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設計中的“偽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任何行業都需要設計,任何設計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設計與創新相輔相成,共同催生新的事物。創新設計者通過發揮創造力構思,設計出具有科學性、創造性、新穎性及實用成果性的產品。由于當今時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設計產品也朝著科技化和創新型的方向靠攏,越來越多的產品被設計者披上科技創新的外衣。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創新產品被貼上了無用設計和過度設計的標簽,更有一些產品打著高科技的旗號大肆宣傳,但產品自身與科學技術毫無關聯??茖W還是偽科學?創新還是偽創新?本文對設計產品中的偽創新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設計;偽創新;過度設計;無用設計
  創新,是當前非常流行的一個詞語。國家在走創新型發展道路,企業在不斷強化創新,“十三五”規劃中也將創新放在五大發展理念的核心位置。從國家到城市,從企業到個人,任何領域都在創新。在生活中,我們對創新一詞理解較為寬泛,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叫創新,想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叫創新。所以,設計出別人沒有做過的產品,就是創新設計。其實在設計領域,創新是相對固定的,它是介于“改良設計”與“概念設計”之間的設計活動。創新設計這種實踐活動充分發揮設計者的創造力,利用人類已有的相關科技成果進行創新構思,設計出具有科學性、創造性、新穎性以及實用性的產品。創新設計是創新理念與設計實踐的結合,隨著社會科學技術和文化的多元化發展,設計也逐步多元化。所以,創新設計既是設計的本質要求,同時也是時代的要求。創新設計將用戶需求作為出發點,以滿足用戶需要為目的挖掘產品的功能,賦予老產品新的功能和新的用途。從成本設計理念的角度來看,創新設計采用新材料、新方法、新技術,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但是,并不是新的設計都屬于創新設計,也并非所有的創新設計都是全新的東西,舊的東西加入新的元素或新的結構也可以創造出新的系統。在設計創新型發展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偽創新產品也隨之產生。這些產品有的看似新穎時尚,有的打著高科技的口號來博取消費者眼球,以新的形式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這類設計以創新為名,但是沒有創新之實。這種偽創新充分暴露了一部分個人與群體急功近利、投機盜竊的心理和行為,是社會創新及社會發展的重大障礙。
  很多人常把偽創新與微創新混為一談。偽創新可以理解為作假,相比偽創新,微創新更像是改良設計,是可以創造價值的,是對現有產品和服務的改良發展。那么,如何判斷什么是創新,什么是偽創新?在筆者看來,創新和偽創新都是打破現有平衡,在產品原有基礎之上進行的改良與設計。創新找到了新的平衡點,而偽創新僅僅是打破了現有的平衡卻沒有找到新的平衡點。創新設計集合了科學性、創造性、新穎性及實用性特點,偽創新能夠做到科學性、創造性、新穎性,卻不包括實用性,即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偽創新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加入了科技或其他新的元素來強化產品賣點,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但它的創新只是相對于產品自身設計而言的,從用戶使用角度來說,可能是一種無用或過度的設計。新的東西并不代表好,舊的東西也并不代表不好,如果為了新而新,就是偽創新了。
