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市場監管與種子執法相關問題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了保障農業生產的穩定,必須對農作物的種子質量進行嚴格的監管,提高種子執法工作人員的整體實力,保障農戶的依法公民權益。下文就我國甘肅定西市的種子市場監管與種子執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種子市場監管;種子執法;甘肅定西市
農業作為保障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農業生產的質量與效率,直接關聯到人們的生活。一些不法分子帶著劣質的農作物種子,在基層農村進行虛假宣傳坑騙農戶,給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了杜絕此類情況的出現,需要不斷提高種子市場的監管力度與種子執法工作的權威,保障農業開展的安全可靠。
1種子市場監管與種子執法管理中的問題分析
在甘肅定西市農作物種子市場運行的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直接影響到廣大農戶的農作物種植效益。在種子市場運,行的過程中監管人員沒有切實履行自身的工作職責,使得一些劣質的農作物種子流入定西市種子市場。而一些商家在種子經銷的過程中為了經濟效益而鋌而走險,銷售一些不合格的農作物種子,執法工作人員在進行執法時,沒有體現出執法單位的權威性和執法的公正性,使得不法商家沒有認識到違法犯罪的嚴重性,給今后的種子銷售埋下了安全隱患。
2種子市場監管與種子執法管理工作的改進措施研究
2.1提高相關法律知識的宣傳
在甘肅定西市的種子市場管理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提高種子監管與執法的工作質量,需要得到廣:大農戶的支持。而農戶給予足夠支持的前提就是農戶對《種子法》具有一定的了解,為.此在種子市場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種子法》與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系統全面的宣傳,通過《種子法》的宣傳可以很好提高農戶的法律知識,引導廣發的農戶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2完善種子市場的監管體系
在甘肅定西市農作物種子市場管理的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劣質的種子與不法商家,為了凈化定西市種子市場,提高種子流通的效率和農作物種子的質量,定西市的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建立完善的種子市場監管體系。
2.2.1準入制度的構建
在種子市場管理的過程中為了從源頭控制農作物種子的質量,可以構建完善的種子銷售準入制度,嚴格控制種子銷售營業執照的審核。種子在市場中流通的過程中可以對其進行隨機的抽檢,并對種子抽檢的數據信息進行記錄,對于一些容易發生問題的農作物種子進行重點監管。
2.2.2監督經營商家的業務
在種子流通的過程中商家的業務開展效率與質量,間接的影響到了農作物種子的質量。為了提高種子市場監管和執法的工作權威性和及時性,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需要對經營商家的種子進貨與銷售渠道,進行定期的檢查。為了防止商家出現做假賬、銷售劣質種子的情況,監管工作人員可以進行突擊檢查,對于違法《種子法》的商家進行嚴肅的執法處理,以維護《種子法》的權威性。
2.2.3退市制度的構建
在種子市場監管的過程中若是發現劣質的種子或者是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種子,不論市場銷售的情況,都必須要進行退市,并啟動問責程序對相關的監管責任人進行調查問責,絕對保障農戶種植農作物種子的質量與安全(2]。
2.2.4新品種的研發
在農作物種子流通的過程中還應當構建研發、銷售、實驗、追蹤、評價一體化的種子研發種植模式,這些不僅有效的推動了農作物新品種的研發,并且增進了實驗研究與田地種植的聯系,很好的推動了甘肅定西市的農業發展。
2.3構建公開透明的種子執法工作制度
在種子市場監管與執法的過程中不僅需要保障農作物種子的質量,并且種子監管執法的工作質量,同樣需要得到提高。甘肅定西市種子市場監管執法工作在今后開展中需要建設一支公正、廉潔的工作團隊,在對劣質種子進行跟蹤調查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向廣大農戶公開調查的結果,保障種子市場監管執法的公開透明。
2.4維護農戶的合法權益
在甘肅定西市種子市場管理的過程中為了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可以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廣大農戶構建一個投訴建議的交流平臺,農戶可以將種子市場的實際情況實時的反饋到交流平臺當中,也可以舉報一些不良商家,根據農戶的交流反饋,工作人員就可以開展相關的措施,以保障種子市場的正常運行。由此同時,相關的工作人員可以開展下鄉宣傳的工作,通過與農戶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了解到農戶對農作物種子最直接的需求,從而調整完善種子市場的監管執法工作計劃,提高種子市場監管與執法工作的整體效能月。
3結語
在甘肅定西市種子市場監管執法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工作開展的質量與效率,需要構建完善的種子經銷準人制度、提高執法的權威性和公開透明性、構建農戶交流的信息平臺,并讓工作人員提高宣傳工作,從而不斷提高種子市場監管與執法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新軍.種子市場監管與種子執法相關問題的解析[J].中國農業信息,2015(20):47-48.
[2]呂西群,李菲.基層種子市場執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20):46+48.
[3]展世剛.淺談種子市場管理整體情況及存在問題與應對措施[J].北京農業,2014(09):301-3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9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