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平家物語》與《三國演義》中女性形象的相似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三國演義》和《平家物語》分別是中日兩國戰爭題材的文學名著,充滿陽剛之美的小說,藝術地再現了歷史風云。雖然《三國演義》和《平家物語》的主人公都是英勇善戰、馳騁沙場、勇武剛毅的男性英雄形象,但是兩部作品同時也為我們展現了許多不同的女性形象。本文將對《平家物語》和《三國演義》中的幾位女性形象進行比較,通過對文化的考察和文本的細讀,來分析兩部作品中女性形象相似性存在的原因。文章分為四個部分進行闡釋:第一部分:美麗卻凄慘的被動女性形象。通過對《平家物語》中小宰相投海和《三國演義》中無奈守寡的二喬進行分析。第二部分:權力角逐中的悲劇女性形象。通過對《平家物語》中悲劇女主角建禮門院和《三國演義》中傀儡皇后伏皇后之死進行分析。第三部分:巾幗不讓須眉的奇女子形象。通過對《平家物語》中戰場上的英勇美女阿巴和《三國演義》中英勇無敵的祝融夫人進行分析。第四部分:總結以上三種相似的女性形象,分析相似性成因。相似的男主女從的社會背景,相似的女人工具觀,對傳統女性觀的超越。通過以上四部分的論述,筆者認為中日兩國一水相隔,社會歷史背景、文化環境等都存在著很多相似性。女性形象一直是文學作品中典型的話題,通過對兩部作品中女性形象相似性的分析,更好地把握文學與現實的關系,找尋潛在的文化內涵也頗具意義。
關鍵詞:《平家物語》《三國演義》女性形象 相似性
女性形象一直是文學作品創作的永恒主題,盡管《平家物語》和《三國演義》都主要描繪男性世界群雄爭霸,表現叱咤風云時代的男性英雄形象,女性形象的數量和描寫遠不如男性形象豐滿,因此,小說中的女性形象長期處于被忽視的地位。雖然女性形象并不是這兩部小說的表現重點,但不可否認,她們以鮮明的女性形象特征,在小說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美麗卻凄慘的被動女性形象
自古以來,美麗的女性形象都是文學經典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平家物語》和《三國演義》之中,很多女性形象都具有容貌美麗、傾國傾城的共同特征。《平家物語》與《三國演義》中有很多隨著丈夫英年早逝、戰死沙場而只能無奈守寡的女性形象,她們無疑是令人同情的,因此她們更多的是美麗卻凄慘的被動女性形象。
?。ㄒ唬镀郊椅镎Z》中小宰相投海
在《平家物語》的第九卷第十九章《小宰相投海》中,描寫了一段小宰相與通盛同生共死、凄慘的愛情故事,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那個時代女人的被動地位與無盡的無奈之情?!斑@位夫人是藏人頭兼刑部卿藤原則方的女兒,上西門院身邊的女官,是宮中第一的美人,名叫小宰相。”①小宰相的丈夫通盛在一之谷戰役中行至湊河下游時,被敵軍包圍終遇害。小宰相從得知這一慘痛的消息之后一直都臥床不起,她始終不敢相信這個事實,直到一周后,她才斷了這個念頭。她認為“女人在這種時候,十中有九是要殉難的。與其忍受恥辱,倒不如死了的好。即或能平安分娩,得撫幼子作為亡夫的紀念,那時,每當看到孩子便如看到亡夫一般,徒然增加悲思,絕不會有什么慰藉,到頭來終歸還是免不了要死的?!毙≡紫嘞肱c其一個人悲悲戚戚活在這世上懷念自己的夫君,是一件無比痛心的事情,倒不如決心投身海底。最終,小宰相在一個無人知曉的夜半時分,在不停地念誦“南無”的祈禱中,縱身跳人了浩瀚無邊的滄海之中,小宰相與通盛的愛情故事可謂是伉儷情深,始終相依相隨,卒至同歸于盡。在小宰相與通盛這段凄慘的愛情悲劇故事中,可以感受到小宰相與自己丈夫同生共死的決心和美人香消玉殞的驚艷。除此之外,《平家物語》中還有很多和小宰相有著相似人生命運的女性形象,這些容貌美麗卻人生凄慘的悲劇女性形象令讀者惋惜和沉思。