  在如今商品琳瑯滿目、種類繁雜的商場里,無論是日用品還是食品飲料,它們的用途基本都是滿足消費者的使用和食用需求。但是,用途相同的商品,其包裝、造型、顏色、價格都不相同。各類商品喧賓奪主,利用各種新奇、時尚的元素爭搶消費者注意。例如,一瓶飲料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提升自身競爭力,從包裝、顏色、口味等方面進行創新設計,從而達到激發消費者購買欲望的效果。有些品牌甚至將瓶身設計得千奇百怪,用大膽夸張的包裝和配色去凸顯產品特色。十幾年以前,筆者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國內某果汁行業知名品牌生產了一款包裝新奇可愛、極具趣味性和創意性的兒童果汁飲料,這款果汁在塑料瓶上加入了當前流行的卡通人物形象,瓶蓋上有一個立體的卡通玩偶。這款飲料憑借著新奇的造型,在短時間內銷售量激增,成了各類超市的熱銷商品,廣受小朋友們的喜愛。然而,這款果汁的價格卻不低,褪去新穎可愛的包裝,這款果汁和其他同類飲料毫無區別,價格卻是其他同類飲料的好幾倍。很多消費者買它的目的并不是喝果汁,而是被它新穎的包裝吸引。說它是一款果汁,它又更像一款玩具,更大的價值是玩或者收藏。當作飲料購買會覺得它價格太高,當作玩具購買又存在安全隱患,作為收藏品又沒有地方擺放。在筆者看來,這款果汁不是一個理性消費品。一款普通的蔬果汁,憑借抓人眼球的外包裝就將價格提升數倍,這樣定位的產品能夠帶來多少客戶?又能夠培養多少客戶群?無論是好喝還是好玩,或是收藏,筆者認為沒有多少人會因為它的外包裝去再次購買,更別說消費者持續購買了。而購買了這款商品的消費者,在喝完里面的果汁后,又能將這個有趣的瓶子保存多久呢?這又造成了資源浪費的問題。如今都在倡導綠色消費,我們的消費也越來越趨向理性化,既然是創新設計,為什么不對自己的本行業進行創新呢?為什么不生產出更加好喝、健康的果汁呢?這種新包裝看似在創新,實質上是一種過度且無用的偽創新,這也是這款果汁如今銷聲匿跡的主要原因。除了食品行業,其他領域也能看到偽創新的身影。前兩年,國內一個休閑服飾品牌推出了一款名為“音樂潮服”的創新型衛衣,這款衛衣的“創新點”就是將衛衣與耳機結合。將服裝與耳機功能相結合的服飾確實非常新穎,這款服飾的定位就是滿足隨時隨地都要聽音樂的消費群體的需求。不得不說,這種需求也是一種偽需求,服裝滿足了用戶保暖時尚的需求,耳機滿足用戶在公共場合聽音樂的需求,但是“音樂潮服”同時滿足兩種需求確實有些沒必要。試想一下,一個酷愛音樂、隨時隨地都要聽音樂的人,又怎么會使用衣服上配的耳機呢?這樣的創新看上去方便了一些,可是在洗衣服的時候還要將耳機從衣服上拆卸下來,衣服晾干后再裝上使用,這樣的過度設計并沒有達到方便用戶的效果,反而會使人覺得累贅。市面上這樣的偽創新比比皆是,不少商家為了強化產品賣點,故意樹立個性,彰顯產品自身的新鮮感和時尚感。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養生意識也逐漸增強,酵素食品近幾年來備受各類消費者青睞。酵素多是果蔬酵素的簡稱,是水果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發酵之后被提取出來的一種含生活活性物質的液體,酵素的功效主要是減肥清脂,排毒潤腸,適宜便秘者和醉酒者食用。由于這種物質能夠清理腸道,不少商家抓住了這個好機會。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食品打著添加酵素的旗號宣傳,酵素的功能被無限擴大,就連洗面奶、洗衣粉也通過添加酵素來提升自身特色,實現產品效用最大化。酵素瞬間被宣傳成了具有潔面、瘦臉等莫須有功能的秘密武器。這就是一種通過添加流行元素來制造噱頭、夸大產品功效的虛假創新。現在很多城市公共設施建設為了符合人性化設計,在公交站牌上加入了盲文,這種站牌比普通站牌低一些,不銹鋼材質的面板上刻著盲文,目的是傳播關愛殘疾人的理念,方便盲人乘車出行。美國設計理論家帕帕奈克曾在《為真實的世界設計》中提到,設計應考慮為殘疾人服務,盲人站牌這個新的設計雖然做到了人性化,但是能真正為盲人服務嗎?不少人在網絡上提出質疑:盲人怎么能知道這是盲人站牌呢?即便知道了,他們又怎么能運用盲人站牌乘坐公交車呢?北京的一名視覺殘障人士表示:這種盲文站牌還不如直接問站臺上的督導員有效呢。很多視覺殘障人士也都希望未來能夠出現具備語音功能的公交站牌。筆者認為這種看似人性化的設計的確需要再加強和改進,因為它并沒有做到真正為滿足殘疾人的需要而設計。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發展迅猛,越來越多的品牌抓住了高科技的萬能法衣,用科學技術來炒作賣點,認為只要在產品中加入高科技就是絕對的創新了,這是一個高科技的誤區。