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清代陸初望詩詞思想略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陸初望是清代詩人,著有《懷白軒初稿》。經筆者考證,陸初望出生于1811年,去世于1877年后。陸氏詩學思想有以下方面:認為詩無尊唐崇宋之分,要博采眾長;詩主性靈;以史入詩;崇尚詩言志。與詞方面:尚陽羨詞派;崇白石清雅;尚寄托;以史事為詞。
  關鍵詞:陸初望 生卒年 詩學思想 詞學思想
  陸初望,清代詩人,字文泉,江蘇陽湖(今常州)人。曾師事李兆洛,著有《懷白軒初稿》,其中《詩鈔》十卷,《詞鈔》二卷。有關陸氏生年,目前學界有以下兩種說法:第一,生年無考。孫克強、楊傳慶、裴喆編著的《清人詞話(下)》及徐成志、王思豪主編的《桐城派文集敘錄》持此說。第二,生于1807年。曹虹、陳曙雯、倪惠穎著的《清代常州駢文研究》、柯愈春著《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中冊)》、董繼兵的博士論文《晚清戰爭詞研究》持此說。然據陸氏《懷白軒詩鈔》卷十《辛未歲春夜偶成》“甲子才周轉瞬更,回思少壯感浮生”可知,陸氏在辛未年( 1871)時剛度過甲子(60年),則由1871逆推60年,則其生于1811年。關于陸氏卒年,學界認為其卒于1866年后,據此詩可知,其卒于1871年后。陸氏“胸羅卷軸,語出肺腑。其筆動輒百變,若舉古之聞人一二家概之,不足以盡其長也”。但目前對于其詩詞的研究尚屬空白。本文擬對此問題進行觀照探索。
  一、陸初望的詩學思想
  通過對陸初望《懷白軒詩鈔》十卷及其師友所題相關序跋的考察,陸氏的詩學思想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其一,陸初望認為詩無尊唐崇宋之分,要博采眾長。故陸詩既學唐又習宋,同時吸收漢魏菁華。袁起在《懷白軒詞鈔·序》云陸詩“發源唐宋,上溯漢魏”,徐燮均《懷白軒詩鈔·序》亦云陸詩“探源于漢魏,肆力于百家”。
  陸氏詩學唐宋,表現在三個層面:首先,集唐人成句。如《集唐送劍池》,直接用了四位唐代詩人的詩句組成此詩?!捌挚谇锷绞铮ㄥX起),想留寒日暮(白居易)。天涯若比鄰(王勃),夫子切歸去(岑參)?!痹凇都膬取芬辉娭?,陸初望直接使用元稹的“嫁得浮云婿”。其次,化用唐宋詩句。如“花徑不緣客掃,柴門雖設常關。今夕止談風月,故鄉無此湖山”,詩句化用杜甫《客至》“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今夕止談風月,故鄉無此湖山”,則用“談風月”之典。在宋詩之中,此典比比皆是。如“今宵正可談風月,借問何人是阿戎”“客來但與談風月,萬事如今只掉頭”等。再次,仿唐宋風格意境。如其《舟泊姑塘關望廬山》:“我聞天下名山有三百,就中奇絕獨數匡廬山。昔游千里未得見,念之十有余載緣終慳。……舟行百里,一回首猶見,天未簇簇群巒環?!崩钫茁逶u日“仿太白,有此筆意”。而“側翅鶯穿柳,昂頭鶴聽琴”句與韋應物的“夜半鳥驚棲,窗間人獨宿”句一動一靜,不分伯仲。正如費開綬在《懷白軒詩鈔·跋》中云“澹泳幽迪更擅陶韋”。再如陸詩《感寓》:“立志誰能賤,藏書未算貧?!螺喢魉歧R,未能示前因?!焙退卧姟傲⒅酒谇?,流年嘆月諸…‘君恩無語報,世事有前因”風格韻味如出一轍,語言平直質樸,加以議論,富有理趣。
