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科學指導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數學教學方法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實現數學教學目的,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數學教學方法是隨著教學活動的開展、社會的前進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本文對于科學學法指導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學法指導 科學有效
  中圖分類號:G633.98 文獻標識碼:A
  古語說的好:“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潛移默化地滲透,對學習方法進行科學的指導,使學生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學會自主學習,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智慧學習的能力。
  1指導預習新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課前預習是學生感知新知識、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能力及教材特點恰當地提出要求,指導學生認真預習。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一下子放手讓他們獨立預習,還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指導學生預習時要注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先給學生提供預習的范例或基本模式,通過一定量的訓練,促進學生把教師所教的學習方法內化為自己的學習方法。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獨立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一般可利用新課的前幾分鐘,指導學生預習,讓他們學會課前預習的方法。
  對小學中年級學生來說,一般可在新課前一天提示內容,教師結合教學過程精心設計預習提綱提供給學生。指導預習的自習提綱,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預習中尋找答案、發現問題。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懂得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明確新課的重點與難點,又能使學生逐步掌握預習的步驟和方法,并能根據提綱做好預習筆記。有了中年級的預習基礎,對高年級的學生可進一步提高預習要求,離開預習提綱,讓學生充分利用課本進行獨立預習。
  首先讓學生仔細閱讀新課的內容,然后找出新課的重點及困惑之處,并嘗試解題。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先給學生揭示新課的內容,要求他們仔細閱讀新課的復習題、例題、注解語、嘗試題,然后重讀一遍,用直線標出新課的重點,用曲線標出不懂的地方以便在課堂上解決。為避免模仿解題,要求學生在嘗試解題時在題目旁邊注明簡短的原理及思維過程。為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可利用新課的前幾分鐘進行反饋。對于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低起點、小步子的方法進行分類指導,讓他們“吃得飽”又“吃得了”。
  2指導質疑交流,促進知識內化
  質疑問難是讓學生把預習階段的疑難問題提出來,組織學生交流,這樣就使預習時個別學生的思維活動轉化為全班的思維活動。通過互動交流探索、相互啟發,使學生獲得數學學法,實現了數學知識本身的創新增值。
  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提出相應的問題。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等形式,按照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合理搭配,分成幾個學習小組,組織學生小組進行熱烈的討論和探究;然后進行集體交流,把各組討論的見解和結論進行比較,引起爭論。通過爭論和探究,從而達到更深層次地加深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目的。
  例如:教學質數、合數、分解質因數時,提出這樣一個判斷題“兩個不同的質數一定是互質數”,然后組織小組討論,經過討論,各組出現了分歧意見,接著讓持有不同意見的學生各自陳述自己的理由、得出結論。這樣通過討論辯駁就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什么是質數,什么是互質數,全面掌握他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3指導應用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以致用”。要積極引導學生如何運用數學的方法,自覺的、有意識的認識和理解周圍的事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處理有關的活動。這樣做,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能激發和催生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動力。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如果“只學不用”,將導致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互脫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加強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知識來認識周圍事物,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又能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講授長方形時,當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的概念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去想一想,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長方形的例子,如課桌平面、黑板、黑板檫、食堂飯桌等,這樣不僅形象直觀地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了數學知識,而且架起了數學與實際生活溝通聯系的橋梁。
  在講授《米、厘米的認識》后,我指導學生親自量自己鉛筆盒的長和寬、量一量教室地面的長和寬、課本的長和寬。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與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后,讓學生舉例說說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就是運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與四邊形的不穩定性這個特點制作出來的。讓學生想一想,凳子的四個腳扭動了怎么辦。這樣使學生親自感受到了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增強了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學生們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的能力。
  總之,“教是為了不教”。教師在課堂教學工作中,要十分重視“指導學法”。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變“學會”為“會學”,化被動為主動,才能有效地改變學習行為,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其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及自信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也是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大面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王娟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對學生做好學法指導[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8(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78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