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原因的實證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00后”已經成為各大高校新生的主體,他們作為“網絡原住民”、 “火星人”、“千禧一代”,有著思想前衛、注重現實和功利、興趣至上的特點。面對“大班額”、“非專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00后”大學生表現出與其他群體不同的特點,逃課現象更為普遍,而且呈現出由傳統“顯性逃課”為主向以“隱性逃課”為主的趨勢?,F通過對2018年S省內主要高校的新生思政理論課課堂現狀的調查,分別以“出勤率”和“課堂參與度”作為衡量學生“顯性逃課”和“隱性逃課”的指標,從學生、教師以及高校思政理論課管理這三個角度進行逃課原因的實證分析,以期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關鍵詞 00后大學生 思想政治理論課 逃課原因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研究背景與研究方式
  1.1研究背景
  根據各高校新生報到的大數據顯示, 在2018年秋季各高校的本科新生中, 有近四分之三的學生是“00后”,至此,00后群體正式進入大學,成為新一屆大學生的主體。作為“網絡原住民”、“火星人”、“千禧寶寶”,00后大學生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行事風格,面對“大班額”、“非專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00后”大學生有自己獨立的價值要求和衡量標準,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顯性逃課”、“隱性逃課”現象并存。根據0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點,分析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現象及原因,成為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亟需解決的新課題。
  1.2研究方式
  為了解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現狀,筆者所在班級以小組為單位對2018年S省內7所主要高校(包含4所雙一流高校,3所其他高校)、近五千名大一新生的70堂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實地調查,采集了有關“學生、教師、高校思政課管理”三個維度的28項指標,每項指標均以李克特五級量表進行量化反映。在此基礎上,將“顯性逃課”、 “隱性逃課”分別可操作化為 “出勤率”、“課堂參與度”兩項具體指標,并從學生、教師、高校思政課管理三個方面分別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利用數據分析軟件SPSS21.0進行數據分析,試圖從已有的調查數據,對00后大學生逃課的原因進行分析。
  2 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現狀
  在對調查數據的分析中,筆者發現S省省內主要高校大一新生的思政課堂都存在著“逃課”現象,與傳統缺勤逃課情況不同,00后大學生主要表現出 “課堂參與度”低,“隱性逃課”現象突出。為反映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現狀,現對所采集的數據中分別反映顯性逃課和隱性逃課的“出勤率”、“課堂參與度”指標進行描述性分析:
  從表格1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在各高校聽課調查的數據中,對出勤率滿意(含非常滿意)的占75.7%,有超過15%的人對各調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的出勤率表示一般或者不滿意。排除個別學生因為正常原因請假不能到課以外,在思想政治教育課上,仍然有為數不少的學生缺勤,“顯性逃課”現象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在“課堂參與度”這項指標中,滿意(含非常滿意)的比例僅僅為28.6%,明確表示不滿意甚至非常不滿意的頻率高達32.9%,比滿意及非常滿意的比例高出4.3%,還有近40%的人對該項指標持“一般”態度,排除其中個別調查人員不愿對思政課堂做出客觀評價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課堂參與度”的滿意度也遠低于對“出勤率”的滿意度,這就說明目前00后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顯性逃課”、“ 隱性逃課”并存,“隱性逃課”現象更為嚴重。
  3 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原因分析
  造成大學生逃課的原因是多元的,既有主觀的心理因素, 也有包括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內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等在內的外部客觀因素。
  3.1 00后大學生新的個性需求
  “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0后大學生的逃課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學生個人的興趣是主要原因?,F對被調查各高校的本科新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興趣度分別與出勤率和課堂參與度進行相關性分析:
  在表格2中,“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興趣度”與“出勤率” 和“課堂參與度”的相關系數分別是r=0.467和r=0.799;我們一般認為相關系數|r|在0.8-1.0之間是極強相關;0.6-0.8之間是強相關;0.4-0.6 之間是中等程度相關;0.2-0.4之間是弱相關;0.0-0.2則是極弱相關或無相關。