  陸詩又上溯漢魏,其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在詩體上,多類漢魏四言、五言、雜言古詩者。四言詩如《自箴》:“天地古今,其中有我。無奇乃奇,不可乃奇?!蔽逖哉呷纭稇延选罚骸芭輰び奶m,踏雪尋寒梅。彈琴梅樹下,音激層云開。未得賞音者,四顧空徘徊。掃我薜蘿徑,設我鸚鵡杯。待月復待君,愿君共月來?!逼湓姷闷涮赵娚耥?,言淺意深,用詞清淡,淳樸自然,被其師李兆洛評“神理似陶”。再如雜言:“噫嘻乎,悲哉!書生命薄薄於紙,矜不青兮衣不紫?!边@首悼亡陽羨好友莫劍池的七古,陸氏還穿插運用了騷體。其次,在風格上,亦如漢魏。如《人生》:“人生天地間,其品凡幾輩。上者令人敬,次者令人愛,下者令人憐……倘非三者徒,落落亦何咎?!贝嗽婎悺豆旁娛攀住?,樸素自然,真切生動?!端牧移罚骸皻q維辛酉,賊逼金豁。奔狼肆虐,雌鳳不啼。蔣姑崔嫂,同歸手攜。上榕古井,日慘風凄?!彪m無曹帝王詩的氣魄雄偉,慷慨悲壯,但此詩悲涼質樸,確有魏曹操敘事詩之痕。
  其二,陸初望認為詩要重性靈。陸初望所創作的詩歌大多直接抒發詩人的心靈,是詩人真情實感的自然直率流露。
  陸氏多次在詩中自述詩應主性靈?!稇寻总幵娾n·卷四》,陸在辛亥秋所做的懷人二十六首詩中,其中一首是緬懷沈伯昭先生的。詩曰:“把酒談詩主性靈,詞壇老宿半凋零。遺文散佚歸何處,淚濺候芭問字亭?!庇秩纭队褰鄞巍罚骸霸L友西江駕小船,布帆如駛過煙汀?!嫵堂魅諔嘁姡魻T聯詩寫性靈?!薄逗髴讶嗽姸住罚骸氨扰d無端見性情,詩人偏愛玉溪生?!痹陉懯蠟樯畚南壬娂}辭,“廷論久經傳薄海,性靈直欲過漁洋”句也表現出主性靈的思想。
  多位友人在序跋中云其詩主性靈。姚華國《懷白軒詩鈔·序》云:“詩言志,志者何性情也,性情動于中而不能已……君詩之足以感人性情者深也?!宾娜茉凇稇寻总幵娾n·跋》中道:“君詩殆本之性靈,集漢魏六朝之菁英,而又得江山之助者乎?!睏钲圃凇稇寻总幵娾n·題辭》亦云:“宋唐以上追風格,山水之間見性情?!备哒栐陬}辭中亦云:“詩瑯瑯……水月空靈寫性情?!?
  陸詩確是直接抒發真情實感。如《別緒》:“漂泊年年百不成,燈前相對話深更。懷安終是修名累,淚眼沈闘勸我行?!贝嗽娪谩盁羟啊疁I眼”等詞直抒心意,表達漂泊多年一事無成的心酸無奈,情感真摯動人。即使詠史詩中,陸初望也直白表現,較少用典,如“西晉尚清談,東晉煽余習。大臣競養望,虛誕陋功業。神州已陸沈,乃作新亭泣…‘鳥盡弓藏功狗烹,釣魚臺畔水凄清”。
