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兒童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兒童繪本是一種由精簡的文字和生動的圖畫構成的兒童文學形式。其圖文并茂的特點,使其深受低年級的學生歡迎。同時,繪本的有效運用,可以達成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如果繪本教學中"教"與"學"不到位,那么繪本的教育功能就不能最大化發揮?;诖耍疚尼槍L本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應如何有效運用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兒童繪本;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
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圖畫、顏色、聲音來進行思維的。"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弱,其思維能力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且他們的閱歷、經驗不足,無法簡單地從文字中體會情感。兒童繪本以其生動的圖畫以及對于學生思維的訓練,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當前的繪本教學中,老師們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逐頁閱讀,講述每頁畫面的故事,然后進行討論,最后再圍繞主題進行總結。但是這只是一種表層的、膚淺的閱讀,并沒有徹底地利用兒童繪本這一文學形式,成為"與學生成長需求無關的語文教師的自娛自樂"。[1]本文針對如何有效地利用兒童繪本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可以對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所幫助。
一、思維導圖的運用
思維導圖,是一種利用圖文進行思考的輔助工具,把事物的關系用關鍵詞相互隸屬的層級圖表現出來,具有整體性、引導性,可以有效地幫助低年級兒童塑造思維。低年級兒童的思維還停留在形象性思維中,對圖畫的敏感度更高;同時,低年級小學生的思維是碎片化的,想到什么就是什么,缺乏聯系。所以,在進行繪本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有效地利用思維導圖,以繪本的主旨為核心,往下延展不同的分支,加以拓展,形成一張思維圖。讓學生頭腦里的知識形成有序的、相關聯的序列,對思維也是一種很好的訓練。
例如在進行《逃家小兔》這個繪本的教學時,我們便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短蛹倚⊥谩分v述了小兔子和媽媽之間"關于愛的捉迷藏"的故事。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他的思維、注意力就會被集中在一起,在一步一步地繪制思維導圖時,學生的腦海里自然會形成一片完整的脈絡,這個時候再讓學生閉上眼睛回想,從故事的要素到情節,最后再深入到道理,將碎片化的思維集中,訓練了學生的思維。
二、發揮"讀"在繪本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語文教學的四大內容是聽、說、讀、寫。實際上,讀、寫所占的比重遠較聽、說大。[2]"閱讀"重在"讀",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讀"。繪本如果讀的不深入,就會變成一些零碎的圖片和文字,無法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讀圖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探索知識,同時拓展思維,培養其想象能力。
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就是按照繪本的順序一頁一頁讀,這個方法適用于繪本教學的初期,繪本從封面到封底的每一頁都有豐富的知識,按照順序讀可以讓學生熟悉繪本,建立起一個連貫的思維方式。同時,幫助學生理解閱讀過程中不理解的生詞。但是這種方法對于思維的訓練以及繪本的利用都停留在表層,同時教師發揮的作用更多,想要繼續深入還需要加入更多的"讀"的方式,這些方式逐漸將繪本交給學生,教師慢慢"放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接下來,可以在加入"猜"這一個步驟,由封面猜想故事情節,讀一頁猜另外一頁。低年級的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一邊欣賞精美的圖畫,一邊進行猜想,靜止的圖畫在腦海中變得生動了起來,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使他們的好奇心增加,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一方面使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起來,思維不再固化。
最后,帶領學生挖掘繪本的細節,體會繪本的深層次意思。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多的把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可以用小組討論的形式,每組指派一位小組長。學生在一遍又一遍的閱讀中,發現了以前沒有注意到的,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三、合理利用多媒體
低年級兒童不僅對于圖畫特別敏感,他們對于聲音也會非常的關注。情感是最虛無縹緲且不好體會到的,在理解繪本中的情感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音樂,來帶動學生的情感,烘托出一個氛圍。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去提前創設一個情境,讓孩子們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更好地體會情感。
最后,對于兒童繪本這一文學形式,低年級教師應當重視起來,它在我國的發展時間還比較短,但是其可以在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教師們應該更主動地去探索進行有效的兒童繪本教育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曲青亞.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思維力[J].小學教學研究,2018(19):17-19.
[2]吳昌龍,李竹平.身臨其境讀故事,感同身受寫佳作--《破耳朵兔子》創意讀寫教學與評析[J].小學教學參考,2016(22):8-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5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