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學音樂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音樂是小學階段教育課程的重點學科,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提升其藝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現代素質教育要求多層次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音樂教師也積極跟隨新課程改革的內容,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喜愛,幫助學生提升音樂感知能力,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音樂課程。教師要有意識地開展活動,不斷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水平,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成長。
關鍵詞:小學音樂 課堂教學 教學質量 辦法分析
在小學,作為學生音樂學習的重要節點,音樂課對于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至關重要。此外,隨著現代教育教學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深化,現代教育也需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訓,要求學生的音樂素養需要得到很大提高。本文結合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詳細分析了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瓶頸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研究了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促進最科學的教學。優化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的發展。[1]
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學生的音樂基礎不平衡,其中有更多的“音聾”。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對于這些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但是,如果過分強調培訓技能,他們就會失去學習音樂的興趣,消耗學習熱情,甚至對音樂感到厭倦。為了使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基礎上獲得個人發展,有必要為他們創造一個自由,輕松和愉快的學習氛圍,那就是進行個性化教學,比如:我把單一枯燥的發聲練習曲改成了用字母“a”、“mi”“la”等等來模仿唱網絡流行歌曲的旋律,例如:現在抖音上很火的歌曲《沙漠駱駝》,《站在草原望北京》,《清明上河圖》等等學生們喜歡的歌曲,這樣既把嗓子練好了,又提高了小學生的上課的熱情。這個方法我在五年級課堂上運用,效果很好,孩子們很喜歡。所以良好的學習氛圍使他們能夠在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同時充分利用他們的主動性。音樂課程的教學過程也是音樂實踐的過程。不同的學生對音樂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想象。教師應根據年齡特點和不同的生活經歷,建立民主與平等的和諧關系。靈活運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完成教學計劃,達到教學目的。在過去,我們專注于傳授教學知識,使用灌輸式教學,不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觀點,監禁和限制學生的思維,阻礙探索和創新。在新概念的指導下,教師應該多花時間教學,打開發現和探索的大門,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并允許創新。根據新課程的觀點,“音樂教學應該是教師和學生體驗,發現,創造,表達和欣賞音樂之美的過程。它應該適用于所有學生,而不是培養專業人士為目的,例如:我在教五年級歌曲《小白船》的課堂上我就是給了學生充分創造表達和體驗的機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為歌曲創編節奏,然后利用身邊可用學習用具為歌曲伴奏,每個學生都熱情高漲的參與了創編和伴奏。整個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中心,給了他們創造和表達的機會。而傳統的課堂教學體系以課堂為單位,根據學科教學大綱組織教材的內容,顯然學生的學科地位和獨立性是有限的,學生的探索性和創造性學習也是有限的。[2]
二、優化課堂教學活動,擴充容量
教學活動是一種復雜的信息交流活動,通過多媒體輔助,可以優化提高教學效果,摒棄落后的教學方法,突破創新,擴大補充知識容量。例如在欣賞教學中,以前總是對錄音磁帶進行剪輯,不僅費時,而且效果不理想,但電腦可以對音樂作品進行剪輯,使以前繁瑣的工作變得簡單,效果更佳。
如:教學《搖籃曲》時,利用電腦動畫,將月色朦朧安靜的的夜晚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創設了安逸的情境;又如在對學生聲音的訓練中,通過現場錄音對比欣賞的方法,提高學生對自己的聲音的直觀了解,把抽象的現象形成具體的東西,學生也就學得有趣,學得扎實了。集音、形、色、像為一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樂理教學,不僅課時容量大,而且生動形象,比起傳統的樂理教學省時增效。
三、營造良好的音樂教學氛圍
要提升小學音樂教學質量,首先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環境的吸引下,小學生將有主動學習的想法。通過這種方式,被動學習也將發展為主動學習,這對未來的音樂學習和熱情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為了給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教師應首先成為學生的朋友,與他們一起成長,以便更好地與他們交流和學習。當學生真正成為教師的合作伙伴時,他們會更愿意向教師透露自己的情感和陳述。例如:我在音樂課上給孩子們定時的喝水時間,讓他們潤潤嗓子,而且告訴他們,要少喝慢慢咽下去,不然胃會不舒服,孩子覺得老師很關心他們很親切,我還利用課堂剩余時間和他們一起嗨他們喜歡的網絡流行歌曲和跳舞,這樣孩子們把我當成他們的同齡人,很愿意和我接觸談心。融洽溫暖的課堂氛圍打造了出來。其次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例如:在引導學生欣賞我國的國粹──京劇時,由于學生聽的少、見的少,所以,他們對京劇相關知識了解并不多,于是我利用網絡舉行了一次“京劇知識知多少”的擂臺賽,同學們紛紛在網上搜尋下載相關信息在課堂上進行有獎搶答比賽。就這樣一節本十分枯燥乏味的欣賞課變得生動有趣。這種教學模式充分提供了讓學生自由表達的時間和空間。可見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使學生能積極融入音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再次給學生們創造自己動手的機會,也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例如通過樂器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藝術潛能,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作者一直倡導的學習理念是“只有通過結合手和大腦才能使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和發展”。音樂課作為培養學生藝術潛能的重要課程,也要求他們在課堂上動手合作。動手教學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樂器的幫助下,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樂的藝術和情感表達。由于小學生的強烈好奇心,他們更有可能對使用一些簡單的樂器感興趣,教師要以此為基礎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總之,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多種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音樂。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
參考文獻
[1]陳春云.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幾個途徑[J].文理導航:下旬,2016(4).
[2]徐麗羽.淺談小學音樂課的教學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6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