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談數學思維品質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數學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是重要方面,但傳統教育事倍功半,只有以素質教育為理念指導才能事半功倍。
  關鍵詞 數學 思維品質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思維品質,應該說應試教育還是重視思維品質的培養的,因為學生學了數學理論,就要能解書上的習題,沒有思維能力能行嗎?但那種思維能力只是建立在繼承的軌道上而不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只能紙上談兵而不能在實際生活中也順利進行。有人說,就算是紙上談兵,那些一題多解的方法,沒有發散思維,沒有創造性思維行嗎?這不也是在培養好的思維品質嗎?但那仍是在繼承而非發展,因為那是傳統教法決定的。傳統教法是三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教師中心)這就決定了學生是學習的客體,聽教師講原理,講例題,教師牽著學生思維走,而不是啟發引導他們積極思維。讓學生記住例題型,做作業時,套用教給的模式去解。至于這種方法的價值與由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應試教育盛行時期的高分低能即由此而來。素質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教育,這是時代的需要,國家計劃經濟也走入市場經濟,企業憑競爭發展,廣大農村實行了承包責任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只繼承不創新,難有發展。江澤民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所以素質教育應運而生,創新教育應運而生。這其實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當今世界是知識經濟時代,人才競爭成了主旋律,所以,數學必須實行素質教育,必須培養創新思維。那就要“以學生為主體”,打破傳統的三中心。教師由主宰轉為主導的角色,以啟發引導式代替注入式,以教學民主的開放式代替課堂的一言堂式。這樣,學生的思維品質才能得到培養。例如,有個人讀小學時收集到一道民間趣題,一百個和尚吃一百個饅頭,大和尚一人吃3個,小和尚3人吃一個,問大小和尚各多少人?這個問題按常規思維在算術領域不行解答。用特殊思維可以解答,但當時他的數學老師表揚他的探索精神,但對他說這題現在放在那兒,隨著年級的升高,知識的豐富會迎刃而解,這位小學生的探索欲在當時并未得到滿足,也可看出那位小學老師也只是讓學生被動地學好書本知識就是目標,創新思維沒得培養,讀初中了,年級升高了,學了代數學了方程了。這道題便迎刃而解了。這個學生向他的數學老師講起這件事,說這道題在算術領域,我仍不能解。這位老師聽了,對他的探索精神倍加贊賞,但不是直接告訴他解的方法,而是采用引導式發揮他的主動探索精神,使他在探索中獲得成功。這位老師沒告訴他解法,但給他講了一個小故事:講了小學學過的“司馬光打破水缸”的故事。一個人從一個高大的缸口子掉下去了,一般人都會搭上梯子從缸口里救人。這是常規思維,但司馬光見常規思維不行,待去找來梯子,找來人員,救起來,人也死了。必須采取非常思維,他急中生智,拾起一塊石頭把水缸底部打一個孔,水迅速流出,人得救了。這個學生聽了故事,受到了啟發,那道題要用非常規律思維得用間接方法。什么方法呢?他回家看了好些趣題解法有點收獲,但不得要領又去問數學老師,數學老師表揚了他,說他自我培養思維品質的方法很好。就是厚積而薄發。學了其它題的解法總會觸類而旁通的。于是點撥道:假設小和尚的食量與大和尚一樣,會產生什么有用的數據供研究呢?僅這一句話,就使他茅塞頓開,他果然想出了假設法,在算術領域解出了這道題。即,假設小和尚也一人吃3個饅頭,那么總饅頭數就變成了300個,顯然與題意不符,一下子多出了200個,而這兩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分析:是小和尚增加了食量造成的。只要求出每個小和尚增加了多少食量,就能求出有多少小和尚了。這位學生獲得了成功,欣喜若狂,成功感由然而生。評析:這個學生最終的成功,經歷的過程說明了如下問題。(1)小學生好奇、探索欲強,成功感強。(2)教師的引導有方,教師引導他廣覽有關數學趣題解法實現觸類旁通的效果。(3)在厚積的基礎上再進行點撥,讓學生在解題方向引導下,再云探索。這就是培養思維品質的方法之一。這也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體現。這是促進自主學習和關鍵點撥引導法結合的結果。當然平時教學中,也不必拘泥讓學生花費很多功夫厚積之后才去點撥,要因問題內容而靈活處理,需要學生費時間去慢慢思索的應是很有思索價值的少數問題。很多一點就能使學生開竅的采取即時點撥式可取得快捷的效應。比如和尚吃饅頭,那道題當時小學生問他的數學老師時,也完全可以點撥引導一下,也就讓他在不費很大力氣的情況下,找到一條解題規律。這也會激發課外探索興趣。又例:將學過的幾何運用于實際,書上的練習題是在紙上作圖,想怎么畫,就怎么畫,輔助線怎么作,延長線怎么作,都可以在紙上任意施展。而運用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就要受到環境的制約,這就要發揮創造性的思維了。比如曠野里一尊高大的佛像,叫學生不爬上佛身在地上測出其高,可用什么方法。這時學生的思維會迅速地在所學的幾何知識系統中掃描,也有書上沒有的現代科學儀器中尋找。有個學生說用現代激光測距儀,站在一定的距離,水平對著佛像底部測出距離,又在同一點對著頭頂測出距離,這就可以畫作一個直作三角形了。它的邊分別為豎直角邊(佛身高——未知數),橫直角邊(地面那條邊——已知數),斜邊(地面銳角頂點到佛頭頂——已知數)。根據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豎直角邊(佛身)的高度了。這個學生的思維應予肯定,他具有向課外開拓知識領域的現代創新精神。
  以上便是對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點滴探索。
  參考文獻
  [1] 任順元.素質教育論[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1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