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樹木盆景的工廠化生產技術與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樹木盆景是當今盛行的盆景玩法之一。它用盆小巧(20cm以下),構思精細,造型精美,點綴居室,平添生活情趣,陶冶生活情操。本文通過對微型樹木盆景綜合價值的論述和制作微型樹木盆景方法的探究,提出了進行微型樹木盆景工廠化生產的措施及發展策略。
[關鍵詞]微型樹木盆景;工廠化生產;技術
[中圖分類號]F326.1 [文獻標識碼]A
從中國樹木盆景的各流派特方便、價格適中、觀賞價值高而深受大眾喜愛,并日漸呈產銷二旺及產業化、種養趨勢。所以,研究與開發微型樹木盆景工廠化生產技術與產業化在當前新發展之點分析,海派在微型盆景的歷史與創作上有其特殊的地位。由于其小巧精致時代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與助力“三農”的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工作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與深遠的意義。
1 微型樹木盆景的工廠化生產技術
1.1 樹種選擇與來源
適宜制作這類盆景的材料很多。一般以上盆易活、易造型、耐修剪、盤根錯節、枝粗葉細、姿態優美、花果艷麗、壽命長者為佳。如五針松、小葉羅漢松、黑松、真柏、六月雪、三角楓、對節白蠟、迎春花等為多見,尤其以三角楓、黑松、真柏最為普遍。
微型樹木盆景的植物素材主要來源于自殖育苗、采掘樹樁和市場購買三個方面。自殖育苗可采用播種、扦插、壓條、嫁接等繁殖方法取得樹苗,進行自幼培養,造型比較自由,樹木枝干的粗細比較勻稱,但費時較長;后者從山野挖取或進行市場購買,多年的樹樁因材處理,進行培育加工,可以大為縮短時間,常常還可選到形態自然優美、古雅樸拙的老樁,制作成盆景佳品。
從產業化培育與生態保護的角度出發來分析素材取得來言,應立足于通過“自繁育苗”較為恰當,并具備現實意義。
1.2 自繁育苗與造型
1.2.1 自繁育苗
一般常采用播種、嫁接、扦插、壓條、分株等方法。不同種類的植物由于其不同的特性、各地不同的生態條件與產業化發展的要求不同等原因,所采用的植物素材與相應的方法就應有所不同,如:黑松、三角楓常用播種法;真柏、五針松常用嫁接法;小葉羅漢松、六月雪、對節白蠟常用扦插法;迎春花、海棠常用壓條方法以取得最初的樹坯材料。當然,絕大多數的樹材也可用多種方法靈活或同時運用,以起到短時間內獲得較多材料的較大的自坯效果。
由于不同樹種的自繁方法的多樣性及復雜性,根據生產實踐經驗,以“三角楓”為例進行自繁育苗與等造型創作的選擇性闡述。
自幼培養的三角楓樹苗,經2-3月的播種發芽與后一階段的生長,直至當年11月,地徑就能達到0.5cm左右,所在當年的冬季與次年的樹體春發前就可進行加工造型,其間特別小的也可延遲到第二年此時造型。造型方式主要有自由式創作法與規格化造型法二種,前一種方式可根據作者的創作意向來隨機造型,可謂形式多樣,造型各異,變化多端,無相同之成品。而后者創作法可作為工廠化生產之形式,創作者變成操作者,采用同一種造型模具進行統一操作,最后產生的作品其規格都是一樣的。
1.2.2 造型
微型樹木盆景加工造型的手段主要有蟠扎:通過棕絲、麻皮或金屬絲等攀扎材料,將樹木枝干彎曲成各種形狀,一般以在休眠期進行為宜。具體操作時要根據枝干的軟硬程度與長度來選用合適的金屬絲纏繞枝干,再把枝干彎成所需要的形態。用金屬絲纏繞時必須緊貼樹皮,疏密適度,繞的方向以和枝干直徑成45°角為宜,經過1~2年后樹干基本定型,才可去掉金屬絲。對那些不必要的雜亂枝條,應截短或除去。此法主要適于松柏類為主。修剪:通過枝干的修剪,去除多余部分,保留其精華,以使樹形美觀,這是此類盆景造型的另一種主要手段,它的作用主要是有削弱、矮化、改變樹形的功能,它主要運用于雜木類。然而在具體的造型創作實踐中,是要求創作者細微中見功夫。要“意在筆先”,胸中備古木之形。制作前要對各種樹木的姿態、習性等了如指掌。造型要高度概括,按照樹干的特征,適當地作些畫龍點睛的加工, 使之疏密有致,層次分明。二者兼用,以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至于微型樹木盆景的造型形式,一般是根據樹體主干進行造型,可有“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臥干式、臨水式、懸崖式、枯干式、游龍式、雙干式、三干式、叢林式、象形式、風吹式、垂枝式、枯梢式、附石式等型式,此種型式在自由性創作中可靈活運用,但在規格化操作中因存在較大的隨意性致于規格的不達標而變得謹慎使用,換成相對較統一的型式模具來進行統一的造型創作。就目前實踐工作中,主要是針對三角楓的微型盆景工廠化的模具化型式,主要有:斜干式、懸崖式二種型式的各三種規格的模具,綜合效果來看,情況良好。