  陸初望創作出性靈之詩的原因在于:首先,陸氏“游李先生(李兆洛)之門”,受其師的影響。李兆洛論詩主性情,對于袁枚性靈說持贊賞態度,其詩也多直抒情感。李兆洛在其《劉海樹詩集序》云:“夫詩之道,性情而已亦。性情之所至,神采附焉,肌肉附焉,詞藻附焉?!郧橐嫔?,其詩益工,其傳之益遠?!逼浯?,身世遭遇有助于真情實感抒發。陸初望遭離亂流離,經歷人世所難堪之境,志大而一生功業不成。夏思恬在《懷白軒詩稿·序》云:“至離亂后之作,激壯蒼涼哀感頑艷,詩格更上一層亦?!痹俅?,“文泉少耽詠長,益粹于學以瞻其才,復沈浸百家,壯游山水”是其詩重性靈的又一原因。袁枚性靈說詩論注重創作時的“江山之助”,有“萬里歸來說武夷,江山成就六年詩”之說。由此可見,江山之助有助于性靈的抒發。   其三,陸初望繼承了“以史入詩”的觀念。楊燮在《懷白軒詩鈔·題辭》云:“詩筆直能兼史筆,雅人自古屬詞人?!贝迺朐凇稇寻总幵姼?序》中云:“余聞陸子文泉名久,辛丑始得一握手……出所著懷白軒詩草示余,余讀之,沉思毅力,知其寢饋于少陵,復出入于玉溪右丞者也?!辟M開綬亦在詩鈔跋中說“其沉雄似杜文貞,俊整似玉溪生”。陸氏肆力眾家,但最突出的還是自覺繼承了杜甫“詩史”觀念。晚唐孟檗稱:“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于詩,推見之隱,故當時號為詩史?!倍懗跬瑯釉馐堋案曛畞y”,顛沛流離。陸自覺繼承杜甫現實主義的精神,動蕩戰亂的時局亦使詩人對政治更加敏感,同時受清初“征史尚實”風氣的熏陶,陸詩事皆按實,人俱按真。陸氏經離亂之后,詩作激壯蒼涼,大量展現了戰亂之中身邊親友的境況以及自己內心的苦痛。
  與杜甫重在寫史不同的是,陸詩重在寫人,以人記史,以詩存史。陸初望詩鈔十卷,有四分之三的內容寫人記事。粗略統計,除了有懷人組詩六十六首外,還有二三十首悼亡親友詩,烈女詩十余首。在懷人組詩中,詩人記錄死于“庚申之亂”的達十六人,窺一斑見全貌,從中可見當年天平軍攻占常州之慘烈。另外,陸詩有數量不少的與戰亂相關的敘事詩。如《庚申夏郡城陷書感四首》:“豕突狼奔勢已成,烽煙遮蔽眾山青。潰師莫叩元戎馬,掣肘終沈大將星。浙右樓船隨撲滅,江南灰燼慘生靈。紅羊浩劫原天意,不后不先自我經?!薄翱P成涉水走天涯,結對殘民不敢嘩。老稚相逢俱抱病,親朋過訪書無家。中流誰擊祖生楫,荒圃聊栽步騭瓜。甲洗天河知有日,瘡痍滿目不勝嗟?!痹娭杏袑饋y之景的描述,有對人的刻畫,還有對事件的評述詠嘆,將寫景敘事與抒情議論相結合。其他如《七烈行為永康胡月樵觀察作》《戰亂客散偶書》《楊烈婦母女殉難詞》等詩篇詩風沉郁悲愴,不忍卒讀。
  其四,陸氏崇尚詩言志。在陸《題桐城許若秋丙椿先生傳學園詩談》云“先生詩鮮明而風雅是為正音”。陸氏自述和徐先生同幕吟詩談藝終日不倦,時年許若秋八十有二。詩中有句“咫尺元亭容問字,把編不厭百回吟”,說明陸氏對于許若秋的詩是持欣賞贊同態度的。“風雅”是功用主義的儒家傳統詩論,強調詩言志。詩作要反應政治,反應社會現實,寄托詩人志向?!磅r明,猶今所云漂亮矣”為黃侃《讀(漢書)(后漢書)札記》言。從陸氏的評論和其自身的詩作中,可以推知他認為好詩要風雅言志,漂亮生動。
