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變電運行中常見事故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變電系統的運行對于整個社會都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相關企業要從管理、技術、人員、制度等角度出發,充分進行研究分析,尋找各類問題出現的原因,采用相應的手段進行問題剖析,并利用合理的方法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創造價值。
  【關鍵詞】變電運行;常見事故;原因分析;應對策略
  引言
  變電運行中,受到設備、人為、管理不當等因素的影響,常出現多種變電事故。因此,必須要結合其事故發生的原因,制定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以降低變電運行中事故的發生率,確保電網系統能夠穩定、安全運行。
  1現狀概述
  電力系統與人們的工作生活和企業生產息息相關,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是大家關注的重要問題。為了保障人們用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性,保障變電運行的穩定就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電力故障的發生頻率劇增,而且很多故障的發生都不容易被人察覺,使得變電系統的管理難度不斷增加。為了降低事故出現的可能性,我們需要對變電系統事故原因進行探究。
  2變電運行中常見事故的原因分析
  2.1設備因素
  根據相關統計研究顯示,設備是引發變電運行事故的重要原因。首先,設備本身在設計、裝配的過程中,就存在一定的技術瑕疵,并受到設備本身復雜性的影響,以至于變電設備在維護和檢修的過程中,無法及時、準確發現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而導致變電設備在運行的過程中,頻繁出現事故;其次,變電設備在使用的過程中,長時間運行,并且負荷較大,導致變電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受損、老化等現象,以至于頻頻發生運行故障;最后,變電設備在運行的過程中,受到維修人員較少、整理素質較低、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響,沒有及時對其進行到位的檢修和維護,以至于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
  2.2安全管理不當
  在變電運行中,必須要加強安全管理,以降低事故的發生率。但就目前而言,變電運行的過程中,其安全管理存在明顯的不當現象,沒有及時制定出變電管理的規則和標準,對其進行規范性管理,以至于變電運行過程中,變電故障頻頻發生;受到相關工作人員安全意識較低等因素的影響,在變電操作中,沒有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有效的防范;最后,變電運行操作中,沒有制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對危險點理解程度不夠,以至于變電事故頻頻發生。
  2.3人為因素
  在變電運行操作中,人為操作因素是誘發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變電運行操作的過程中,由于對相關技術人員教育不到位,以至于其在操作過程中,出現明顯的不規范行為,甚至違規操作,如:未執行復誦、打鉤等基本操作;跳項、漏項;未核對保護壓板;防誤裝置使用不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誘發了變電運行事故;另一方面,在變電運行操作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經驗匱乏,并且心理素質差、精神過度緊張等,以至于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錯誤,誘發變電運行故障;甚至還有一部分工作人員由于責任心較低,在變電操作中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忽視了安全操作等,以至于發生安全運行事故。
  3變電運行事故應對策略
  3.1健全管理制度
  健全管理制度是明確變電設備管理的前提。(1)要健全變電運行的管理制度,明確工作任務和責任范圍,做到完善日常規章制度,建立員工賞罰制度。(2)要對常見事故進行總結,建立事故應急預案,在故障發生時有據可依。(3)在人才管理上,要完善人才培養制度,使技術人員及時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加強工作人員的技術素養。還要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使員工對電力系統事故易發的重點環節進行了解和關注,增強員工的責任感。
  3.2加強設備安全管理
  加強設備安全管理對控制變電設備的事故發生具有重要意義。(1)加強設備管理,監控設備的運行情況,重視設備管理的必要性。(2)及時對基礎設施進行檢查,對變電站的運行進行管理,防止事故發生。此外,及時檢查設備狀況,對老舊設備進行更換,引進新型智能化設備,從而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在維修時要規范維修步驟和程序,避免因為維護不當而縮短變電設備的壽命。
  3.3提高設備檢修技術
  提高設備檢修技術是降低事故發生幾率的必要手段。變電運行檢修應該貫穿于變電系統的各個環節,覆蓋電力系統全過程。(1)要對常見事故發生的危險點進行分析,著重關注,做到“防患于未然”。(2)在維修過程中,要根據管理制度和維修程序進行檢修,實現全面、有序工作。在事故發生時,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并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3)電力企業要重視設備的日常檢查,平時要安排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后勤服務人員對各部門負責的運行部分進行摸查,重點關注老舊線路和危險點,以便管理部門在全面掌握情況的基礎上,確保事故易發環節的正常運行。(4)要對日常檢查和維修的信息進行記錄,這樣無論是對后期的設備維護還是事故發生后的搶修都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應該針對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例如,當變壓器遇到跳閘的情況,首先要接入備用變壓器,保證正常供電,然后要查找變壓器的故障原因,從內部和外部兩方面進行檢查維修。再比如,有時電力設備出現故障不能運行,并非是設備出現問題,而是收到了諧波的影響。在一些情況下,諧波會使電力容器電壓增大,從而溫度升高,出現發熱嚴重的問題。這時我們除了要對設備進行檢查,排除內部問題,還要幫助設備原理不良干擾,在一個限制歇逼電流的隔離環境中運行。
  4變電運行設備故障分析處理實例
  (1)遠動屏發出“35kV母線接地告警”信號,同時警鈴響,并聽到室外設備有異響(35kV母線運行方式為單母分段運行,35kV系統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儀器儀表裝置顯示整段母線的C相電壓接近0,非故障相電壓升高接近于線電壓。35kV母線電壓互感器開口三角形電壓指示為100V,判斷為C相單相金屬性接地。分段母聯間隔C相電流指示為0,但是整段母線連接的各線路C相電流指示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負荷較少的線路甚至接近于0,對事故的判斷處理造成一定的迷惑。穿絕緣靴巡視現場,根據35kV分段母聯外置電流互感器輕微的振動聲,互感器外部不易覺察的小破洞和空氣中的異味最終確定是35kV分段母聯開關外置C相電流互感器內部故障,向主管部門和調度匯報。(2)10kV電容器小車開關保護測控裝置的測量電流C相電流為0,并且電容器組發的無功功率指示降低,其余兩相測量電流指示值接近。用于保護的電流三相指示值顯示正常。分析可能原因有:①C相電流互感器用于測量的二次抽頭燒壞;②電容器小車開關保護測控裝置測量C相電流模塊故障。用鉗型電流表分別測量10kV電容器小車開關測控裝置的測量電流模塊進線端和出線端,測量得出電容器小車開關保護測控裝置測量電流模塊C相進線端有與其余兩相相近的電流指示值,出線端測出電流為0,判斷為電容器小車開關保護測控裝置的測量電流模塊故障。需向廠家訂購模塊更換,做好缺陷記錄填寫,匯報缺陷。
  結束語
  電力運行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對于電力公司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做好突發狀況的應對工作,對電網的正常供電,用電設備的正常運作都有著重大意義。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要不斷提高設備的質量,優化安全標準,將電力生產帶向高效化、安全化的生產方向。
  參考文獻:
  [1]徐進,惠釗.變電運行中常見事故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9(10):186.
  [2]儲海兵,孟慶波.變電運行中常見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科技風,2019(07):188.
  [3]朱騰超,蔡翠平.變電運行中常見事故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30):140-141.
  [4]張國海,崔偉.變電運行中常見事故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0):62.
  (作者單位: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鹽邊縣供電分公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07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