(二)《三國演義》中無奈守寡的二喬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彪m然杜牧的這首《赤壁》中提到的“二喬”在《三國演義》中筆墨很少,但是二喬姐妹花的故事卻為世人所津津樂道、流傳千古?!安邚娜輵蜩と眨簡坦m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雹跂|漢末年的二喬姐妹花,同時嫁給了天下的兩位英才。大喬嫁給了平定江東、雄才過人的孫策,二喬嫁給了“江左風流美丈夫”的周瑜,美女配英雄,郎才女貌,二喬姐妹花的婚姻原本是堪稱完美的,然而隨著二喬的丈夫英年早逝,二喬的命運也變得無奈凄慘。在孫策和大喬婚后不久,孫策平定江東,正準備發兵北上之時,卻在丹徒狩獵中被吳郡太守許貢家人刺殺,不久身亡,當時孫策才二十六歲,大喬也僅僅二十歲出頭,年輕守寡,身邊只剩下襁褓中的嬰兒孫紹。小喬的境遇也是同樣的凄慘,周瑜在其二十多歲就達到東吳權力的頂峰,完成赤壁之戰,然而年僅三十六歲的他在準備攻取益州之時卻病死在巴丘,小喬當時也不過三十歲左右,失去丈夫的悲苦與無奈之情世人無法體會。從此,兩位年輕英杰留下的兩位絕世美女妻子都只能在悲痛中無奈守寡。《三國演義》中并沒有二喬的任何正面描寫,只是提到了她們的名字而已。由此可見,在那個亂世中,一個弱女子若是失去了丈夫便失去了靠山,生活的艱辛與內心的苦痛也無人能夠感同身受。
二、權力角逐中的悲劇女性形象
《三國演義》和《平家物語》分別作為中國、日本戰爭題材的文學名著,展現了那段政治更迭的歷史風云。在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里,女性的個人命運無法自我把握,大多以男性的意志為轉移,有的女人甚至成為男人的附庸,政治的犧牲品。權力角逐中的悲劇女性形象在經典的歷史著作中最為常見,她們的悲劇也體現著那個時代的特點。
?。ㄒ唬镀郊椅镎Z》中悲劇女主角建禮門院
“今年二十九歲,依然是貌勝桃李花失色,艷似芙蓉色不衰。瑩光墨玉一般的黑發,現已剪落無存。她棄絕塵世,遁入空門,豈不可哀!”在《平家物語》中最后的灌頂篇里講述了建禮門院平德子劫后出家隱居的生活,有權勢的平清盛將他的女兒作為政治的籌碼和權力穩定的保障,其悲劇的一生也象征著平氏家族興盛、沒落、消亡的過程。建禮門院平德子十五歲時詔封為女御,十六歲時進入高倉天皇的后宮,晉升為后妃,輔佐在君王的身邊朝夕處理朝政、陪侍酒宴,在她二十二歲的時候生下安德天皇。高倉天皇退位之后,平德子被稱為建禮門院。在壇之浦戰役中平氏一門滅亡,被生俘的人們,在京都大路巡回示眾之后,有的被梟首,有的被放逐遠方,無一處風平浪靜,平氏的女人們也追隨著她們的丈夫相繼跳海,建禮門院平德子懷抱著安德天皇也跳人海中,后來卻被源氏軍隊捉住當作俘虜送回京城,之后她出家隱居在大原寄光寺,建禮門院度年遣月,逐漸患病,最終病逝,她可謂是平氏一族滅亡悲劇中的女主角。建禮門院在忽然之間聽聞了杜鵑哀啼之后,作歌道:“杜鵑聲里應含淚,浮生坎坷淚不干?!边@兩句詩是建禮門院對自己也是對平氏家族的總結,平氏家族極盛而衰的悲劇命運也貫穿著建禮門院的一生,其坎坷的一生也是平氏家族坎坷命運的縮影。在她所處的時代里,個人的命運是自己無法把握的,她成為男人的附庸,政治的犧牲品,無疑是可悲的。 ?。ǘ度龂萘x》中傀儡皇后伏皇后之死
伏皇后作為《三國演義》當中悲劇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雖然身份高貴,但由于她身處末世的帝王之家,皇帝在權臣的淫威之下朝不保夕,她也只能在亂世中陪伴著自己的皇帝丈夫承受著動蕩的沖擊,命運完全不能自己把握,最終悲慘地死于殘酷的政治漩渦之中。初平元年,董卓挾持漢獻帝到長安時,伏壽跟隨,此時她已入掖庭為貴人,興平二年,將其立為皇后。她雖然身份是皇后,但是由于她的丈夫漢獻帝被權臣挾持,她成為傀儡皇后。她與丈夫漢獻帝始終處于政治斗爭的漩渦中擔驚受怕,從來沒有過一天安穩的日子,沒有享受過皇宮里的安逸生活,和丈夫一起顛沛流離。最終,伏皇后被曹操幽禁并被殺害,她的兩位皇子也被毒酒毒死,她的家族有的人被處死,有的人被流放。伏皇后的一生身不由己,終日惶恐不安,處于性命難保的境地,她成為上層政治斗爭犧牲品的悲劇女性代表。