  陸氏五言近體情志交融,語言鮮明。徐燮均評論他“五言近體尤為超雋”。如《題龔方若學步軒詩草二首》其一:“胸次有千古,閑中只一揮。剪裁翻書樣,點化出天機。感事光騰劍,言情淚滿衣。篋藏新著述,莫道賞音稀?!痹偃纭暗缆啡苑榛穑L塵又往遠。離人翻聚首,困境亦歡顏”“別后風前涌,生機劫后堅?!v劍”“烽火”等詞反映了詩人當時所處的社會現實。同時,詩篇用語質樸鮮明,志向寄托在情感之中。而陸氏的寫景“秋水浸明月,遠山化白云”句被吳竹莊先生評“詩境落筆凈塵”。陸氏的寫景詩不僅落筆干凈,同時也寄托著詩人的志向。如《早春登銅官山簡莫劍池》詩:“千林紅尚勒,萬岫綠才勻。得句肱三折,探幽膽一身。澗泉猶太古,蕭寺亦陽春。高士名山住,襟懷迥出塵?!弊x此詩,一幅早春登山訪友圖躍然腦海。紅綠相間的林中,泉水佛寺相映成趣。而詩人把哲理和志向融入詩作,探幽得有一身膽量,得到好句乃至成就功業得有高絕的才能和寬闊的胸懷。尾聯似仰慕向往友人的隱逸生活。古代失意文人“人世”“出世”的徘徊糾結在此詩中閃現。此詩語言鮮艷,景中出理,理中寓志。
  二、陸初望的詞學思想
  《懷白軒詞鈔》二卷,收詞共八十九首。陸詞比之陸詩,雖然數量較少,但并不意味著陸初望把詞看作詩余。相反,他對詞非常重視,所創作之詞質量較高。從陸詞以及其詞鈔序跋考察,陸氏的詞學思想有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陸初望崇尚陽羨派。陽羨派風格豪邁奔放,仿效蘇辛。其領袖迦陵詞以豪放為主,兼清真嫻雅,陸氏崇尚其風格并且加以效仿。崔書黼在《懷白軒詞鈔·跋》中云陸詞“迦陵兼辛稼軒、蘇玉局之勝”。徐燮均在《懷白軒詩鈔·序》中亦日“文泉之詞,豪邁慷爽,可與稼軒爭席”。
  陸初望《歸田樂引·題地獄變相圖,戲效陳迦陵體》濤:“赫得兒童怕。霎時間、啾啾索索,幾輩酆都化。袒者,跣足者,裉者,臥者,發赤睛紅骨盈把。幢幢聚寒夜,燭滅嵇康聽悲咤。狼頭烏喙,難覓孟蘭灸。跳也,拊心也,嘯也,啼也,誰與招魂北邙山。”陳維崧《歸田樂引-題春郊禊飲圖》,用“樓臺”“絲竹”“鶯啼”“童子”等意象,描繪了一幅龍眠西園畫,意境輕快。而《歸田樂引-地獄變相圖》正好相反,上闋栩栩如生描繪了地獄圖里各種變相人物,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下闋由上闋引發開來,由地獄想到嵇康,“燭滅嵇康聽悲咤”“難覓孟蘭灸”“誰與招魂北邙山”。孟蘭節是地官神靈來到人間考察和判定人間善惡的日子,也是焚香紀念去世親朋好友、忠勇之士的日子。詩人覺得孟蘭難覓,善惡無辨,隱喻自己所處的社會是無望的?!耙狻笔窃~之魂魄的主宰。比起迦陵,此詞在“意”上,更為深刻。
  陸初望《酹江月》用坡公《念奴嬌·赤壁懷古》韻?!坝朴坪?,問何人算是風塵表物。世路機關參破未,我已功深面壁。滄海收帆,黃衫說到,熱血寒于雪。阮生白眼,看他當代豪杰。一自返棹西江,論交南國,之子真英發。俠骨嵌崎談抱負,能使群蛾撲滅。燕雀飛揚,鳳鸞漂泊,豎盡沖冠發。且攜濁酒,夜窗同醉明月?!比~在詞境上開闊豪邁,格調雄渾,透露了有志報國、壯懷難酬的感慨。而《滿江紅·狂談》:“戀戀青山,把無數英雄葬了。嘆我輩、讀書識字,群兒笑倒?!旷緩秃涡模唿S塵,求同調”,更是有著辛詞的豪邁渾厚蒼涼。
  其二,陸初望崇白石同之清空騷雅。崔耆黼在《懷白軒詞鈔·跋》中說:“迦陵兼辛稼軒、蘇玉局之勝,獨于白石未能造其藩籬。以其用力太猛,言情過露也。《湘頌樓詞》便能神似堯章(此處疑誤,陸詞中無《湘頌樓詞》,《揚州慢》用白石韻)?!?
