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不同激發震源一致性處理方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不同激發震源會導致采集資料在能量、相位、頻率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別,因此不同激發震源的一致性處理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本文以井炮、可控震源為例,從頻率、能量、相位、時差進行一致性處理的試驗,最終確定了針對性的處理方法。
  關鍵詞 一致性處理 頻率 能量 相位 時差
  中圖分類號:P631.4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在山地、沙漠、戈壁、黃土塬、淺灘等復雜地表條件地區進行地震勘探時,因激發條件、激發方式、檢波器耦合及表層巖性的不同會對地震子波的頻率、相位、能量等產生不同程度的改造,使資料產生較大的差異。在實際資料處理中,根據井炮、可控震源的差異,試驗了針對性的處理方法,并總結了相應的認識和結論。
  1井炮、可控震源頻率一致性處理
  受到地表條件限制,排一井震源施工炮數占到了總炮數的76%,并且與排6井拼接部位(排6井為井炮施工)全部為震源施工,通過頻率掃描,高頻端可控震源較井炮要差。針對頻率的不一致,在疊前反褶積的基礎上,對交接位置的可控震源進行了CMP域的預測反褶積,進一步提高頻率,以實現交接位置處頻率一致(圖1)。
  2井炮、可控震源能量一致性處理
  可控震源與井炮存在較大的能量差異,為了消除這種差異,采用全區地表一致性振幅補償的方法在共炮點、共檢波點域上統計實際信號的能量,進行統計平均,求取補償因子,消除由于激發、接收因素引起的炮間和道間的能量失真(圖2)。
  3井炮、可控震源相位、時差一致性處理
  井炮、可控震源之間存在著相位差異和井深造成的時差問題,在處理過程中,先利用野外靜校正方法來消除井深引起的時差問題,再對相位進行分析,進行相位調整,最后再利用剩余靜校正、時差調整等方法消除殘余的時差問題。
  相位調整采用常相位調整與剩余相位調整兩種方法。首先分析兩者之間存在的常相位,對資料進行常相位調整,再對剩余相位進行分析,進行剩余相位調整(圖3)。
  對于剩余時差,我們試驗了兩套方案(圖4),根據實際資料時差校正前后剖面對比情況(圖5),選取第二套方案進行剩余時差調整,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認識與結論
 ?。?)井炮、可控震源對比時,在高頻端震源比井炮差,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可控震源是有限頻帶采集。
 ?。?)應用地表一致性反褶積,可以改善子波的一致性,使子波得到較好的統一和規整;應用CMP域反褶積,可以使地震子波得到進一步壓縮,拓寬了有效頻帶,同時壓制面波能量,以增強同向軸連續性。聯合應用這兩次反褶積,可以較好的壓制層間多次,突出有效反射信息,較好的消除井炮、可控震源的頻率差異。
  (3)地表一致性振幅補償可以在空間上對單炮之間的能量差異進行補償。當數據量太大時,一致性補償的處理效率很低,通常不會在全區應用。將整個數據體劃分為若干小數據體,分別進行屬性提取,然后將分塊提取的屬性一起輸入,進行分解,求取算子,最后將大數據體劃分為若干小塊,分別進行應用處理,就可以實現在全區的應用。
 ?。?)在井、震結合部位,由井深引起的時差是比較大的,帶著時差做剩余靜校正效果不好。因此,做剩余靜校正前進行剩余時差調整,可以取得更好的處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渥·伊爾瑪茲.地震數據處理[M].北京:石油出版社,1994.
  [2] 王有新.應用地震數據處理方法[M].石油工業出版社,2009.
  [3] 徐康.對提高反褶積處理效果的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科學院,2005.
  [4] 吳偉康,凌云.三維疊后零相位同態反褶積[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8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