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上好一堂語文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人前的光鮮亮麗、萬眾矚目是需要背后的精心修飾,沉淀修煉的。對于老師來說,課堂就是舞臺。在學生的眼中,老師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孩子們是用崇拜的眼神來看老師的。語文這一門學科更是包羅萬象,什么自然的、人文的、科學的、哲學的都有。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我們要有哲學家的思辨,科學家的頭腦,小說家的想象,演員的煽情,詩人的氣質,政治家的遠見,軍事家的謀略。總之,要想完轉語文,真的太難了。但是也就因為語文豐富性和本可預測性,所以更有挑戰和探索的樂趣。
  語文是什么?葉圣陶先生解釋為“口語為語,書面為文”,葉老強調語文應該是口語和書面語并舉,聽說讀寫并重。新課標也在此基礎上對語文的解讀是: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其他學科的老師也經常反映孩子們讀不懂題目,其實這就是語文沒學好,對文字的理解較差。課標的要求和現實的情況無不標示著語文的重要性。這無形中就給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然我們也要明白,對學生語文的培養不僅要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還要重視學生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勞和諧發展。
  語文的學習不像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能對學生有一個特別客觀公正的評價,語文能力的展現是體現在很多地方,學生語文成績好不見得語文素養就好,平時課堂表現不太好的同學,語文也不見得比別人差別特別大。所以有時上完一堂課,我們也會不知道學生到底會了多少,以后遇到類似的題目會嗎?所以語文老師可能是最不踏實的吧。語文的學習是一個慢功夫,任何的速成都是不現實的,只有把它濃縮在一堂堂語文課中,那么如何設計一堂課和執教一堂課呢?首先,我們要先明確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么。
  那么我們又如何設計一堂課呢?
  要想設計一堂好課,我們必須對所教內容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要吃透教材,找準訓練點,找準合適的學法,對教材內容進行加工在創造。運用恰當的語言把課堂內容和能力訓練有機的融合在就起。
  一、教學目標的設計
  課堂目標是一堂課的出發點,以是一堂課結果的呈現,我們所做的活動都要圍繞課堂目標開展。根據不同的課型和文體,目標又有所不同。
  語文課型有閱讀課、自瀆課、教讀課、寫作課、復習課、習題課等。文體有小說類、散文類、議論文類、說明文類、古詩文類、寓言類、童話類、戲劇類等。文體不同,所制定目標也就不同。如小說類則一般從能復述小說的情節并用自己的話概括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能說出小說刻畫的主要人物并分析人物形象。能找出人物描寫的方法并說出其作用。能說出環境描寫的作用。能找出小說在某篇布局上的巧妙之處。能賞析小說語言表達的妙處。能分析小說夸張、對比、諷刺等手法。能結合個人閱讀和生活體驗,理解作品主題的時代意義。能結合實際說出讀完小說的啟迪和感受。所以我們一定要熟悉新課標從而準確的制定出學習目標。
  二、組織教學
  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創造過程,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教學對象的差異性決定教師絕不能采用一種絕對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組織課堂教學,教師應營造一種課堂氛圍,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以學生的認知基礎為切入點,挖掘學生的興趣從而讓課堂順利開展。課堂應該是有序而緊湊,充實而高效,民主而和諧。
  三、課堂教學
 ?。?)導入的設計和運用。導入決定著一堂課的成敗。語文課的導入主要有情景導入、問題導入、故事導入、圖片音頻導入、情感導入等。我們要根據所講內容選擇。如在講《時間的腳印》一文中這樣導入:同學們說說我們都用什么來記錄時間呢?這一問題一下子就激起了學生的表現欲,同學們根據自已的生活認知紛紛回答,有手表、時鐘、沙漏、日歷等,孩子們情緒調動了,這就是成功的一步。導入時間有要過長,以1——2分鐘為宜。不要出現導入過難,脫離實際的現象。
 ?。?)自學指導、合作探究的設計和操作。自學指導、合作探究的設計其實就是一個學習新知的過程,要求在學生自我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基礎上進行教師指導。
  (3)題目的設置。題目的設置要圍繞教學目標展開,設計要有層次性和梯度性。包括基礎知識的設置,一般就課本中出現的重點字詞,設置的原則是:易考、易錯。不是要求多,而是要求精。不要給學生加重不必要的記憶負擔。操作時盡量讓學生動手做,張口讀,保證在課堂上學生可以掌握百分之八十以上。另一部分則是圍繞課本內容設計的題目,也就是整體感知部分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理念”中指出“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在第四學段(7-9年級)也要求“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
  具體操作要注意以下幾點:①不要操之過急,一定要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要想在課堂上利用三五分鐘時間完成預定任務決非輕易之舉。有時候由于沒有保證學生整體感知的充裕時間,誦讀不夠,揣摩不夠,體味不夠,課堂只成為教師和少數尖子生的對話,而大多數學生則成了臺下的觀眾,學生的主體地位無從體現。②切記放任學生自學。這一部分雖說是學生個體化閱讀,但也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導和自學反饋,否則只會變成一個形式。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文中標畫,批注,在本子上寫一寫。③自學部分的展示并非學生根據導學案自學題目答出就迅速的進入下一環節,而是仍然需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從課文整體的角度去理解課文的情節,課文的脈絡,課文中的人物,課文中的事件等?!雹芎献魈骄坎糠忠嬲寣W生去思考,去談論,而不是僅僅只是一種形式,那怕一節課沒有完成教學設計,也要讓學生去討論,而不能匆匆而過。當然,不見得每一堂課都要有合作探究的部分??傊?,在語文課堂中我們要運用朗讀、提問、討論、概括、復述、品評、賞析、改寫等方法或手段,將學生深深地帶進全篇課文之中,讓他們從頭至尾地閱讀課文,反復認真地咀嚼課文,品味出美,品味出感覺。
 ?。?)當堂訓練的設計和操作。本階段是檢驗學習效果,提升學生信心的一個環節。這一環節的設置可圍繞本課的一個訓練點或幾個訓練點展開,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可以進行書面訓練的也可以進行口頭的訓練,題目要精心準備,有針對性,必須體現本課的重點,不要要求過多,難易結合。在操作時一定要給學生時間做,而且要真的當成考試,學生也很期待自己的學習效果。學生邊做教師邊巡視,以中、差生為我們的觀察點從而檢驗一堂課的效果。不必題題都講,遵循個別錯的個別講,典型錯題集中講。
  課堂小節在一堂課中起了一個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學到的方法,學習的感悟,總結的規律??梢宰寣W生自己說一說。或者以填空題的形式讓學生填一填都可以。提升部分則是為了讓本節課起到一個舉一反三,知識遷移的目的??梢酝扑]類似的文章進行對比式閱讀,也可以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思考。在操作時不是讓學生念一念我們PPT上的文字就了事的。
  當然,一堂課的好壞不僅體現在課堂的設計上,也要看執教者的水平。在集體備課后,高水平的老師課堂處處都是精彩,他們談笑風生,潤物無聲,知識在巧妙的引導水到渠成,在輕松的氛圍中就完成了知識的講授,孩子學得輕松,學得踏實。低水平的老師則上課感覺生澀,不順暢,缺少靈活性。學生學的費勁,學得膚淺。所以,老師除了要學會備課外,更要進行其他的學習。
  總之,語文課堂無論如何演繹,我們作為教師都要鍛煉自己,我們追求的不僅是教師教的精彩,更要學生學的精彩。多研究學生,多了解學情,多換位思考,多學習探索,多充實自己,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活起來,讓我們的教學生涯舒暢起來,讓我們成為教學成績一流、講課一流的優秀教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58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