  雖往往用力太猛,但陸氏對于白石詞“清空騷雅”的崇尚顯而易見。陸氏《六十自述十六首》中有詩云:“牢騷舊恨消除盡,剪燭仍吟白石詞?!睆堁自凇对~源》中提出“姜白石詞如野云孤飛,去留無跡”。白石詞韻味和意境的“清空騷雅”很大程度上與他個人的氣質品格分不開。每個人品格性情各異,精神氣質不可學,但是“典故運用、意象選擇和結構安排卻是可以借鑒的”。   陸初望《揚州慢》是乙丑春過揚州與友人夜話用白石韻所作。我們來對比姜、陸這兩首詞:
  上闋
  姜夔詞: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陸初望詞:
  叔寶過江,仲宣去國,搖鞭莫算歸程。望茱萸灣口,騰蔓草青青。
  問十里珠簾何處,重來杜牧,只許談兵。縱狼狐,掃盡誰憐。骨滿空城。
  下闋
  姜夔詞: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陸初望詞:
  客真不速,扣戎旃、四座皆驚。想六載干戈,停杯重話,何止離情。
  二十四橋明月,笳聲起、暗換蕭生。便吾儕無恙,年來白發都生。
  兩首詞的發生地都是揚州,一個是丙申1176年冬,一個是乙丑1865年春。相隔數百年,但詞人創作此詞時的心境都是悲嘆蒼涼的。不同的是,姜詞是對戰后十幾年揚州蕭條景象的吟詠和對昔日繁華的追憶,而陸詞的創作是在戰亂期間。姜詞用“春風十里”指昔日揚州的繁華,而陸詞用“十里珠簾”代指。姜詞“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而陸詞“重來杜牧,只許談兵”“客真不速,扣戎旃、四座皆驚”,似乎是姜詞的姊妹篇,是對白石的致敬,更是離亂期間,詞人真實心境的表達。在意境上,白石選字選詞似乎更空靈一點,比如“清角吹寒”“冷月無聲”,文泉似乎稍稍冷峻一點。
  除了效仿白石的《揚州慢》,陸初望即使在創作詠艷詞時,也追求清雅。如《小桃紅十首·序》云:“前人詠艷,有耳目手足……額鼻齒乳……瞳神頰暈發影肌香……余仿其制略形體而寫性情……至淫哇綺語掃而空之,不欲以靡曼之辭傷雅道也?!?
  其三,陸初望追求詞有寄托之意?!稇寻总幵~鈔》收詞共八十九首。其中,《滿江紅》九首、《滿庭芳》五首、《沁園春》四首,這十八首中有十一首為題畫詞。清代方薰在解釋題畫詩時曾說:“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之?!痹娙绱?,詞亦如此。詞人在畫作中寄托詞心,遙寄感慨。具體來講,陸詞中的寄托主要有以下兩點。
  寄托志向、慨嘆時光。如《滿江紅·題青蓮醉酒圖》:“咄汝長庚,為底向、人間墮落?!砟鴥A史詩杜,醉眸能識汾陽到。到如今,載酒洞庭過,真蕭索?!痹偃纭肚邎@春·題不倒翁圖》:“想入非非,如此須眉,作此排場?!肷魂?,路出羊場。屈總能伸,顛而不仆,都羨先生晚節香。云山隔,寄新詞有酒,痛飲千殤。”全詞寄托詞人對青蓮、淵明才華、品德、志向的敬慕,從空間的變化,時光的流逝嘆盛世易去的無奈。
  憂傷迷離,寄托隱憂。如《霜天曉月·題杭芷珂天香聽月圖》:“月有何聲。怪樓頭獨聽。樓外瓊樓不遠,天籟發、韻冷冷。 星橫。天更青。似霓裳未停。盡許外人傾耳,傾耳處、可分明?!薄澳奚盐赐!彼苹谩哆^華清官絕句三首·其二》“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月本無聲,偏許外人傾耳,霓裳不停,寄托了詞人對家國命運的隱隱擔憂。
  其四,陸初望主張以史入詞,以事入詞。陸氏《喝火令》六首,基調悲苦,內容是描述戰亂之景。這顯然是受到梅村詞的影響。鐘秀《懷白軒詩鈔·序》言“文泉自謂生平酷愛吳梅村”。許丙椿亦言:“讀其大著,深得古人義法。溯厥所自,蓋曾游李先生之門……末附填詞又傳吳梅村先生衣缽?!泵反咫m詞作僅百余首,范汝受云:“梅村詞無一不妙,而《滿江紅》十三調尤擅勝場,其中具全部史料,興會相赴,遂成大觀?!泵反褰洑v國破家亡的挫折和痛苦,悲苦和以史入詞是梅村詞最大的特點。而陸初望也經歷離亂之痛,民生疾苦、天災人禍、戰爭動亂自然也成了詞的內容。如:“慘淡無天日,生靈委國殤。未知親友孰存亡。但見焦頭爛額,書夜竄江鄉。為粥憐公叔,分餐到翳桑。故人過半夢黃粱。太息沈淵,太息戟矛戕,太息更填溝壑,回首淚千行?!痹~中描述亂世中人民的狀況及戰爭帶給人們的深切痛苦。
