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創新發展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以高職院校為例,主要從實現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實驗室的計算機設備監測的信息化管理,實現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實驗室的用戶資料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實現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實驗室的用戶資料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等幾個不同的方面研究了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實驗室的信息化管理。
  關鍵詞 高職院校 計算機實驗室 信息化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計算機實驗室是近年發展起來的建立在Web2.0基礎上,以學習為主要功能的一種新實驗室形態。計算機實驗室集文本、圖像、音頻為一體,改變了傳統實驗室一對多的傳播方式,用戶可以隨時通過手機移動終端及計算機終端,利用互聯網等渠道向他人提供信息并支持受眾逆向上傳和互動反饋學習信息,實現了信息發送方和接收方的即時互動。
  1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創新發展現狀
  《2017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較2016年增加2830萬人。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比例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6.3%,通過計算機端接入互聯網的比例有所下降。工信部也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通信行業的運營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我國移動電話用戶總數已經達到13.6億,手機普及率超96部/百人,而智能手機普及率也達到了58%。21世紀以來,我國網民規模增長了近30倍,目前網絡滲透率約為52%。2007年以后,智能手機時代的來臨以及通訊技術的不斷進步,使人們擁有了更廣闊的上網平臺以及更高的上網速度,直接促使中國手機網民的占比大幅攀升,從2007年的24%迅速上升至2009年的61%,再到如今的90%以上。
  自計算機實驗室誕生以來,它便以個性化功能和前衛的傳播方式吸引著來自國內外社會各界的關注,開始成為人們關心和留意的新興事物,各領域對其研究也比較成熟。在中國知網(CKNI)上,以“計算機實驗室”為主題進行檢索,可以發現2009年至今已有相關主題的論文303篇。通過觀察文獻的發表年限發現,自2002年起,相關主題論文發表數量逐年遞增,并且在2015年有大幅度提升。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楊茹的《計算機實驗室運用與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論述了計算機實驗室的新特點為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了更為廣闊、更為重要的平臺;魏超的《新實驗室的“雙刃劍”性質——論計算機實驗室對中東變局的影響》,從計算機實驗室傳播的自由交互性角度,分析了其在中東國家出現的動蕩的政局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莊瑜虹的《計算機實驗室如何推動社會問題的解決——以“微博打拐”事件為例》,則通過具體的網絡熱門事件為例,分析了計算機實驗室如何推動社會問題的解決,以及在整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創新發展策略
  2.1運用微信進行創新教學
  近幾年來,計算機實驗室作為互聯網技術發展的產物成為了網民們工作生活和娛樂生活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新微信時代下,微信作為新實驗室載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微信在深入人們的生活,讓人們感受到便利的同時,也在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近年來,隨著智能終端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互聯網+”的時代。截至2017年9月底,我國微信注冊使用人數已經達到9.8億。微信在我國的廣泛應用,使得群體性事件的組織者和策劃者能夠利用其強大的信息傳播功能和組織動員功能推動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和發展。
  因此,運用微信進行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創新。計算機實驗室具備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多樣化、信息覆蓋面廣等特點,契合了當前高校教學中教務信息更替快、受眾廣且分散的現狀。隨著計算機實驗室的迅猛發展,高校教學改革將面向網絡化、信息化的趨勢發展。而微信作為信息傳遞領域的新生事物逐漸滲透到了人們的日常社交生活當中,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微信的功能不斷升級和發展的趨勢下,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者有效合理地利用微信的新興功能,不僅能夠解決高校教育領域中教務信息的傳遞、師生溝通與交流難的問題,同時使教務管理更具時效性。
  2.2通過計算機實驗室實現信息化交互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實驗室的管理不盡人意,計算機應用實驗室作為培養學生專業技能以及進行科研實驗的重要教學平臺,只有加大對實驗室的信息化管理力度,才能使應用實驗室的規范性、科學性得到顯著提升,從而提升學生的計算機專業技能。將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實驗室的信息化管理設計展開簡單的分析,以期提升我國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育水平。
  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實驗室發布教學大綱、教案和作業等文本材料,還可以通過音頻和視頻的方式發布通知,針對不同用戶推送不同的消息內容。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室里,也不再囿于上課時間,學生可以打造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時空環境學習,以在校課堂教育內容為補充,與其形成互補效果。在計算機實驗室端,教師登陸到計算機實驗室上傳或主動推送教學內容,利用微信平臺的其他功能(如自定義菜單),針對課程安排打造多種教學模式;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化Web平臺以管理員身份對計算機實驗室進行二次開發和調試。當然,在實驗室上開展教學工作并不局限于下達通知和教案推送,通過微信,教師還可以將國內外前沿信息、熱點知識、勵志故事等推薦給學生群體,富有精神沖擊力、內容新穎生動的文字、圖片、音視頻必將賦予高校教育全新的內涵。
  作者簡介:徐金林(1981.10-)男,漢族,云南曲靖人,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計算機與實驗室;許海丹(1981.5-)男,漢族,湖北武漢人,云南省曲靖醫學高等??茖W校計算機教研室,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數據庫與信息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1] 尹好好.淺析高職院校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與維護[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05).
  [2] 鄧業城.淺論基于局域網的計算機機房管理維護[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02).
  [3] 殷亞輝,錢岑,吳瀟.淺談高校計算機機房管理系統的開發和設計研究[J].信息系統工程,2011(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2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