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對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語言理解能力有限,而繪本是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簡單易懂,非常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與學習,對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繪本教學 小學低年級 語文教學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1-0113-01
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本性愛玩,充滿好奇心,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寫作文充滿畏懼。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興趣與注意力,如何讓學生愛上作文,樂于寫作文,是小學教師們探討的熱門課題,而繪本教學作為輔助課堂教學的輔助讀本,起著很大的作用。
1.繪本教學對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興趣起著激發作用
語文課程標準在識字教學的目標中提出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應該充分關注學生的身心特點,遵循漢字教學規律,采用多種形式把學生識字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學生真正愛上識字,感受到識字的樂趣。繪本閱讀以其獨特的繪畫和簡單有趣、充滿兒童語言的文字,讓學生愛上讀書,學生們在“玩中學,樂中學”,慢慢地,學生閱讀的面和閱讀的量增加,識字的任務便能輕松地完成。
2.繪本教學培養孩子的課內外閱讀興趣
調查報告指出:“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毙W低年級階段正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關鍵期。而我國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現狀不容樂觀,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方面面臨著巨大挑戰。
新西蘭兒童文學研究學者多羅西·懷特說: “繪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人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所讀到的書中最重要的書。一個孩子從繪本中體會到多少快樂,將決定他一生是否喜歡讀書?!?由此可見,在低年級開展多種形式的繪本閱讀和教學,可以給孩子一個愉快的開始,更能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奠定其長期閱讀的興趣基礎,日積月累,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繪本教學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可見,“想象力是人類創新的源泉”。而繪本內容廣泛,插畫和文字都給予了學生們無限的想象力,有的繪本畫面之間留有思考的空白地方,可以讓學生對其進行想象和畫面之間的猜測,豐滿繪本故事。有些繪本圖片在情節發展關鍵處突然停止,學生則可以猜后面的情節。在這個思維想象中,學生結合自己對故事前面圖畫的理解和對事物認識的經驗,作出種種猜想和推測,這樣便在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想象和思維能力。如在《爺爺一定有辦法》中,爺爺總有辦法用藍色布料為小約瑟做出其他東西,每次爺爺拿起布料開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縫縫補補的時候,他總會說: “這塊料子還夠做……”這些留白的地方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根據爺爺做的各種各樣的東西體現出爺爺的心靈手巧以及對小約瑟的愛。由此可見,繪本提供給學生們的是自我想象的空間,自我創作的舞臺。長此以往,繪本教學必將大幅度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4.繪本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學生應該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倍L本教學是看圖寫作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在繪本中以圖片為主,故事情節通過插畫表現出來,讓不識字的學生們也能大致了解故事大意,在深層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們的看圖能力,鍛煉其邏輯性。
其次,繪本故事閱讀的延伸是從說到寫,即是表達與仿寫。小學生閱讀繪本之后,讓其用自己說話的方式,把繪本中有趣的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這樣就幫助一些小學生克服恐懼的心理,讓他們樂于表達,善于表達。比如在《爺爺一定有辦法》中形象深刻地描繪出爺爺的各種優點和品質:聰明、善良、有愛等。在閱讀之前,讓學生先說說自己爺爺的形象。在閱讀中,各種場景下,爺爺創造出了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東西,在中間的空白地方,可以讓學生仿照之前的句式,接著去編寫爺爺可能創造出的東西,以及發揮想象力,讓學生猜測一下最后的結局。。這樣,除了能訓練小學生的詞匯表達之外,還能增加閱讀詞匯量。這種臺階式訓練方法就是讓學生先看圖,接著用同一句式練習說話,最后用文字表述出來。最后,小學生可模仿這個繪本,寫出自己心目中最愛的家人的形象特點。當小學生把自己的家人寫出來時,他們也就真切地感受到家人,在此基礎上,逐漸喚醒對家人的情感,小學生因此完成參與故事情節的建構,參與作者創作故事的過程。
繪本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好的繪本不僅能夠在內容上感動人心,精神上豐富自我,好的繪本通常蘊藏著人生哲理,從小教導學生們做人的道理。繪本閱讀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們的創造力、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自我創作能力、獨立閱讀能力、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給學生們營造一個快樂閱讀的氛圍,讓孩子愛上閱讀,在閱讀中體會滿滿的幸福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為孩子以后的閱讀積累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教師,我們要主動去幫助學生,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們突破閱讀的障礙,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導他們如何進行語言積累,教導他們愛書的良好品德,讓他們在閱讀的道路上由衷的喜愛上閱讀,成為一個愛書之人,惜書之人。
參考文獻
[1]劉彩鳳.小學語文課堂繪本導讀課程開發的探索與實踐[J]江蘇教育,2013(41)
[2]凡倩.淺談繪本閱讀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引用[J]語文學刊,2013(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