三、巾幗不讓須眉的奇女子形象
《三國演義》和《平家物語》分別是中國、日本戰爭題材的文學名著,充滿陽剛之美的小說,藝術地再現了歷史風云。因此,《三國演義》和《平家物語》的主人公都是英勇善戰、馳騁沙場、勇武剛毅的男性英雄形象,但是兩部作品同時也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毫不遜色于男性的女性世界,她們性情剛烈過人、舍生取義、有膽有識、視死如歸。
?。ㄒ唬镀郊椅镎Z》中戰場上的英勇美女阿巴
在《平家物語》的第九卷第四章《木曾之死》中,描寫了一位只身奮戰在戰場上的美麗女孩阿巴。這個主要由謀臣、勇將和壯士主宰的戰爭舞臺看似與文弱的女性毫無關聯,但是在這個男權社會的戰場上出現的女性形象確實令人印象深刻?!澳驹鴱男艥獬霭l時,帶著兩個美女,其中一個叫阿巴,一個叫山吹。山吹因病留居在京城。這位阿巴,膚白發長,容貌出眾,而且善用強弓,無論馬上或徒步,無不百發百中,神鬼皆愁,算得上一可當千的英雄。她善騎不遜的烈馬,在艱險處也能上下自如,打起仗來身披優質鎧甲,手持長刀強弓,率先直取對方主將,多次建立戰功,幾乎沒人能和她比肩。因此,在這次交戰中很多人或是敗走,或是陣亡,而她卻殘存在最后的七騎之中?!痹谀驹c源義仲決一死戰中,經過四面八方縱橫馳驟、輾轉廝殺之后,只剩下了主從五騎。而在這僅剩的五騎之中,這位美女阿巴仍然健在,此時,木曾已經決心拼死,他認為阿巴是女流之輩,讓阿巴盡快逃跑,可是阿巴經過再三勸說依舊不想脫身?!八南耄?陜來個強敵吧,讓我作最后一戰給你看看。”’正當武藏國有名的大力士御田八郎師重新沖過來的時候,阿巴立即殺了上去,與御田八郎師并馬交鋒,最終割下了其首級拋在荒野之上,然后她丟棄鎧甲,向著東國方向逃去。在這個故事中阿巴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沒有連累自己的主人,在戰場上竭盡全力的一面無疑是令人難以忘懷的。
(二)《三國演義》中英勇無敵的祝融夫人
在《三國演義》中第九十回登場的南蠻王孟獲的妻子可謂武藝超群,勇猛勝過于男人,也是《三國演義》中唯一一位真正上過戰場的女性形象。祝融夫人獨特的女性傳奇色彩也為諸葛亮南征南蠻七擒孟獲的故事增添了光彩。祝融夫人勇猛異常,善于使用飛刀,背部插五口飛刀,百發百中無一例外。在《三國演義》中,祝融夫人以不同尋常的女性形象出場,不禁讓讀者們眼前一亮?!昂鋈黄溜L后一人大笑而出日:‘既為男人,何無智也?我雖是一婦人,愿與你出戰。’獲視之,乃妻祝融夫人也?!雹圩H诜蛉嗽谥T葛亮南征南蠻王孟獲的時候,替自己的丈夫出戰,手里拿著丈八長標作武器,背部插著五口飛刀,坐著卷毛赤兔馬上,引領宗黨猛將數百人、生力洞兵五萬,來與蜀兵對敵。她與蜀軍大將張嶷驟馬交鋒,數個回合之后,以飛刀傷張嶷之手,將其生擒。此時,馬忠聽說張嶷被生擒,急忙出來營救,然而被絆馬索捆住。后來,祝融夫人中了埋伏被擒,當孟獲徹底歸順之后,她也跟隨丈夫歸降了蜀漢?!度龂萘x》雖然是一部男性傳奇,但是巾幗不讓須眉,祝融夫人以傳奇性的女性形象出現在讀者面前,其武藝超群、智勇雙全的形象令人不禁贊嘆,難以忘懷。
四、《平家物語》與《三國演義》女性形象相似性的成因
?。ㄒ唬┠兄髋畯牡纳鐣尘?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日本,男尊女卑、男主女從的觀念都根深蒂固。在《古事記》中就記載著“女人先說話不吉利”的觀點,認為人性之初由女性的誘惑開始,必然會遭到失敗的。在古代社會里,女性的身份無論是后宮女性還是諸侯女性,還是處于社會底層的普通女性,無疑都是受到男性的支配和主宰。在這種男主女從的男權社會制度里,男尊女卑的觀念深深地潛藏在這種制度之下,儒家的“三從四德”的教化還深深地存在于女性的靈魂之中,女人不管是自身命運的選擇,還是婚姻的締結,基本上都是毫無發言權,沒有任何權利,聽命于父親兄弟和丈夫。
(二)女人工具觀
