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小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有效路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弘揚民族精神,構建文明社會的今天,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顯得更為重要。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時,必須要樹立“育人先育德”的思想觀念,將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作為工作重點,這樣培養出的學生,才能真正地承擔起民族的希望和重托。本文在當前小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現狀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有效教育路徑。
關鍵詞: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
禮儀作為一個人在社會中的行為準則,也是對別人進行尊重培養的過程。文明禮儀大到社會公德,小到個人行為,無論大小都關乎著國家的未來,小學生的文明禮儀教育在當前形勢之下更為重要。《論語》中說:“不學禮,無以立”。傳統的禮儀文明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美貌與內在修養的結合體,所以加強小學生的文明禮儀勢在必行。
1 小學生文明禮儀缺失的原因
1.1 學校不夠重視
小學生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學校中度過,這段時間內也是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的重要階段,學生能否擁有文明的言談舉止和正確的價值觀,都是從基礎教育培育而來。小學教育階段雖然重要,但是基礎教育更側重于書本知識,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在培養小學生的時候常常以成績判定好壞,將所有的課堂時間都用以學習書本的知識,忽略了對學生品質的教育,這種教育模式導致小學生失去了對文明禮儀的學習。小學課堂忽視對學生文明禮儀的培養,從學生的啟蒙階段到關鍵時期都在延續,將對學生的人生產生影響。很多學校現在只是表面監督管理學生,以評價的形式體現文明禮儀的教育,忽略了文明禮儀的養成過程,教師對此內容只是簡單說教,效果不夠理想。
1.2 家庭不夠重視
現在的小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家長們總是集寵愛與一身,家庭教育對文明禮儀的缺失導致社會的畸形。很多家長對孩子萬般寵愛,好吃的好玩的盡量留給孩子,這樣的模式讓孩子們更加自私,不懂得分享,更沒有感恩之心。未來獨生子女將會越來越多,如此溺愛讓孩子們過著百依百順的生活,進入社會之后學生無法適應環境,仍然保持著我行我素的態度,文明禮儀的意識相對淡薄。
1.3 社會不夠重視
當今社會仍然存在著很多負面的問題,文明禮儀的氛圍還在逐漸形成中,有悖于文明禮儀的行為仍舊存在,例如公交車插隊、說臟話等行為,都會對小學生產生影響。尤其是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模仿能力較強,受到家庭社會與環境的影響,對禮儀的表現也常常反復,所以需要社會正確的引導,才能夠讓他們的行為更加文明禮讓。
2 小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有效路徑
2.1 制定計劃,由小入手
每學期開始,我首先制定計劃。在開學之初,做好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工作的準備,上好第一次禮儀課,打好基礎、形成氛圍,讓學生從一開始就養成一種好習慣。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對學生提出要求明確、內容具體、制定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使每個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明確目的。然后重視第一次文明禮儀訓練。從小處入手,從點滴做起,為學生的訓練打下堅守的基礎。一開始就重視禮儀訓練,打好底子,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對于學前班的學生來說,既要使學生明白“理”,又要訓練“儀”,學練結合,以練為主。做示范、教表演、做模仿,使學生知道怎樣去做,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定勢,逐漸養成正規的、良好的習慣。
2.2 巧妙滲透在各科課堂中
為了彰顯我校辦學特色,使養成教育不留死角,我們除了規范班會課的教學,還重視發揮各學科課堂教學的育人功能。我們要求各科老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及學習基礎,結合自己所教學科的特點,巧妙地滲透文明禮儀教育。這樣,從學校到班主任,再到所有的科任教師,大家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從而大大促進了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
2.3 課外延伸,鞏固成果
有了以上的訓練,學生的禮儀行為堅持不協,從校內延伸到校外。例如我到嘉佳同學家家訪時,一推開門,只見孩子唰的立正,向我行45度鞠躬禮“:老師好?!闭孀屛腋袆?,接著為我倒茶,我的心里暖暖的。第二天我在班級里表揚了嘉佳同學,說:“老師為有這樣的學生感到驕傲?!睆倪@以后,她更有禮貌了,學習也努力了。每當我走在在學校的校園里,見到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一聲聲“老師好!”是那么悅耳。文明禮貌的養成教育是讓學生在認識和實踐的循環往復中由被動變為主動,最終內化為自己的一種素質。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會養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氛圍的好習慣。
2.4 家校合力,加快養成
美國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播下一種行動,收獲一種命運”,顯然家庭是播下種子的初始之地,因此學生最終的行為品性與命運命格,往往也與家庭教育有著極大的關聯,因此在小學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時,必須要認識到,良好的社會風氣來源于家風,家庭教育在學生的文明禮儀養成方面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單依靠學校的文明禮儀教導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與家庭聯起手來,只有形成家校合力,在校內外共建禮儀文明的良好氛圍,才能促使學生的文明禮儀加快養成。為此筆者認為班主任可以組織展開“與家長共同探討文明禮儀”的家長座談會,傾聽家長意見的同時,對家長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方法指導,并且告知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通過家庭氛圍的熏陶,推動學生文明禮儀茁壯成長。
結論
“文明禮儀”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可以為他們的道德素養發展提供更好的保障,促使學生真正地成為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高素質公民。因此,對于每一位小學班主任而言,必須要不斷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管理意識,注重學生能力提升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道德的養成,要將學生的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作為教育管理工作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聶菊紅.小學生文明禮儀教學策略[J].赤子,2018,(30):134.
[2] 潘瑋.文明禮儀教育之本——論小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J].人文之友,2019,(10):184.
[3] 張鳳霞.小學生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J].教育藝術,2019,(22):51.
[4] 高永習.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實踐及對策[J].中外交流,2019,(13):27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0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