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情懷教育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針對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融入家國情懷教育,本文首先提出了家國情懷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其次提出了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的方法。旨在提升高中歷史教學質量,激發高中生愛國情懷。
關鍵詞:家國情懷教育 高中歷史 道德品質 思想意識
引言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入家國情懷教育,就是讓高中生了解,在國家發展以及追求家庭幸福過程中,充分了解國家與家庭之間的關系,意識到個人發展與國家發展之間的關系。因此,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讓學生正確樹立家庭以及國家的責任意識。在不斷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對中國的歷史發展歷程有詳細的認識與了解,從而加強高中生的國家自豪感。
一、家國情懷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1.利于培養學生市場核心價值思想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融入家國情懷教育,有利于培養高中生的國家觀念,最為關鍵的目的就是培養高中生愛國主義情懷,教育高中生熱愛祖國、熱愛家庭。注重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統一融合人和自然以及社會之間的關系,進而促進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發展進步。
2.為開展德育教學活動提供有利條件
在高中教育過程中,德育教學則指的是思想政治學科,是高中整體學科中重要的構成之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融入家國情懷教育,一定程度上能夠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同高中生未來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關聯性,對高中生的成長具有一定影響,好的德育教學可以影響高中生品質的高低,高中生品質水平對社會以及國家的發展都具有一定密切連系[1]。
3.利于培養高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融入家國情懷教育,可以使得高中生更加了解國家歷史,理解國家歷史發展歷程,從而使得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國家責任感。另外,還能夠培養高中生尊老愛幼等多種良好的道德品質,并且幫助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道德觀,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
二、在高中歷史教學滲入家國情懷教育方法
1.創建良好教學情境
高中歷史教材中,包含大量歷史事件,在學習這部分知識內容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僅僅是簡單閱讀,并沒有對其進行深刻分析理解,同時學生也沒有經歷過同這部分歷史相關的事件,因此,較難感受到歷史事件中的情感思想。由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應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這部分歷史知識,讓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歷史的重要意義,并從中學到相應的歷史知識,進而有效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發展,現如今科學技術進步飛速,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應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在開展家國情懷歷史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同教材內容相關的視頻以及圖片等內容,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這部分知識內容,進而提升歷史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這一課程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向學生播放同抗日戰爭相關的圖片、音頻等資料,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此部分歷史知識,讓高中生能夠充分體會到戰爭的無情以及我國人民抗日的決心。自此過程中,歷史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先輩抗日英雄的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從而促進祖國的發展[2]。
2.在歷史故事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
家國情懷教育具有一定的綜合性,且需要長期開展此項教育活動,僅僅依靠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因此,歷史教師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家國情懷教育的效果,就需要在重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激發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建歷史社團,通過定期的社團活動,融入滲透家國情懷教育,配合歷史課堂上的家國情懷教育,進而達到理想的高中歷史教學目標,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高中生游戲參與性高、好奇心強的特點,定期組織學生到當地的烈士陵園或者歷史博物館等地,實地了解歷史英雄的事跡,利于教師開展家國情懷教育,提高高中歷史的教學質量。另外,歷史社團還可以組織學生去學校中的歷史教師參觀或者打掃衛生,讓學生在幫忙打掃衛生的過程中,對歷史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充分感受歷史名人的思想,間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3.創建小組合作
現階段,小組合作是最為常見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科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因此,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方法,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利于教師開展歷史教學活動。另外,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而提升高中歷史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南京大屠殺》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分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首先閱讀此章節課本內容,對教材內容有初步了解,然后在查找同此部分知識內容相關的歷史資料。在此過程中,可以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歷史資料的查找過程當中,讓學生都能夠對南京大屠殺有所了解,同時培養高中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并且有效保障學生主動完成學習任務。另外,高中生在查找同南京大屠殺內容相關資料時,還可以充分感受到戰爭的無情,并且記住歷史屈辱,進而激發高中生樹立保家衛國的思想,為壯大國家發展貢獻力量[3]。
結語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融入家國情懷教育,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讓學生具有正確的思想意識,對我國歷史發展歷程有正確的認識與了解。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的融入家國情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滲透家國情懷教育,提升高中生的愛國情感以及民族自信心。
參考文獻
[1]李波.探討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教育的途徑[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3):189-190.
[2]李秦蘇.高中歷史教學中世界意識與家國情懷的交織[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0):245.
[3]吳珍珍.豐富歷史教學手段喚醒學生“家國情懷”——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家國情懷培養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45):6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5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