微型盆景的樹木枝葉,一般也不宜過繁,應以簡練流暢為主,以達到形神兼備,而顯示其自然美,故需經常修剪。攀扎枝條時,決不是單 純追求曲曲彎彎的形式,而應順著樹干的原有特征,來設計畫面,然 后適當地作畫龍點睛式的加工,令其形成天趣藝術形態。在設計造型中,布局要有所側重,或左虛右實,或右虛左實,使枝叢能給人以疏 密有序、錯落有致的感覺。 根系裸根處理微型盆景(尤其是指上盆盆景),由于盆域極微, 盆中植株雖然經過藝術造型,樹姿具有一定藝術形式美,但畢竟干細、枝纖,為使其完美,可考慮將部分根系裸露,以彌補盆石上的細小樹 干的虛弱,增加樹勢的古蒼態勢。一般可在定植時將根頸部位根系直 接挖起,或稍稍超越盆面,并用泥土壅培著,經受日常澆水和雨水沖刷,逐步裸露出根系,形成根盤屈曲、蒼古入畫的意境。
除了對主干、枝葉、根系進行處理外,有必要時還可對樹木的花、果等諸組織或器官進行修整,以達到統一、協調與和諧的效果。
1.3 上盆
對已經初步培育與造型的樹坯,要進行栽種上盆。所以,上盆時首先要選好盆與土,造型優美的樹木,只有配上大小適中、款式相配、質地相宜的盆缽,才能成為完美的盆景藝術。盆的形狀、大小、色澤須和樹體相配。一般情況下,高深筒盆,適合于懸崖式;橢圓或淺長方形盆,宜栽直干或斜干式;圓形盆可配置低矮盤曲植物;多角形淺盆,宜栽高干式。盆的質地對于觀賞和栽種植物都有一定的影響。松柏類一般宜用紫砂陶盆;雜木類一般多用釉陶盆;觀花、觀果類宜用瓦盆培養,利于開花結果,觀賞時再外加瓷盆或釉陶盆。此 外,盆架也應與花盆形態色彩協調,融合成完整的藝術結構。 古人鑒賞盆栽藝術有“一樹二盆三花架”的名言。樹木的位置確定后,即將事先篩好的培養土放入盆內,樹木栽種好后,即可澆水。 微型樹木盆景中也常用山石與樹木布置,這是我國盆景藝術的一種獨特造景手法。在一盆松柏盆景中,配置一些山石,會使盈尺之樹,顯出參天之勢。在懸崖式的盆景中,放置尖削的峰石于根際,就仿佛樹木生長在懸崖絕壁之上。盆景有山石點綴,就增添了詩情畫意和自然趣味。
1.4 養護
微型樹木盆景的養護尤其需要周到細致。盆土宜經常保持濕潤,要見干見濕,或用盆浸法灌水。盛夏置于蔭處,用細孔噴壺往植株上噴水,保持濕潤環境。生長期間要薄肥勤施,一般每10天左右施一次??捎贸浞指斓亩癸炈?、蹄片水等。亦可施用全元素復合化肥,施肥方法最好也用盆浸法。
經過第一年的播種育苗、第二年的模具化造型定干與上盆、第三年的片層制作與養護,那么在第四年就會有一批具有工廠化規格型式的微型樹木盆景創作成功。經實踐,效果良好。
1.5 工廠化生產的思考
在具有相同規格與型式的樹木微型盆景的工廠化生產中,要不斷研究適用樹種的選擇與相應繁育、造型技術的開發;要不斷研究產品四季的延續性、產品線上線下的商品性直至外貿出口的無菌性。這樣,可以適合產品的多樣性與延續性,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各種需求及工廠化生產的延續性。
2 微型樹木盆景的前景分析
2.1 作為生產者,它所追求的目標無非是所生產的產品具有較低的生產成本,較短的生產周期
如果發展微型樹木盆景,其生產的原料來源主要是自行培育原料苗,可向各地苗圃收購滯銷的適宜制作盆景的苗木或收購的廢棄料和邊角料,所以,生產原料成本較低。生產微型盆景的周期比大中型盆景短得多,一般為1-3年即可成品出售。
2.2 作為消費者,對自己所消費的產品要求是物美價廉,攜帶方便,此外還要求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具有良好的消費服務
微型樹木盆景具備藝術品美觀高雅的特質,價位基本都在百元至幾百余元之間,相對于成千上萬元價位的中型、大型盆景來說可謂是價廉物美;而其體型小、重量輕的特點又使它攜帶變得更容易。小型及微型盆景的特點使它不僅成為辦公場所及家居內外的裝飾觀賞品,而且是人們探親訪友、喜宴慶典的高雅禮品,更是人們外出度假旅游最有意義的紀念品,在養護管理方面,小型及微型盆景也較大中型盆景容易得多。因前者的植株都處在幼齡期,生長旺盛,抗病力強,肥水稍加注意即可生長良好。發展微型樹木盆景生產,兼具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其技術可行,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 劉金海.盆景與插花技藝.21世紀農業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
[2] 林三和.掌上盆景微型盆景制作與養護[M].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49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