從前兩年清洗果蔬的果蔬清洗機,到最近流行的破壁料理機,從臭氧技術到納米技術,無一不是用科技這個法寶吸引消費者購買。洗臉是每人每天都要做的事,從最早的清水洗臉到香皂洗臉,再到市面上出現各種各樣的潔面產品,有美白、控油、祛痘等不同功效,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要。電動潔面儀是近幾年興起的潔面產品,也叫作洗臉刷,它利用超聲波原理讓洗臉刷上的細毛震動,從而達到高效無刺激的清潔效果。但是這種洗臉刷并沒有風靡太久就被另一種高科技產物取代,即目前非常火爆的硅膠洗臉儀——一款運用高頻振動來清洗毛孔的潔面儀器?!懊糠昼?000次的垂直振動,攜帶方便,八檔速度調節,清理毛孔深層污垢,硅膠軟刷頭可以永久使用。清潔皮膚,深層凈化毛孔、提亮膚色、淡化皺紋……”看了這段洗臉儀的廣告介紹,對于這樣一個高科技全能型產品,你是不是也想購買呢?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商家以高科技為切入點進行創新設計和改良換代,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用全新的營銷方式改變著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和使用習慣,促進各類高科技產品的產生以及生活方式復雜化、高科技化。洗臉儀、導入儀、蒸臉儀等高科技產品的不斷出現,真正滿足人們真正的需求了嗎?這類產品的推廣與發展背后,往往隱藏著偽科學和偽創新以及潛在的傷害。例如,不斷更新換代的電子產品,每一次創新都會出現不少新的功能,我們的日用品、廚房用品等也都在朝著智能化和科技化的方向發展,功能越來越高級,越來越復雜,然而我們真正能運用到的卻沒有多少。一名國外的設計師為貧困國家及地區設計了一個能夠過濾水中雜質的高科技盛水儀器,因為那些地方的人每天只能喝河水維持生命,可是這樣貧困的人又怎么買得起一個高科技的凈水器呢?這類產品的設計并沒有滿足人們的需求,反而增加了負擔。與其說它是一個為人的需要而設計的產品,不如說它是一個為設計而去設計的產品。
  在消費社會里,設計的目的是滿足人們的需求。但是需求是可以制造出來的,需求是會騙人的。原本低技術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卻被商家繞彎子想方設法與高技術結合在一起來達到創新的目的。這不是創新設計,而是為了創新而創新,為了設計而設計。真正的創新設計,首先是發現產品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是創造性地解決這些問題。設計的首要目的就是讓人使用,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而不是為了銷售而設計。很多商品僅僅依靠個性與差異去設計,這是沒有人性基礎的創新,是人為的偽創新。同樣,矯揉造作的過度設計并不會讓產品看上去更高級,而是更加冗雜。設計師千方百計設計了這些幾乎用不上或者非常小眾的功能,為了突出新鮮感和時尚感而故意制造噱頭來吸引消費者,樹立個性與特色,卻忽視了消費者最基本的使用需求,也違背了設計的目的與初衷。
  參考文獻:
  [1] 柳冠中.設計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維克多·帕帕奈克.為真實的世界設計[M].周波,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 田明明.現代設計“創新性”的探究[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
  [4] 柳冠中.創新的悖論——“制造型工業經濟”的文化現象[J].裝飾,2007(12).
  [5] 張明君.機械產品快速創新設計及其關鍵技術的研究[J].中國科技投資,2016(3).
  [6] 新京報.警惕各類“偽創新”產品渾水摸魚[DB/OL]. 2018.
  作者簡介:齊志恒(1993—),男,陜西西安人,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62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