  陸詞不僅以史入詞,他也描繪日常生活的小事,以事入詞。其詞有《望江南》十首,為我們描繪了日常生活的情景,如吹笛、作畫、困酒、寄書等。與梅村詞《望江南》十八首不同的是,陸詞中的江南是“訴出相思偏入骨,聽來清怨欲銷魂,冷月淡無痕”的哀傷,是“一著暗偷藏玉指,半枰欲悔暈桃腮,爭劫故相催”的輕快,詞風清靈。而梅村的《望江南》為早年所作,詞風香艷迤邐。由此也可推知,文泉喜愛的是梅村中年之后的詞作,承傳的是梅村“以史入詞”的衣缽。
  三、結語
  陸初望處于清朝中晚期,身經離亂之痛,極人生困頓難堪之境,但“志甚大,恐與草衣木食者同腐”。同時,他轉益多師,“從李申耆先生游,并與黃君武香、朱君指云、龔君少白少卿,朝昔切劘”。在詩作中,他懷念了惲春山、章炳然、瞿麗江等業師。陸初望不僅向身邊的師友學習切磋,而且效仿“肆力于百家”??傮w來講,陸氏主張詩要抒發性靈,認為詩無宗唐與宗宋之分。他的詩發源唐宋,又汲取漢魏之精華。在內容上,他崇尚詩可以言志,并以史入詩,把詩與社會現實緊密結合。在表現詩的藝術風格方面,既有清新雅致的追求,又有慨直自然的特點。與詞方面,他雖是常州同派李兆洛的高足,但他并不囿與詞派門戶之見。他崇尚“陽羨派”豪邁之風,又追慕“浙西派”清空之旨,同時受梅村以史入詞和“常州派”經世致用觀點之影響,把詞作和史事相結合,創作出寄托詞人詞心之作品。故陸氏詩學觀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有其內在的邏輯,其詞學觀亦是?!叭藷o風骨才何用,世有知音念不灰”是陸初望最有名的一句詩?!坝酗L骨…‘有知音”“有信念”是他的人生追求,亦是他詩詞所求。圈
  參考文獻:
  [1]孫克強,楊傳慶,裴喆.清人詞話(下)[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1725.
  [2]徐成志,王思豪.桐城派文集敘錄[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6:242.
  [3]曹虹,陳曙雯,倪惠穎.清代常州駢文研究[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26.
  [4]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中冊[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1427.
  [5]董繼兵.晚清戰爭詞研究[D].武漢大學,2016(5).
  [6]陸初望.懷白軒詩鈔·序[M].同治五年(1866)刻本.
  [7]陸初望.懷白軒詩鈔·跋[M].同治五年(1866)刻本.
  [8]陸初望.懷白軒詩鈔·題辭[M].同治五年(1866)刻本.
  [9]王英志.袁枚與隨園詩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59.
  [10]孟棨.本事詩本事詞[M].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84.
  [11]陸初望.懷白軒詩鈔·卷八[M].同治五年(1866)刻本
  [12]楊傳慶.試論清季浙西、常州詞派詞學思想的融合——以清空寄托為例[A].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三十六輯)——中國文論與名家典范[C].2013.
  [13]陸初望.懷白軒詞鈔·卷一·小桃紅(序)[M].同治五年(1866)刻本.
  [14]周積寅.中國歷代題畫詩概說[J].東南文化,1986(2)。
  [15]吳偉業.吳梅村全集[M].李學穎集評標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文中所引m白此著作詞作后面集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3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