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學理論應用于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價值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所謂合作,就是合力而為,協同運作之意。是人與人之間的分工協作,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亦是如此。在進一步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同時,更是要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把合作教學理論運用于高中音樂教學中,將對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教書育人的根本目的有極大幫助。
關鍵詞:合作教學理論 高中音樂 價值研究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鑒賞類的學科,一直以來就扮演著陶冶學生的情操,舒緩學生繁重的學習壓力的角色。音樂從古至今,一直都在人們的休閑娛樂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幫忙學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牢固的音樂知識,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合作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本,教師作引導,營造一種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創設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動合作,實現一種多維立體的動態教學課堂。[1]這種教學方式的引入,無疑對高中音樂教學有重大意義。
一、合作教學理論對于高中音樂教學的價值
1.符合新課程改革下音樂教學的理念
《高中音樂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的提高提出了要求,然而目前我國的高中音樂教學卻存在著種種問題,對此,可以引入合作教學理論,通過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組織形式,鞏固學生知識,訓練學生能力,熏陶學生情感。[1]藝術不僅是自我欣賞,自我鑒賞的過程,也是和別人一起,共同學習交流討論,最終領悟藝術的精髓,引入合作教學理論,組織小組合作,把一種思想和另一種思想,進行融匯貫通,把一種方法和另一種方法進行組合,趨利避害,大大的提升了學生的音樂學習和鑒賞能力,把學生對于音樂的情感激發出來,達到新課改中傳達的通過教學以及各種生動的音樂時間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2]
2.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
回溯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一味的講授,學生單純的接受,學習效率非常的低下??茖W研究表明,想要讓人記憶深刻,想要激發人的思維,就需要產生刺激。傳統的教學方法,模式呆版,流程固化,有趣的知識放到這種學習情境中,也很難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信息也越來越多元化,學生往往對于新鮮有趣的事物,懷抱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因而,教學方法也應摒棄傳統單一的教學摸式。把合作教學理論引入音樂教學中,符合當代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新奇的教學摸式中進行自我的探索,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
二、合作教學理論應用于高中音樂教學的策略
1.培養學生與學生合作學習的理念
音樂,其實也是一門語言,它通過優美的音符和動聽的旋律,進行人與人心靈之間的溝通,培養人與人之間的默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彼此之間的合作,培養學生與他人共同學習的理念,音樂的鑒賞和學習,在他人的幫助下,能從客觀條件看清自身不足,更有針對性的提高自身能力。例如:在教學和排練合唱同一首歌時,教師可以先讓全班混合一起進行合唱,讓學生自己體會此時音樂的效果,再把學生分為男生,女生;高聲部,低聲部,再進行合唱,讓學生自身對比合唱的效果。學生便能從中得到啟發,一首歌如果通過恰如其分的合作,達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能夠從中培養合作學習的理念,也能從中掌握到跟別人合作的技巧,培養了學生之間的默契,營造團結的學習氛圍。
2.優化小組合作與分工
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獨特的天賦,在學習音樂過程中,每個人的掌握能力和接受能力也不一樣,在教給學生進行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同時,如何優化小組分工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一個好的小組分工,對于學生學習音樂有事半功倍的作用,還能夠讓每一個學生發揮自身優勢,主動積極的參加到音樂的學習中,實現教學成果的大面積豐收。研究表明,混合編排對于學習困難的兒童得到更多的幫助,得到更好更多的學習策略,同時降低他們的學習焦慮。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混合編排學習小組,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得到均勻分配。從而調動課堂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第四單元“世界之光”探究欣賞和演唱各國不同題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歌曲的時候,如果把任務分配到每個學生去完成,無疑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但在層次不同的小組中,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一樣,有些人擅長唱歌,而有些人擅長收集資料,把各方面資源和能力最大限度的使用,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知識擴展和提升,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充分調動了課堂的積極性。
3.培養教師與學生合作學習的理念
新課改傳達的一項重要思想是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和輔助者,應該是最大限度的發揮自身的作用。教學的完成是教師和學習雙向努力的結果,所以在教學課程中,教師和學生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進行各自的分工,不能全部把課堂留給教師進行教解,也不能全部把課堂留給學生發揮。只有教師的備課,學生的課前準備,教師的引導,學生的積極表現,教師的評價和建議相互結合,才是一節完美的教學課堂,才是一個教于學相互促進的美好過程。例如:教學《深深的海洋》這一首歌曲時,教師在備課前,可以交待學生下去收集資料,進行自我風格的改唱。在課堂展示時,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提出自己的觀點,用專業的知識去引導學生,促進學生的改進。最后進行教學的總結,和師生的交流互動。這種方式,不僅促進了學生的自我創造能力,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學習,促進師生情感的交流。
結語
合作教學可以改善目前我國音樂教學的現狀, 能夠充分調動學生興趣, 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 實現學生音樂學習快速的進步。不僅如此,合作教學讓學生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掌握與他人進行合作,合理發揮自身優勢的技能。促進人際教往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對學生影響深遠。
參考文獻
[1]孔穎.高中音樂鑒賞課“合作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3.
[2]蔣茜.合作教學理論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6,(09):2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5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