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檢驗常見誤差原因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研究血常規檢驗常見誤差原因分析及解決策略。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份收治患者50例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回顧性分析患者臨床資料,總結分析在血常規檢驗常見誤差原因分析。結果:不同保存溫度結果對比具有一定差異性,分析不同保存時間結果對比發現在保存2小時的樣本中,WBC水平保存效果相對于保存0小時樣本顯著降低,其中RBC(1012/L)、HB(g/L、PLT(109/L)等水平要相對于0小時樣本來說數值要高,兩組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1) ??鼓齽舛仍?.8mg/ml中樣本各項指標要高于抗凝劑濃度為1.6mg/ml中處理額樣本,兩組數值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1)。結論:血常規檢查中會受到患者因素、操作技術以及儀器因素等等因素影響,要根據實際狀況強化溝通,提升管理,通過科學的方式規范血常規檢驗,進而提升檢驗精準性。
【關鍵詞】:血常規檢驗;常見誤差原因分析;解決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2
在臨床診斷中各種疾病,血常規檢驗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輔助性手段,是血液檢驗中的基礎方式。血常規檢驗主要就是對在血液中不同功能細胞的形態分布以及具體的數量變化進行觀察分析,了解疾病類型,進而為疾病診斷提供參考依據[1]。在血常規檢驗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誤差問題,這些誤差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給患者疾病診治造成一定的影響。對此,筆者主要對本院血常規檢驗患者在血常規檢驗中的常見誤差原因以及策略進行了簡單的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份收治患者50例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回顧性分析患者臨床資料。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區間18-68歲,平均年齡(34.28±11.52)。兩組患者各項自然指標信息如年齡、性別、身高、體重等差異不顯著(P<0.05),可以進行分析對比。
1.2 方法
全部患者根據規范采集外周末梢血2ml,10ml靜脈血,一共分為5組。在靜脈血五組患者中,其中1組為采集后立即檢驗,2組、3組則分別放入到4℃冰箱中,在室溫之下保存,4組、5組則分別靜止防治2小時、4小時之后在進行檢驗。對于采集到的外周末梢血則要立即檢驗。通過血液分析儀進行監測,利用儀器配套試劑進行檢驗,根據規范要求以及說明說進行處理[2]。
1.3 觀察指標
總結分析常見誤差問題,分析患者不同采血位置、放置的時間以及保存溫度、抗凝劑濃度等因素,了解各種因素對位、放置時間、保存溫度、抗凝劑濃度等條件對血常規檢驗指標如血小板(PLT)、血紅蛋自濃度(Hb)、紅細胞計數(RBC)以及白細胞計數(WBC)等參數的影響,根據狀況提出解決策略。
1.4 統計學處理
通過SPSS20.0的統計學軟件對各種信息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其計量資料通過() 進行表示,通過t檢驗處理;計數資料利用[n(%)]表示,最后通過X2檢驗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保存溫度結果對比
2.2 不同保存時間結果對比
在不同保存時間之下,結果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保存2小時的樣本中,WBC水平保存效果相對于保存0小時樣本顯著降低,其中RBC(1012/L)、HB(g/L、PLT(109/L)等水平要相對于0小時樣本來說數值要高,兩組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1) 。
2.3 不同濃度抗凝劑血常規監測結果對比
抗凝劑濃度在2.8mg/ml中樣本各項指標要高于抗凝劑濃度為1.6mg/ml中處理樣本,兩組數值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1)。
3 討論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在血常規檢查中主要影響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操作技術以及儀器因素等等,患者因素主要就是患者在檢查前用藥狀態、個體差異、生活環境以及運動狀況等因素,這些監測結果與實際狀況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3]。
根據血常規檢查誤差成因分析,分析合理控制誤差干預的方式與手段:
重視與患者的溝通,在患者進行血液檢測之前要與患者及時溝通,了解各項檢查的注意事項與內容,確定檢查時間、空腹狀態等等,避免患者采血前用藥。第二,要規范采血,進行血壓監測人員技術培訓,根據規范要求定期考核,規范采血以及檢測人員各項操作,要規范操作流程,根據實施過程進行監測監督,重視臨床采血過程質量監測,制定完善的責任管理制度。第三,合理選擇抗凝劑,規范應用,根據要求合理保存樣本,要在2h中進行檢測分析,在室溫過高的狀態之下要通過冰箱存儲保存,在樣本運送以及檢測過程中要重視管理,避免振動,進而提升檢測結果精準性;第四,規范儀器應用。要提升儀器精準性控制,根據規范要求在無菌條件之下進行處理檢查[4]。
綜上,血常規檢驗要做好樣本保存,合理控制時間,分析不同濃度抗凝劑,分析患者的實際狀況以及因素,在臨床上要提升操作人員技術水平,提升操作規范性,強化醫患溝通與交流,進而提升診斷結果精準性。
參考文獻
王玉蓉.血常規檢驗中常見誤差原因及解決策略[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9,8(02):22-23.
歐陽蘇卉.血常規檢驗中常見誤差原因及解決策略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0):149+153.
姜帥,張林美.血常規檢驗中常見誤差原因及解決方法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3):132-133.
鄧瑰麗.血常規檢驗中常見誤差原因及解決策略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31):148-14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