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讀物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提高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內容成為廣大教師不斷努力的目標,為此,繪本讀物被廣泛應用到閱讀教學中來。本文通過對繪本讀物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意義展開調研,結合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提出了繪本讀物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旨在提高小學語文的閱讀質量,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顯著提升。
關鍵詞:繪本讀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運用策略
引言:
近年來,隨著繪本讀物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繪本教學逐漸成為了小學閱讀教學的主要手段。繪本讀物以圖畫和文字并用的形式將語文內容表達出來,促使學生能夠加深理解和記憶。繪本教學從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廣大教師要充分利用繪本讀物的優勢,不斷豐富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和手段,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繪本讀物對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1、迎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小學生由于處在年齡尚小的階段,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還較弱,其抽象思維能力還有待加強。因此,傳統的閱讀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從一定程度上為學生帶來了學習的難度和挑戰。而繪本讀物則具有明顯的優勢,繪本讀物中豐富的圖片能夠給予學生更加直觀的視覺感受,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學生可以利用圖片,在思維與內容之間建立聯系,通過具象化的方式,獲取到抽象思維的內容,并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進行鍛煉。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性較差,在注意的過程中,經常會被一些新鮮的事物吸引,很容易走神,但是,繪本讀物具有大量精美的配圖,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極易被書中的圖片所吸引,從而使注意力集中,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 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繪本讀物除了能夠降低學習的難度,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外,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的寫作水平是語文教學中比較關注的一個話題,這對小學生來說也是感覺比較困難的一個學習環節,繪本讀物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對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具有積極的影響。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每次閱讀完成之后,以文字的形式將整個故事的內容表達出來,以這樣的形式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經過長期的閱讀積累,學生能夠掌握大量的寫作素材,對于今后的寫作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幫助。其次,在繪本閱讀中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當完成繪本閱讀之后,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小組成員結合討論,對文章的內容進行重新的組織安排,運用自己的語言將圖畫故事的情節進行重新描述,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二、繪本讀物在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合理選擇繪本讀物,開展針對性的閱讀教學
繪本讀物是閱讀教學的依據和延伸,因此,教師在選擇繪本讀物的時候,不能隨意的進行選擇,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科學的選擇,從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內容,對繪本讀物進行合理篩選,讓學生明白繪本讀物與教材之間的聯系。另外,在開展繪本教學之前,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特點,了解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由于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都不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細致的觀察,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選擇合適的繪本閱讀材料。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教師在選擇繪本作品的時候,要盡量本著簡單直觀的原則,讓學生首先適應這樣的閱讀形式,充分考慮小學生的繪本接受能力,如《媽媽心,媽媽樹》、《小豬稀里呼?!?、《一年級的小蜜瓜》等。當學生出現閱讀問題的時候,教師要進行耐心的指導,同時還要讓學生對繪本圖畫的內容進行正確的理解,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2、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傳統教學中,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主要原因是學生對閱讀教學沒有什么興趣,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教學形式也比較單一,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在閱讀材料上,更不用說提升閱讀能力了。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學生對閱讀材料有什么要求,對他們的喜好了解清楚之后,才能夠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閱讀教學的安排。小學生對于生動形象的閱讀文本是比較喜歡的,閱讀起來也會充滿興趣,繪本閱讀的形式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圖畫文本的形式來進行閱讀,不僅能從感官上刺激學生,而且也能夠讓學生對閱讀教學有全新的認識。教師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及時鼓勵學生,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幫忙尋找問題的原因,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學習《小白兔和小灰兔》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挑選繪本讀物《逃家小兔》作為教學內容的延伸,通過“百變小兔”的形象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小兔的活潑與可愛,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3、加強與寫作教學的聯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繪本是融合教育性、趣味性以及藝術性為一體的讀物,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具有重要的價值,能夠在視覺上刺激小學生,通過圖畫引導的形式讓他們獲取知識。教師要有計劃地利用繪本,通過閱讀繪本,讓學生逐漸摸索出屬于自己的閱讀方式。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進行故事的續寫或者改寫,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夠形成獨立的思維模式,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閱讀思維模式。教師通過繪本閱讀教學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培養,會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水平。例如,在閱讀《愛心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所讀內容進行改寫,由于原作內容略帶傷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重新創作,使其成為擁有一個快樂的結尾。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強化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繪本讀物對于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語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影響,教師要采取創新的教學手段,不斷融入繪本教學,以便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借助繪本讀物,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不斷發揮自身的潛力,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王一先.繪本讀物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N].廣州大學,2016.
[2]林靖誼.繪本讀物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J].閱讀·寫作,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