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繪本設計與游戲化思維的融合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繪本最早的形式是圖畫書,將美術、文學、設計、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融于一體,來構建獨特認知語境的文字與圖畫書?;永L本的特色在于多種媒介的有序組合,以激發受眾兒童的閱讀參與,來提高繪本閱讀樂趣。游戲化思維是一種創意思維,在于增進繪本設計與讀者游戲化“閱讀互動”,啟發、引導兒童主動對繪本信息進行獲取、加工、反饋,提高兒童多感交互體驗。
關鍵詞:繪本設計;游戲化思維;互動融合
在兒童讀物領域,繪本閱讀漸趨主流,而借由繪本的創意設計思維也層出不窮。凱文·韋巴赫提出的“游戲化思維”,將之解釋為利用游戲元素、游戲方法,來構設基于游戲趣味的一種思維方式。游戲化思維體現了“創意經濟時代”特色,更是將獲得某種“樂趣”作為游戲化思維設計的產物。如瑞典某公園放置的“世界上最深的垃圾桶”,其設計思維就是對游戲化思維的經典運用。原本是一個看似“普通”的垃圾桶,但在游客往里面投放垃圾時,會聽到一種從高空墜落最后發出“咚……”的一聲巨響。
1 互動繪本與游戲化思維的運用原則
1.1 互動繪本
所謂“繪本”就是將圖畫、文字等信息進行整合而成的獨立的圖書形式,便于營造閱讀語境,來實現“故事敘述人”的角色。繪本,嚴格來講是一種書籍藝術形式,涵蓋美術、文學、設計、美學、教育學等多種學科知識,擅長將文藝性語境轉換為兒童易于接受的童趣語境。繪本中的圖、文是構成繪本的主體,也是引發兒童閱讀積極性,激活兒童想象力,感知畫面美感,獲得情智熏陶的重要讀物?!盎永L本”的特點在于“互動”,特別是現代數字媒介技術的廣泛應用,讀圖時代下信息傳播媒介的多樣性,也為繪本設計注入了活力。繪本設計師在把握繪本內容、形式上,越來越傾向于互動性閱讀體驗的達成,利用聲、光、電、圖、文等藝術化組合,來構設以插圖動畫為主要形式,以游戲活動為體驗方式的“互動繪本”。可以說,在“互動繪本”設計中,其題材更趨廣泛,也對兒童閱讀活動帶來的深刻影響。面對絢麗的色彩、夸張的圖形藝術,兒童會不由自主地融入觀察、思考和想象。學前教育家福祿貝爾設計的“恩物”作業教材,就是將“游戲”融入其中,借助于游戲形式來貫穿作業內容。相比而言,在“互動繪本”設計中,其閱讀內容更加豐富,閱讀過程中各類聲、光、電、色等感官的互動體驗,也讓繪本閱讀活動充滿了趣味與奇妙。
1.2 游戲化思維在互動繪本中的運用原則
德國美術家席勒提出“如果讓一個人在滿足他游戲沖動而走的路上去尋找美的理想,那是絕對不會錯的?!被永L本的設計,就是將融入閱讀過程的“游戲”體驗作為繪本與兒童互動的載體,讓兒童從“看見”到“洞見”,體會到繪本閱讀時思維的馳騁、想象的遨游,進而獲得閱讀的心靈感悟。游戲化思維與互動繪本設計的融合,我們要將認識到游戲不是設計的主要目標,而是在于游戲形式的導入,增強互動繪本閱讀的趣味性。其運用方法表現在四方面:一是注重圖文的“游戲化”情境的設置??紤]到互動繪本閱讀的游戲化思維特色,需要將特定的圖、文進行合理編排,來展現所要達成的游戲效果,增進兒童讀者與繪本之間的行為互動。二是注重游戲性元素的巧妙設計。在互動繪本中,圖像、文字、裝幀方式等都可以作為游戲元素,在進行游戲化設計中來使之更有趣味。
2 游戲化思維在互動繪本設計中的應用
2.1 游戲化思維與互動繪本裝幀設計
裝幀設計是互動繪本運用游戲化思維的重要表現,作為“外顯”性設計手法,借助于裝幀設計來增強互動繪本的趣味性,來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致。設計師在運用游戲化思維來改進互動繪本的裝幀設計風格時,需要把握繪本本身的教育價值,并將審美與閱讀趣味進行統合,來促進兒童閱讀時,心靈與繪本旨趣進行深度對接。如《魔法失竊之謎》繪本裝幀設計時,整本繪本好比是解謎書,在每一幀畫面,都有完整的趣味故事,畫面形象、逼真,便于兒童置身于童畫般的語境。同時,在頁面布局上,故意調整畫面圖文元素的關系,需要兒童通過旋轉、翻折等方式,來探索環環相扣的“秘密”。在繪本故事結束處,往往設置趣味探究問題,引領讀者結合故事去尋找“線索密碼”,撥動密碼操作盤,讓讀者參與多故事互動中;利用裝幀設計中的拉頁,可以對故事發展進行解密,參照“解密本”,來開發讀者的邏輯思維與想象力,促進兒童讀者在繪本故事閱讀體驗中,豐富情感、潤化心靈。