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怎樣上好一堂病理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246-02
  病理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結局和轉歸的醫學基礎學科。病理學學習目的是掌握疾病的本質和發生發展的規律,為疾病的診治和預防提供理論基礎[1]。在臨床中又是疾病診斷最可靠的依據。因此是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不可或缺的橋梁學科。但是病理學內容繁多、知識比較抽象不容易記憶,學生上病理課時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記憶不扎實。因此怎樣上好一堂病理課對每一位病理教師都是至關重要的。筆者從事病理教學十八年,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體會總結了上好病理學課的“六個要”。
  一要端正目的
  身為一名病理教師要熱愛教學,要發自內心的想教給學生知識和學習方法。教師是一門學科的引路人。學生在學一門新課程的時候猶如一張白紙一樣。有的時候真的是因為一位老師而喜歡上了一門課,甚至也因為一位老師而討厭一門課程。舉個例子,大家在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時會不會感覺很枯燥?但是大家在評價復旦大學的陳果老師的課時是這么說的:“老師把課講得這么美,當她的學生很幸福!”。我想大家都想做一位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吧。那就首先得有對學生的喜愛。不把授課當成一項晉級之前湊學時數的任務去做,而是真心的熱愛教育、熱愛學生!
  二要準備充分
  有句話說的好:“給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師的知識儲備要從深度、寬度不斷通過學習、讀書而提高。
  從深度上病理教師要做到“三個熟悉”:熟悉大綱、熟悉教材、熟悉學生。
  教學大綱是學科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教學大綱明確規定本門課程在專業教學計劃中的地位和作用,確定本門課程教學的基本任務和要求,依據學科的知識系統與有關先行課、后繼課之間的聯系,確定各章、節的基本內容、重點和難點,并能反映出本學科的新成就和學科發展的方向。教學目標設計已成為教育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2]。在每堂課教學之前首先把今天所講課的大綱要求(重點,難點)交待給學生。我曾經課間問學生之前幾個老師比較喜歡哪個老師講課的問題。學生回答喜歡男老師。原因是男老師每堂課上課之前都把當堂課的重點及難點先羅列出來。學生們在課下復習的時候感覺很容易。思路非常清晰。所以從老師的角度可能會覺得在講課的過程中已經強調甚至已經標注的重點及難點,可是從學生的角度更喜歡這樣簡明扼要的綱領。更有利于學生課后的復習及總結。
  熟悉教材是上好課的前提。熟悉教材并不是把內容背的滾瓜爛熟。而是在心里要把每章每節課的重點、難點串成線,就像思維導圖一樣印在腦子里。這樣可以根據不同的課時要求、軌道要求、學生的要求可以拉長講,也可以縮短講。可以把一本很厚的書概括為一頁講稿,也可以把一頁講稿演繹成一本厚厚的書[3]。
  熟悉學生是上好課的必要條件。根據不同的軌道,同樣一門課的講法是不同的。比如臨床專業的學生之前學過了《組織與胚胎學》了,病理教師在給她們上課的時候講病理變化,學生就易于接受。同樣的病理變化給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講,因為她們之前沒學過組胚,她們聽著就像天書一樣。因此病理教師的大忌就是準備同樣的PPT,不管什么軌道的學生都照本宣科。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從寬度上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學科前沿、熱點、段子。教師熟悉了教材,怎樣能根據不同軌道學生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這就靠我們平時的積累啦!平時上網,看書,聽新聞。凡是跟病理有關的國內外大事、網絡上的熱點、科研的新進展,甚至時下流行的網絡詞匯都應該記在教案里。這樣才會使課堂不乏味,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拉近和學生的距離。
  三要豐富手段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病理教師可以通過“設懸念,舉案例”等方式進行導課。導課的目的是要集中學生注意力,明確思維方向,激發學習興趣。引起學生求知欲望,為整個教學過程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學生注意力在課堂開始十到十五分鐘后呈下降趨勢,這個時候教師要注意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改善教學效果[4]。可以采取一些小變化,比如應用一些吸引眼球的視頻、夸張的圖片、或者一些有利于講解的副板書。副板書可以是思維導圖的形式、可以是畫圖講解的形式、也可以是兩者對比比較的形式。有些老師說:“我又不是專業學美術的,我畫出來的圖能有教科書上的圖好么?”其實不是這樣的,畫圖只是為了加深學生理解和記憶的方法。老師畫的簡筆圖或者是可愛的圖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教師也可以用課堂小測驗、小案例等延長學生的注意力時間、測試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學生是不是已經掌握了。形式可以是在每講完一個內容有個教學自檢,還可以安排在課堂小結時給一個小案例。
  四要授之以漁
  古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病理教師可以將自己的學習方法交給學生。比如怎樣記住兩兩對比的表格。我在上學的時候自己用畫圖法記憶良惡性潰瘍的鑒別、常見的癌前病變、胃癌的十六組淋巴結轉移途徑等。現在上課的時候我也將我自創的記憶方法教給學生。一方面有利于學生記憶這一類的知識點,一方面還可以拉近跟學生的距離。
  五要勇于創新
  不能墨守成規,要敢于突破、富于變化。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學生采用不同教學方法。比如面對護理學專業的學生,多講一些疾病的護理可能他們會更感興趣。我們在七年制和臨床專業還開展了“理論-實驗-討論一體化”病理學教學改革模式[5],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要演唱會模式
  為什么大家喜歡花錢去聽演唱會,而不是在家自己聽歌呢?因為演唱會互動性更強,氣氛更熱烈,置身其中會熱血沸騰!我們聽到的演唱者說的最多的話是:“后面的朋友你們好嗎?”,或者“大家一起來!”,亦或演唱者把麥克直接遞給了觀眾讓她接歌詞的下半句!教師講課時也應該開啟演唱會模式,隨時互動。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試想我們上課的時候也說:“后面的同學們聽明白了么?”,或者回顧什么是化膿性炎癥的內容時也說:“什么是化膿性炎癥呀?大家一起說……”,或者注意到哪個同學在作“低頭族”看手機,主動走到他身邊強調一下剛才所講過的重點內容。但這個時候盡量不要提問他。因為處在溜號狀態的學生答不出來問題會很尷尬,也會影響到他接下來學習的狀態。總之,病理教師要善于隨機應變,根據學生的狀態及時調整語速、語調,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
  以上是我個人對怎樣上好一堂病理課的幾點體會。真正的好的病理老師是靠自己知識底蘊及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啟發學生思維跟著教師的思維走。這樣才能上好一堂病理課。
  參考文獻:
  [1]步宏,李一雷.病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
  [2]王延玲等.論教學目標設計理論與實踐的應用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2004,01:136-141.
  [3]陳武哲.淺談高校教師怎樣上好一堂課[J].現代經濟信息.2009,(14):284.
  [4]燕彩蓉,萬燕.高校課堂“低頭族”解決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6(03):5-7.
  [5]張磊,賀巖,佟丹丹,金銀姬,金曉明.病理PBL實驗課教學的改革體會[J].基礎醫學教育.2015(5):400-402.
  作者簡介:
  張磊,哈爾濱醫科大學病理教研室,教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0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