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初中語文誦讀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語文課程應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根本,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誦讀可以豐富預言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感,從而發展學生思維,提高他們的閱讀、寫作能力,誦讀過程也是一種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過程,嫻熟的誦讀技巧及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及審美情趣。那么如何在語文課程中實施誦讀教學呢,本文以此為重點進行闡述
關鍵詞:語文教學;誦讀;技巧與方法
一、初中語文誦讀分析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由于應試教育的局限很多老師過分強調知識而忽略人文修養;過分強調分析而忽略學生的感悟分析。課堂上過分強調字、詞、句、篇等意義的分析而淡化學生在誦讀過程中的吸收消化。久之,學生在語文課上逐漸走向沉悶,他們的誦讀熱情遭到壓抑。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人誦讀存在片面的認識,而誦讀不是死記硬背,也不是搖頭晃腦撕心裂肺的大聲讀,而是讀者一種帶著融入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學習活動,在這種過程中讀者能夠與作者產生共鳴,能夠陶冶自己的情操并能夠習得新的知識,獲取創造。好的誦讀能夠規范我們的語言、提高我們的語感、并能無形中豐富積累、發展我們的思維,從而提高我們的口頭表達及預讀寫作的綜合能力、同時有助于我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同樣作為教師要充分認識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認識知情意行的心理特征,弄清楚學生對誦讀對象的感知及理解層次,讓誦讀不成為一種形式和純賣弄技巧的表演,在誦讀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對誦讀材料的理解和吸收能力,讓他們能夠產生身臨其境的認同感,而不是為了讀去讀。
二、初中語文誦讀內容與方法剖析
?。ㄒ唬┘记芍笇?
誦讀是讀者通過感知并用話語聲音來表現的閱讀方式,在感悟中理解文章并能夠內化積累不分知識,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那么如何才能掌握好誦讀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發音,漢語拼音包括聲母、韻母、聲調等等,而且聲、韻、調形式與情感色彩在特定的語境中有一定的對應性,例如,聲母舌音及齒音發音的時候受阻較多,顯得較為低沉、細膩;韻母,按韻腹的開口度的大小分為不同的感情色彩,另外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讓學生學會正確的坐姿,調動他們的情緒,積極興奮、自然放松、統一集中的精神狀態更加有助于學生在朗誦過程中體會作品,從而加深自己的領悟能力。其次,教師在進行指導的時候要讓學生靈活處理作品中的停連,停連在誦讀中很重要,恰當的處理好這樣的技巧可以控制好語速,通過調整語句節奏,形成抑揚頓挫的旋律美感。在日常訓練中可以根據語法或者意義停頓。同時在朗誦過程中要注重語氣和重音,語氣包括作品思想感情,也包括不同高低、強弱、快慢、虛實的聲音變化。
?。ǘ┝晳T養成
誦讀包含了感覺、知覺、記憶、聯想、思維等復雜的心理因素。所以,培養誦讀習慣必須調動起各種感官,把讀與活動很好的結合起來讓學生理解文本,進入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應該做到讀與想結合,在誦讀的同時,發揮聯想和想象,可以將抽象變為形象,補充和豐富作品的情感和內容;誦讀者更容易進入詩文所表現的意境,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另外在誦讀的過程中要注重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讓學生能夠深層次的理解文本并能夠借鑒吸收部分內容,啟發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進行新創造。避免學生有口無心的讀。在讀的過程中辨別詞語,句子及段落文章的意思,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當然好的誦讀習慣還應該在讀的過程中慢慢品味,對于寫的好的句子或者是詞語習慣性的圈點勾畫,通過作品的文學語言來把握出藝術形象,具體認識作品所反映的真實社會生活面貌及其本質,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可以學習作品的藝術技巧。那么啟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誦讀能夠賞析關鍵的動詞、形容詞、副詞等的用法。教師引導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通過減、增、換、調、聯的方式反復誦讀,比較、推敲,學生很容易可以感受到古詩文語言的妙處,從而進一步達到感其情、曉其義、體其境、悟其旨的目的。在誦讀文章的過程中學生應該細細品味修辭手法及作者的表現手法來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當然誦讀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在讀的過程中也要讓學生加強寫的訓練,讀寫結合讓誦讀產生實效。
?。ㄈ┱b讀形式與活動開展
首先是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內誦讀活動,多維互動,播放資源讓學生模仿校音,利用資源在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作為教師應該規范自己的語言,說好普通話并能夠給學生做好示范,因為教師的示范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在品味老師的誦讀過程中能夠收到鼓舞和激勵,同時老師的泛讀,可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覺得老師真實,感情細膩,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多種多樣的互動,和老師一起讀,學生齊讀,學生教讀,學生之間比賽讀、分角色誦讀等形式,讓誦讀的形式多樣化,這樣可以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符合教學環節的設計。
其次要開展豐富的課外誦讀活動,比如開展演講比賽,普通話大賽等活動讓學生重視誦讀,也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形成欣賞美的效果。
三、結論
語文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而我們也知道語文素養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本,誦讀在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形成良好的誦讀習慣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平時的誦讀中講究技巧和方發并且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在良好的誦讀學習氛圍中學生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