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大學英語教學科學化改革的思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我國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國際事務中去,各個國家間的貿易、文化、政治交流日益密切,因此,我國對專業英語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但是,我國大學英語在人才培養方面,高端專業人才輸送較少。這主要是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許多問題造成的。因此,需要對大學英語教學進行科學化的改革,以此來適應時代的發展,適應人才培養的需要。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 科學化改革 專業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大學英語教學科學化改革的必要性
  雖然各大高校為了提升英語教學水平,都紛紛對教學手法進行創新,但卻大多是“換湯不換藥”,取得成績的手段依然靠“逼”,靠壓榨學生的休息時間,靠嚴格的考勤安排,這些方式雖然能夠讓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但學生在這種高壓狀態下,很容易對英語產生厭煩情緒,甚至演變成憎惡心理。這種現狀表明,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必須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要在準確掌握這一階段學生心理特征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教學調整,不可照搬照抄,亦不可操之過急。
  2大學英語教學科學化改革的思路
  2.1提高師生互動,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高校的課堂組織形式依然是班級授課,有利于發揮教師和集體教育的優勢,對于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班級授課方式有一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教學內容和教師精力的有限。許多教師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必須充分地利用好一堂課上的45分鐘時間,因而可能在師生互動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除去時間因素外,教師的觀念也存在一定問題。許多教師會認為學生的任務就是學好知識,那么只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就夠了,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普遍存在忽視情況。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下,教師可以利用各式各樣的多媒體設備來完成與學生的互動,這樣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也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此外,為了解決課堂時間與教師精力有限的問題,師生間的互動可以由課上延伸至課后,通過qq群討論、私信交流、互發郵件的方式,可以讓教師在下課之后收集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點,在日后的課堂上進行更加詳細的講解,對于個別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也可以迅速地通過網絡進行解答,從而全方位地提升教學成果。
  2.2將文化因素融入英語教學
  語言與文化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浸潤,那么語言教學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為語言和文化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如果能在英語教學中融入一定的文化熏陶,那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F有的英語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只注重對學生的詞匯積累、語法知識、發音技巧等內容進行指導,而忽視了文化差異對英語教學產生的巨大影響。要在大學英語課堂中導入文化因素,可以采用直接講解法和隱性輸入法。課堂講解是一種最直接地了解英語區文化的方法,也是最直觀感受不同文化在語言表達上的差異的方法。在課堂講授中,為了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講課前進行適當的準備工作,了解學生比較想了解、比較感興趣的文化內容,從而對自己的教學計劃進行調整。隱性輸入法主要是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來實現的,通過課堂模擬的方式,營造特定的文化場景,鼓勵學生參與互動,在“真聽真看真感受”的方式下潛移默化地接受英語文化,從而助力英語學習,達到教學改革的效果。
  2.3借助新媒體技術實現自主學習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我們都習慣了以面對面的方式來進行授課和聽課,在教師的板書和多媒體的展示中獲取知識。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個高校都普及了多媒體設備,因此,多媒體教學一度成為了熱門的教學方式。但時代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在信息化的潮流中,我們又進入了全新的互聯網時代,原有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學習需求,某些教師的知識水平也不足以解答學生的所有疑問。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現代化設備的普及,移動學習方式又成了新的熱門學習方式,慕課、微課、微信公眾號、英語教學app等平臺,為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更廣闊的學習空間,以及更機動靈活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不受場地、時間的限制,是教學方式的跨越式創新,更是教育的一大進步。利用移動設備進行學習,可以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從被迫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由于移動學習方式的靈活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來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此外,線上的教學內容比起線下教學內容的單調和枯燥,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3結語
  在我國國際化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外語教學在推動國際交流方面起到了愈發重要的作用,外語專業人才在未來大有可為。但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面臨許多曲折。如果各大高校能夠抓住時代浪潮賦予的這一機遇,充分利用各類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更新教學方式,那么將會給高校的英語教學帶來巨大的變化,推動高校的英語教學體系又好又快發展。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基于學生發展理論視角的大學英語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編號:SGH140840)。
  作者簡介:趙陶(1978.10-),女,漢族,甘肅天水人,陜西中醫藥大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和教學。
  參考文獻
  [1] 盧顯偉.高職院校實用性英語教學體系構建[J].文教資料,2017(09).
  [2] 馮延群,陳淑英.學術英語與通用英語之爭——大學英語教學體系的重構[J].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6(04).
  [3] 老青.回眸高職英語教學質量工程的實踐與成效[J].經濟研究導刊,2016(28).
  [4] 張勝楠.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之我見[J].中國校外教育,2018(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784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