在男權社會的主導之下,女人往往難以逃脫被男權當作工具的悲慘命運,或是作為政治聯姻、政治斗爭的工具。她們隨著政權的更迭,在各方的利益集團的參與下,她們被殘酷的政治斗爭無情地奪去了生命,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ㄈ﹤鹘y女性觀的超越
在《平家物語》和《三國演義》中,除了體現了傳統的三從四德狹隘的封建女性特質之外,還有對傳統的女性觀很大程度的超越。她們擁有自己的價值,不是男人的附屬品,即使在刀光劍影的戰場之上,也可以出現女人英勇無比的身影,而不是在家中或是隨處陪侍丈夫的形象。女人擁有與男人一樣的武藝及智慧,她們并不比男人差,此所謂巾幗不讓須眉。
《平家物語》和《三國演義》是中日兩國文學史上偉大的作品,本文從女性形象相似性這一點切入,將兩部作品進行了簡略的比較。在比較中解讀兩部作品更深層次的含義,探尋潛藏在深處的相似性原因,這種相似性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是由一定的歷史條件和歷史環境造成的?!镀郊椅镎Z》成書于13世紀末的日本,處于中世時期的動亂年代,在政權紛爭的時代,男性開始處于主導地位,女性回歸家庭,社會地位開始減弱,出現男主女從的兩性關系;《三國演義》成書于14世紀末,中國社會受儒家文化的洗禮,男尊女卑、三綱五常的觀念深入人心,男女社會地位可見一斑。因此,兩部作品所處時代的社會背景大致相同,人的思想觀念相似,都缺乏女性意識,認為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品,導致女性在社會上話語權的消失。本文通過對《平家物語》和《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比較,探尋歷史背景下的女性文化內涵。圈
?、贌o名氏:《平家物語》,周啟明、申非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384頁。(本文有關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陉悏郏骸度龂尽罚腥A書局2006年版,第234頁。
?、哿_貫中:《三國演義》,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721頁。
參考文獻:
[1]無名氏.平家物語[M].周啟明,申非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2]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6.
[3]羅貫中.三國演義[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4]王長新.日本文學史[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
[5]葉渭渠.日本小說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6]葉渭渠.平家物語圖典[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4.
[7]梁娜,蘇瑩.從日本文學作品中探討女性社會地位的變遷[J]青年時代,2014( 18).
[8]范琳琳.《三國演義》與《平家物語》中的無常觀之比較[J].岱宗學刊,2010 (4).
[9]黃健平.《平家物語》與《三國演義》儒家文化之比較[D].重慶師范大學,2006.
[10]張淼.《平家物語》與《三國演義》無常觀之比較[D].吉林大學,2009.
[11]高燦.《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觀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8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