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藝術設計中以人為本的設計文化理念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表現在人們從看重經濟的生活方式逐步向追求高質量和環保的生活方式轉變。本文闡述了在藝術設計領域怎樣推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從藝術設計與文化的內涵出發,主要在歷史發展的角度探討了設計理念的變化,對藝術設計中的“以人為本”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藝術設計;以人為本;設計理念
  經濟發展同環境保護的矛盾和產生的問題在近年來一直暴露在大眾的視野中,可以看出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追求隨著時代發展發生著轉變,從過去經濟至上的理念逐漸向著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方向發展?,F代人們希望生活用品具備更好的使用舒適性的同時能夠提升生活的人文氣息,也側面反映出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中摻雜了更多的品質需求。這對設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設計與文化的內涵和二者之間的關系
  人類的歷史發展中伴隨著工具的變化,人類為了更好的生活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物品供自己使用。文化活動和人類制造出來的物品作為人類文化的所有表現形式,擁有更多的價值體現,所以,設計師在對一個物品進行設計時要考慮到其在文化方面的價值和作用。
  以人為本的藝術設計要求體現以人為本的觀念和文化符號,這要求進行藝術設計的人員對以人為本具有高度的理解,不是單純考慮到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對全人類發展的意義,還要意識到各種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文化所表現出的多樣性的特點。最終的藝術設計階段,是否在時代,文化等客觀條件下的作用中,仍能將主觀個體的人的興趣愛好、文化追求、思維符號在作品中很好地表達。[1]
  2 易得物品的劃分
  2.1 具有隱匿性質同時對人們生活起影響作用,服務于人們生活的物品
  這類物品的隱匿性是指此類物品進行設計之后,自身不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默默地在背后支持著人們的生活,提高人們生活的舒適性。這類物品最出現的契機是人們更高的生活需求,例如中國的油燈,國外的火爐等,但是隨著科技發展,油燈和火爐等被新的事物所代替,人們也不再選擇這些老舊的產品,新產品變得具有更多的功能,人們使用起來也更加方便,它們也逐漸有著更大的重要性,逐漸開始貼上必需品的標簽,潛移默化地支持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其中特征最為明顯的便是家具,家具一開始是以單個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的,最開始單獨的一張床,一把椅子,一張桌子等,著名的中國明代家具,因其簡約大方的造型,精致挑剔的做工在設計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反觀現代的“家具”概念,已經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概括性詞語,這體才能出這類物品逐漸體現出模塊化的組織形式,并能兼顧外觀的同時為人們提供完善的功能支持??偨Y下具有隱匿性質的物品的主要特點:服務于人們生活,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務,簡化人們的日?;顒?,滿足不同人的需求。[2]
  2.2 可以循環利用的物品
  這在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比隱匿性的物品有著稍強的存在感。隨著近年來環境問題的關注度提高,設計人員也更注重物品材料的可持續利用性。我們生活中常見到的塑料,給我們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相較于設計以及專業人員,大眾對于塑料并不十分了解,為了協調塑料的回收利用問題,設計人員會在相關的塑料產品上進行明確的注明,對其種類,名稱等進行更詳細的劃分,以達到良好的回收效果。
  2.3 個性的生活用品
  個性的生活用品對于藝術設計人員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類用品了,具備隱匿性和可循環的用品主要滿足了人們的生活上的需求,其需求定位決定了這兩類用品經歷了長久的發展,并且有了較為成熟的市場和生產模式。為了適應人們更高的心理需求層次,個性化的物品設計是不可或缺的,個性化的藝術設計最能體現人們的品位和追求,由于相較前面的兩種物品約束性較小,給藝術設計人員提供了更多的發揮空間,藝術設計人員應當在設計中更加注意個性化需求的表達,提升個性化物品設計的實用性和其個性化設計的兼容性。
  3 設計中的“以人為本”
  人類的需求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在人們生理需求方面,藝術設計的主要作用是幫助人們完成人們不愿意去做或者勞動成本很高的工作。例如當下人人都有的智能手機,在主要功能中包括的電話,視頻通話都可以看作是對人們聽覺和視覺的加強,使人們的視覺和聽覺不受空間的限制。這些藝術設計都是為了方便人們的生活而進行的,而在心理需求方面,藝術設計屬于人們的情感層次的滿足,針對人們心理需求方面的藝術設計是以人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
  4 “以人為本”藝術設計的方法
  “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求藝術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不只考慮到用品的實用性,還要考慮到人們日益提高的審美要求,在設計中兼顧實用性,科學性和相應的設計美感。設計人員在進行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要注重“人”的元素,在對人們心理和生理上正確認知的基礎上,使設計更符合人們生理和心理需求,真正達到“以人為本”。
  5 結語
  “以人為本”是時代發展的選擇,藝術設計人員要在充分理解“以人為本”的理念的基礎上,在藝術設計中滿足人們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滿足人們對更高的生活水平的追求。
  參考文獻:
  [1] 趙楠,李奇.淺析藝術設計中以人為本的設計文化理念[J].現代交際,2017(20):89.
  [2] 史蒙蒙,李有生.淺談設計之美中設計物主體的美感形成[J].美術教育研究,2017(11):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21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