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眾所周知,在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中,實踐教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的目的在于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以及應用能力,進而全方面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實踐教學作為培養高質量會計人才的關鍵環節,一直以來都深受關注。如何讓學生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實踐學習當中,更好地了解會計實踐性工作是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工作任務的重中之重。本文將就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中圖分類號]F230-4 [文獻標識碼]A
  與其他專業相比,會計是一門兼具應用型和技術型的學科。伴隨著教育教學創新與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現階段,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中,實踐教學的比重與日俱增,很多高職院校也根據自身發展需求建立了會計實訓室,與很多校外企業也建立起了合作關系,竭盡全力為會計專業學生們提供更多參與實踐學習的機會。但是,縱觀我國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筆者發現其雖然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果,但也逐漸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弊端,亟待得到解決與完善。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會計教學經驗,就高職院校如何更好地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1 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
  1.1 實訓資料的仿真性與可操作性有待提升
  根據筆者的調查與分析,發現當前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內部都建立有會計手工模擬實訓教室。但是,筆者發現學生們參與實訓過程中所使用的實訓資料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
  第一,有些學校直接將一個企業的各項會計資料全部照搬照抄過來,無論是從企業自身還是各項會計資料信息都并不具備代表性。
  第二,學生所使用的實訓資料中還有一些是由學院會計教師直接編造出來的虛假信息,根本就不具備實用性。
  第三,一些高職院校由于自身財務的局限性,雖然也建立了模擬實訓教師,但是,與真正的模擬實訓教師相比,無論是從硬件設施還會從軟件裝備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很難滿足學生的實際實踐需求,其必然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參與實訓的質量。
  1.2 實踐教學課時比重不合理
  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課時比重都在逐步增加,但是,從宏觀層面來看,理論教學的課時比重還是相對偏多,在很多院校中,實踐教學的比重還是沒有達到教育部規定的百分之四十。換而言之,在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理論教學還是占據著絕對主導地位。但是,這種教學比例與現階段會計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是不相匹配的,并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專業教學的廣度與深度。
  1.3 會計專業教師欠缺實踐經驗
  雖然當前高職院校一直在不斷增加雙師型教師的數量,要求專業教師不僅僅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基礎,也應該擁有相對豐富的實踐經驗,真正深入去了解實際操作,而不是繼續紙上談兵。但是,這樣直接成型的“雙師型”教師并不是很多。在現階段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隊伍中,很大比重的教師都是直接從高校畢業的畢業生,雖然基本上都考取了會計職業資格證書,但是,卻嚴重欠缺實踐經驗,在實踐教學中更多的是按照教材內容教學,照本宣科,并不能達到實踐性教學的標準與要求。
  1.4 實踐教學脫離工作實際
  筆者發現很多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都存在著與當前社會會計崗位的實際工作需求脫離的情況。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所設置的實踐性環節主要包括課堂實訓、崗位實習以及綜合實訓,等等。而這幾種實踐性環節都存在著相應的弊端:
  第一,課堂實訓
  通常情況下,課堂實訓針對的是某一特定部分的實訓內容,所以每次課堂實訓之間的內容并不具備前后連貫性,學生們并不是系統地在參與實訓,而是在零散地學習,這就會導致很多學生并不能夠連貫性地掌握實訓內容,學習的系統性就會受到影響。
  第二,崗位實習
  崗位實習通常指的是學生們利用假期或者學校安排固定時間統一到企業或者其他單位參與真正的崗位實訓。在崗位實習的過程中,學生們會根據崗位的工作安排來進行實訓,崗位需要做什么事情,完成什么任務,學生就會按照安排來完成。這樣一來,學生們并不能夠完整地完成好系統性的會計實訓任務。此外,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導致崗位實習最終流于形式,學生們分散到不同單位、不同崗位,實習指導教師的精力遠遠達不到指導所有學生的標準,最終只能是學生們自行實習、自行學習,遇到的一些問題也因為不能及時溝通和解決而停滯在那里。
  第三,綜合實訓
  很多高職院校會將綜合實訓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其實,綜合實訓對于會計專業學生而言,是提高他們綜合素養的關鍵階段,但是,因為在最后一個學期,學生們即將面臨著畢業,一邊要完成畢業論文,一邊又要開始尋找工作,所以,這段時間學生們的精力很容易被分散,導致綜合實訓的效果遠不如預期那般理想。
  1.5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優化舉措分析
  1.5.1 完善實訓資料,提高實訓資料的系統性
  在學習階段,學生們很少有機會真正參與上崗實習,即使在假期參與實習,更多的也是一個階段性的學習和了解,并不能夠真正接觸到崗位實質性工作內容。因此,模擬實訓便成為了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重要方式。而在模擬實訓中,學生們所使用的實訓資料更是成為了模擬實訓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
  因此,必須要完善模式實訓所使用的實訓資料,全面提高實訓資料的系統性。筆者建議,各高職院??梢猿闪iT的實訓資料研究與制定小組,并安排小組成員隨時進入到實際工作崗位來完成實習任務,真正切身去感受崗位工作的內容與氛圍。在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基礎之后再根據最新的相關會計制度與法規確定學生們的實訓內容,保證學生們參與實訓的先進性與實時性,使得學生們在畢業步入工作崗位時能夠學以致用。   1.5.2 建立并健全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
  目前,高職院校建立校內實訓基地主要是建立與會計工作相關的各種實訓室,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好教學項目、實訓任務,方便教師們更好地講述案例。但是,實訓基地的效用遠不止于此,因此,筆者建議高職院校還要進一步健全實訓基地:
  第一,引進和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借助計算機技術生成一個模擬公司,將會計工作內容真實化,具體到每一個工作環節,讓學生們真正產生參與到公司會計工作的感受,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模擬層面。
  第二,學??梢猿浞掷脟一蛘弋數氐膬灮輻l件,盡力爭取一些辦公場所和資金補助。
  第三,學??梢耘c當地公司聯系,邀請公司財務部門進駐學校進行辦公。這樣學生們便可以隨時參觀以及真正參與會計崗位工作,學習和了解企業憑證、賬簿、報表和報稅的全過程。
  1.5.3 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要想提高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教師是最核心的力量之一。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積極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高職院??梢詮囊韵聝蓚€方面來著手:
  第一,開辟教師選拔的綠色通道
  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高學歷并不能夠成為決定教學質量的唯一因素。因此,筆者建議高職院校在招聘教師時不應該過分強調高校畢業生這一點,而是可以開辟一條綠色通道,邀請一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會計人才進入到高校任職,由他們負責實踐類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們感受到一種新鮮的教學方式。
  第二,合理安排教師參與崗位實訓
  會計專業專職教師不應該只會教學,只懂得紙上談兵。他們需要在不斷擴充和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多接觸和了解到一些崗位實際工作,并且要具備處理崗位實際工作的能力,這樣才能夠稱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會計專業教師。
  基于此,高職院校應該根據自身教師隊伍的實際情況,建立起完善的專業教師業務培養制度。要求所有教師都必須要定期完成一定時間段的業務培訓任務。諸如,學??梢园才沤處焸冚喠飨缕髽I,在一定時間段內到會計服務一線從事會計服務工作,在實踐中去積累經驗,將積累到的經驗反饋到課堂教學中,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2 結語
  綜上所述,實踐教學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實踐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會計專業畢業生的競爭力。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進一步創新、優化與完善實踐教學的形式,全力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豐壯麗,陳蘭林.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調查研究——基于5所高職院校的問卷調查[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7(05).
  [2] 祖國峰.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探索與研究[J].中國市場,2017(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460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