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課本繪本雙向融合,打造生動高效英語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開展課本與繪本融合教學的必要性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音像、電視、書刊雜志、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小學英語課程標準2011)
  常規英語課堂教學存在以下問題:(1)英語學習語言輸入量不夠。英語學習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然而我們的學生除了英語書之外沒有其他的英語學習材料可以學習。學生對課本之外的英語閱讀材料有“畏難”情緒,英語閱讀能力較差。(2)單純搞繪本教學課時不夠。小學英語課時較少,教師無法系統地、持續地實施繪本教學。因此選取與課本話題接近、與教材內容契合度高的繪本,讓其與課堂教學內容相輔相成,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好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二、開展課本與繪本融合教學的主要措施
 ?。?)收集整理繪本,使資源系統化。作為農村小學,受辦學條件限制,老師手中繪本較少,即使有也總感覺找不到合適的繪本展開教學。如果教師在平時多收集、多整理、多歸納接觸到的繪本,使自己手中、腦中的繪本源逐漸系統化,條理化。同時,建立相關文件夾,將相關繪本的圖片、音頻或視頻信息統一放入文件夾內,以便需要時及時提取。教師在整理和收集過程中,繪本資源會產生量的變化,教師自己對于繪本的解讀能力也會在這一過程中得到質的提升。教師對繪本理論、內涵的思考,以及對繪本資源的選取、教學策略的把握等方面也在收集整理的過程中逐步提高。
 ?。?)深入研究繪本主題與內容,巧用繪本作話題拓展,豐富教學內容。外研社的英語教材每一模塊的第一單元都有一個話題,我們可以根據每個話題或單元主題的內容補充適合的英語繪本,融繪本于單元教材中。學生在學完教材內容后,不僅能閱讀到新鮮的內容,還能借助教材中學過的單詞和句式看懂繪本,欣賞其美妙之處,體驗閱讀的成就與樂趣。例如,外研社三年級起點六年級上冊第四模塊主題是談論美國節日和中國傳統節日里人們的活動。一起作業網的網絡繪本資源里有兩篇非常適合在本模塊學習后閱讀,分別是《Festivals(1)》和《Festivals(2)》。這兩篇繪本以動畫形式向學生展示了在澳大利亞和中國人們在圣誕節和春節,復活節和中秋節的活動,這與課本第四模塊談論不同節日里人們的活動這一主題是契合的。作為對課本內容的補充和拓展,學生在閱讀中豐富了詞匯和語句學習,同時在對比中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語言學習得到合理化、趣味化的重復和強化。
  再如,第四模塊第二單元主要是學習中國傳統節日人們的活動,可將繪本《The Mid-Autumn Festival(1)》和繪本《The Mid-Autumn Festival(2)》作為本單元的話題拓展。前者講了中秋節的來歷,后者講了月餅的制作過程。這兩篇繪本主題與第二單元契合度非常高,學生通過閱讀拓展了對主題內容的理解和應用的視野。
 ?。?)作業巧布置,鞏固繪本學習效果,提升閱讀能力。課堂上用一半的時間進行繪本閱讀,只是對繪本進行了泛讀,學生主要通過閱讀鞏固強化課本所學語言。課后布置作業時,可以再次布置繪本閱讀。這次閱讀則為精讀,讀后可以設計“復述”“續寫”“畫思維導圖”等作業形式,強化繪本學習效果,提升閱讀能力。
  三、課本與繪本雙向融合取得的效果
 ?。?)解決了英語課時不夠的難題。課本與繪本有機融合的方式,一般是以主題銜接,內容結合為原則。教材學習與繪本學習各占一半時間,不另外占用英語課時,實現了課本學習與繪本學習的無痕對接提高了教學效率。
 ?。?)解決了學生閱讀興趣缺失的難題。單純的課本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適當補充英語繪本能夠提供給孩子學習英語的真實生活情境和豐富的詞匯,能協助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解決的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低下的問題。單純英語課本教學語言輸入量不夠,積累不足,英語篇章閱讀能力較低。課本與繪本相結合讓學生在學好課本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閱讀到那些原汁原味的英語繪本材料,能夠擴大學生接觸語言的量,不斷提升閱讀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06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