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英語繪本的選擇與閱讀教學的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所謂英文繪本,是指將圖片與少量文字相結合起來一種圖文并茂的小圖書。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英文繪本這一教學方法,可以將抽象、難懂的英文知識簡單化、形象化,便于學生輕松地理解英語知識,降低學生英語閱讀的難度。本文闡述了繪本閱讀的意義、選擇方法,以及繪本閱讀閱讀的策略。
關鍵詞:英語教學;繪本閱讀;繪本選擇;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9-079-2
閱讀英語繪本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觀察力、想象力和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語言、思維、想象、情感、品格和個性等方面的協同發展。小學生閱讀的英語繪本大都具備圖畫形象生動、語句簡潔流暢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口味和思維水平,較之一般的讀物更能調動他們的情緒,激發閱讀興趣,更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
一、小學英語繪本選擇策略
首先,小學英語繪本選擇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易到難進行閱讀,以免打擊學生的閱讀信心。其次,在繪本選擇上應注重內容是否具有拓展性,繪本內容如果過于簡單不僅沒有挑戰性,而且也不好開展課堂活動,所以內容的豐富性是保證繪本教學活動豐富性的關鍵。最后,在繪本選擇上,應注重繪本中思想理念的體現,要既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又能讓學生有所反思,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
二、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方法
1.課前閱讀設計方法
大部分的小學生在初步接觸英語繪本時會被其中的單詞和句子所蒙蔽,認為自己不能進行流暢地閱讀。所以在繪本閱讀活動前,教師應引導學生消除這種恐懼??梢圆捎霉适骂A測的方式,讓學生觀看圖片,討論其中可能發生的故事,這不僅能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展開想象力,還能消除學生的閱讀恐懼。此外,還可以讓學生聽故事音頻或視頻,結合講故事的語氣及視聽效果,猜測整個故事的基調。最后在閱讀開始前讓學生將不懂的單詞和能理解的句子用不同的方式做上標記,這樣可以讓教師對學生的理解程度進行初步的了解。而后用單詞替換、肢體語言展示、翻譯等方式為學生解決主要的單詞句型難點,讓學生將圖文結合,驗證自己的猜測。
2.課中閱讀設計方法
?。?)在閱讀前激活思維
因為在閱讀前已經對故事進行了猜想和假設,教師也與學生一起解決了主要的字詞句難點。所以課中閱讀時主要解決的是學生的理解問題,可以用故事回放的方法,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表演展示故事發展的大概脈絡。例如:在閱讀the story of Christmas這個繪本時,教師可以用What happened?進行提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展示故事情節,在這過程中對學生有疑問的發展情節進行解析,利用圖畫及肢體語言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這過程中還應注重繪本細節的展示,結合繪本的細節,讓學生能完全理解故事內容。
在此之前學生學習5A unit8 at Christmas,對圣誕節的傳統食物,習俗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上課前可引導學生圍繞date food activities present等關鍵詞展開自由表達。
T: boys and girls,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Christmas? 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it. (用ppt呈現date food activities present等關鍵詞)
S: Christmas is on the 25th of December.
S: people often eat turkey at Christmas.
S: people always give presents to their family and friends
學生借助關鍵詞用自己的語音加工,一方面激活了已有的知道儲備,建立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另一方面學生在自主表達的過程中實現了語言與思維的同步發展。
?。?)在文本留白中啟發想象
文本留白是指在敘述和描寫的過程中出于表達的需要從而欲言又止,給讀者留下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的空白。本課中,在呈現繪本內容時。將故事的主體部分進行了留白處理,先呈現繪本的首尾部分,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懸念。
T:Why do we give presents at Christmas? Do you know?
Now lets watch and read the story.用ppt 呈現繪本的封面,第一頁和最后一頁
S: we give presents at Christmas because its Jesus birthday
S: we give presents to show our love
……留白處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激發,思維被激活。在教學繪本是應充分利用文本中的留白資源,不斷豐富文本的內涵和意蘊.
?。?)在詞句學習中培養概念構建能力
在英語學習中,學生通過學習新的詞語和表達,可以形成新的概念,從而促進概念構建能力的發展,在本節課的詞句教學中用舊知識來解釋新知,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表達相同的內容。比如,在處理句子“they had to take a long trip to Bethlehem”時教師可以問
T: Whats the meaning of “take a long trip”? s: it means walk a long way (呈現圖片)在圖片的幫助下,學生很快理解了take a long trip 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新學的詞組。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運用多樣的詞句和表達方式來表述同一概念。
3.課后閱讀設計方法
課后閱讀活動設計可以結合CILI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教學法,將繪本內容與語言教學相結合,拓展學生的知識。例如:上述the story of Christmas繪本故事的內容與圣誕節有關,則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圣誕節知識,這種課后閱讀教學設計活動不再局限于故事,而是以故事為導向融入不同學科知識,充分開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讓學生創造自己的其他方面才能。
在討論中培養發散思維能力,發散思維就是在思維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從一點向四面八方想開去,通過對知識的重新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培養學生多方向、多層次地看待和發表見解的能力。在學生讀完整個繪本之后,教師從繪本中挑選出三個重要的句子引導學生思考“What is Christmas?”這一問題,并且從“Christmas is a festival to remember, to share and to love”這三個角度去思考以下問題:Who do we remember at Christmas? What can we share and who do we love at Christmas?
繪本是寓教于樂的教育媒介,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相對于一般的故事更加引人入勝,教師要充分利用其中的圖畫和文本,設計各種類型的問題,引導學生參與推理、概括和思維的閱讀過程中,讓學生在體驗閱讀的快樂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