設備不僅能夠促進其生產效率的提高,還可以確保其生產原料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而對生產原料進行重復利用與回收都會在一定上使得化工生產廢水中的污染物濃度得到降低。第三分流處理廢水,對化工廢水進行分流處理工作不僅有利于廢水處理效果的進一步提高,還使得其末端治理的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3.2末端治理的措施
在處理以單一污染物為主要成分的化工廢水時,可以優先選擇混合型一類的萃取劑,該萃取劑能夠將化工廢水中的單一污染物的濃度最大限度的降低?;U水中如若乙醛的含量較多,則該廢水具備良好的生化效果,因此在對其進行處理時可以采用生化處理方法。而對于生化性較差的化工廢水,如COD濃度較高且含有有毒物質的廢水,生產醫藥的中間體產品的廢水就屬于此類。處理醫藥中間體這一產品的化工廢水則需要選用以Fe-C原電池,利用該原電池原理可以有效的將化工廢水中的有機物質去除,也可以處理化工廢水中的各類特征性污染污,目前該廢水處理設備已經開始大量生產,該設備所選用的氧化劑是次氯酸,而催化劑則是利用了重金屬。將此廢水處理技術運用到化工廢水處理的過程中有利于該廢水生化性的提高,而在進行生化處理之后就符合了一定的廢水處理標準。
3.3廢水資源化的治理措施
對化工生產廢水進行必要的環保處理工作不僅僅是為了符合國家廢水排放標準,也是保護國內環境的必要工作。面對不同的化工廢水,只要在技術層面有可操作的空間,在經濟方面允許,就可以對其進行合理的治理和回收。目前我國相關學者和專家已經開始研究以甘氨酸為主要生產產品的企業廢水,因為主要進行甘氨酸產品生產的化工企業廢水中往往具有較多的氯化錢而甘氨酸較少,根據這一特點而選取的處理方式就是真空降膜,運用該處理方式能夠有效的將廢水中的氯化錢回收起來,將其再次利用于凈化系統。
結束語
我國化工企業處理工業廢水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于初期階段,工業廢水處理方面的文獻還很少。因此,我國很多化工不愿意花費大量資金投入環境技術,導致一些化工廠無法處理工業廢水中的有害物質或處理排放不當,造成環境污染。因此,本文對研究化工企業產業產生的工業廢水、減少工業廢水中的有害物質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從根本上保護環境。
參考文獻:
[1]張志鵬,印顯東,李亮.新型化工廢水處理技術問題與解決思路[J].環境與發展,2018,30(07):53+55.
[2]何強,王國平,崔立國.化工廢水處理創新技術探究[J].石化技術,2018,25(07):161.
[3]李曉旭.試論化工廢水處理工藝研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8,36(07):65-6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5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