  因此,00后大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興趣度與出勤率之間為中等相關關系,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興趣度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之間為強相關關系,即00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個人興趣對于“顯性逃課”和“隱性逃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由于00后大學生成長與網絡時代,接觸媒體和新資訊較多,他們往往思維靈活、前衛,所以其興趣更為獨特,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形式、內容要求也更高。而現實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由于教師隊伍尚未完全專業化、教學內容陳舊化、教學規模擴大化等原因,很難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創新,也難以滿足00后大學生個性化、網絡化的興趣需求,興趣也就成為了00后大學生“逃離課堂”、“不參與課堂”的主要原因。
  3.2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方法滯后
  通過對S省省內對各高校大一新生思政課堂進行橫向比較,發現其所講授的內容大同小異,但是在不同學校、同一學校的不同老師的課堂上,“出勤率”和“課堂參與度”這兩個指標滿意度的差異卻比較大。由此,我們猜想學生逃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師的教學方法有關,并選取反映教師教學方法的主要指標進行相關的數據分析:
  如表格3所示,V1表示有極具個人特色和魅力的教學方法,V2表示采用適宜的、注重啟發式教學手段和方法,V3表示師生互動頻繁,課堂氣氛活躍。在所列的這三項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師的教學方法的指標中,V1,V2,V3與出勤率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4, 0.291, 0.334,除了V1與出勤率呈現中等相關關系外,其余各項指標都與出勤率之間表現出弱相關關系,也就是說教師的教學方法與“顯性逃課”之間的相關性不強;另外一方面,V1,V2,V3與抬頭率和課堂參與度的相關系數分別0.44, 0.546, 0.6,這就說明教師的教學方法與“隱性逃課”具有較強的相關性。   作為“火星人”、“網絡原住民”,00后大學生有著自己的獨特的話語體系,覺得思政理論課講得好,他們會“打call”,對于講課方式不合胃口的老師他們則會“佛系”上課,甚至會覺得上課是在“尬聊”,也會做出看動漫、刷B站、“吃雞”等一系列“隱性逃課”行為。
  3.3高校思政課堂管理缺位
  通過對既有研究結果的文獻梳理,以及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地調研,發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上是否考勤、有無隨堂作業和半期考試、以及不同大小的課堂規模下學生的出勤率存在著明顯差異,可以看出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制度化管理與00后大學生的“顯性逃課”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暗珜τ凇半[性逃課”來說,校規校紀沒有做出明確的禁止性規定,實踐中也很難進行操作。”
  通過對反映高校管理層面的指標與“出勤率”和“課堂參與度”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筆者發現“有作業或者論文類型的半期考試”“ 記錄學生的回答問題次數與記錄平時成績”與“課堂參與度”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699,0.645,即兩項指標與“課堂參與度”間都具有強相關關系。當前的思政課堂中管理主要是以考勤方式進行,不能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特別是對00后大學生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因此高校必須通過革新教學方式、優化成績構成、激勵學生參與,充分利用00后大學生注重實用和功利的特點,以“半期考試”、“課堂參與量化計入成績”等多種方式,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
  綜上,影響00后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00后大學生與80后、90后相比具有明顯不同的時代特征,他們思想更為開放、知識更為多元、有機會接觸更多的新事物,所以個人興趣、價值取向也較前人有較大差異。這些新的群體特點反映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內容與形式與00后大學生的新需求不相適應,導致了“顯性逃課”仍然存在、“隱性逃課”高發的問題。這其中既有學生自身、授課教師等主觀原因,也有學校對于思政課管理制度缺位的影響。面對新的時代課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與研究只有高度關注00后大學生新的群體特點和內在需求,不斷從教學內容與形式、教學管理和制度方面進行改革創新,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增強00后大學生的思想理論素質,也才能真正擔負起培養時代新人的歷史使命。
  作者簡介:劉華(1994年-),男,籍貫:湖北恩施,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2018級在讀碩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何花(1995年-),女,籍貫:湖北恩施,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2018級在讀碩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 王海建.“0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點與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8(10):90-94.
  [2]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1:302.
  [3] 趙會利.“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22):37-38.
  [4] 于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隱性逃課”歸因與課堂秩序重構——基于北京市部分高校的調查與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55-5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24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