當然,互動繪本的頁面設計還要增添創意與美感,特別是藉于兒童讀者的審美心理發展需求,設計師還需要從界面圖文元素的直觀、形象構思中,來展現視覺藝術感。如合理設計圖文、版式、顏色,重構圖文布局,提高兒童讀者的閱讀好感。如Wee Society公司開發的Wee Alphas電子繪本,以扁平化視覺語言,對圖形、文字、字母、色彩進行多種搭配而富有變化,讓繪本閱讀生動活潑。還有《狼先生與藍莓小蛋糕》互動繪本,故事選材于童話,引入手繪插圖,搭配拙樸手寫字體,講述小紅帽與大灰狼的故事。書頁插圖占據整個畫面,“導航欄”只有觸碰才會彈出,靜態與動態的視覺轉換,讓兒童在閱讀中享受愉悅感。
2.2 游戲化思維與互動繪本情境設計
情境是繪本設計的主體,情境的創設,要貼近兒童讀者的生活世界,要讓兒童感到熟悉而新奇,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在情境設計中,游戲化思維的運用,能夠促進兒童讀者參與到閱讀情境中,與繪本故事展開互動,獲得妙趣橫生的閱讀體驗。教育家洛克提出:“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孩子應做的事都變成一種游戲。”在游戲化思維導向下,搭建游戲化繪本情境,才能實現寓教于樂的目標。在《怪獸也會生病》互動繪本設計中,融入了很多趣味性的互動游戲。如兒童可以通過等價物兌換來選擇不同的怪獸角色;可以利用杠桿原理來給小怪獸進行喂藥治病,通過這些互動體驗,來強化兒童關心他人、與人相處的品質。在互動繪本《Wee You-Things》設計中,可以通過攝像頭將自己的頭像輸入繪本角色,成為故事中的一員,增強兒童的情境體驗;在繪本故事中設置一些分支劇情,讓讀者自主去選添答案,開啟不同的故事情境。如在《晚安馬戲團》繪本設計中,通過“關掉燈”或“吹滅蠟燭”等方式,來哄小動物睡覺,從而延伸到兒童生活,創造逼真的睡前氛圍。聲音也是互動繪本游戲化思維設計的重要手段,可以表現為背景音樂,人物語言音效,以及故事旁白解說等。在《小狐貍音樂盒》繪本中,就是以耳熟能詳的童謠歌曲作為背景音樂,伴隨童聲歌唱,讓讀者沉浸于充滿魔幻的繪本世界。還有是利用旁白解說方式,來增強繪本故事的情境氛圍,幫助兒童從中獲得美妙的閱讀體驗。另外,在互動繪本設計中,發揮兒童讀者的觸覺體驗,來感知和操控繪本閱讀,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如在迪士尼系列繪本中,多有“點擊”“長按”“拖拽”“旋轉”“放大”“縮小”等手勢操作,讓兒童讀者從觸摸交互中來多感官體驗繪本閱讀的趣味,增進讀者與繪本的深度交互。
2.3 游戲化思維與互動繪本圖文設計
繪本的主體特色的“圖文”信息元素,在游戲化思維運用中,可以通過圖文設計,來增強繪本與讀者的互動。如對于啟蒙階段的互動繪本,圖片信息占較大比例,甚至一些繪本完全以圖片為主。這些圖文在設計編排時,可以突出對兒童閱讀自主性的激發。如將圖形與“積木”相結合,便于兒童從“可移動”閱讀體驗中,發現繪本中的“小機關”,增強讀者“想辦法”解決問題的熱情。同樣,在拓展兒童認知能力過程中,還要強調“以行動來學習”,實現寓教于樂目的。在啟蒙階段的互動繪本《移動的積木》圖文設計中,設計師將每頁頁面中的圖形,都進行了“積木化”處理,便于兒童根據圖形輪廓來認識“汽車”“輪船”。另外,根據這些輪廓進行頁面翻轉,還能增強兒童的動手能力。
3 結語
游戲化思維作為創意設計,在互動繪本設計帶來了顛覆性改變,也讓互動繪本更具人文性、情感性、娛樂性,更受到兒童讀者的喜愛與認同。游戲化思維設計,不僅改變了互動繪本的設計形式,更為互動繪本設計開創了一條新路。設計師要全面認識游戲化思維,立足繪本設計,融入新穎、富有創意的設計變革手法,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互動繪本。
參考文獻:
[1] 韓文利.數字時代兒童繪本出版的新方位[J].中國編輯,2018(08):60-64.
作者簡介:韓淑萍(1978—),女,河南平頂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動漫,繪本,藝術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2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