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工廠化大棚育秧技術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水稻工廠化育秧是利用現代農業裝備進行集約化育秧的生產方式,通過水稻工廠化育秧培育出的秧苗均勻、健壯、整齊,為水稻機械化栽插提供規格化、標準化秧苗。該項技術可以減輕勞動強度,是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關鍵環節,對于提高水稻產量及品質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水稻;工廠化;育秧技術
水稻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勞動力老齡化,水稻種植勞動力短缺現象已十分突出,水稻生產迫切需要工廠化育秧技術,以減輕水稻種植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水稻種植效率。本地區水稻種植主要采用育秧移栽技術為主。由于水稻機插秧技術逐步走向成熟,目前已經全面推廣適合機插秧的工廠化育秧技術。水稻工廠化育秧是在人工控制水、肥、土、溫、濕、氣等條件下,給種子和秧苗提供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培育的秧苗均勻、健壯、整齊。該技術具有科技含量高,生產規模大,育秧成本低,秧苗質量好,節種省工等優點,深受種植戶的歡迎。現將水稻機插工廠化育秧技術總結如下。
1水稻工廠化育秧的特點
?、倌軌蛱崆皩崿F育秧和插秧,大大地提高了水稻增產潛力,在時間和積溫上保障了水稻穩產高產是水稻生產技術上的一大突破;②一般不傷根傷苗,無返青期,分蘗成穗數高,體現育秧機械化技術的優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水平;③能實現精量播種,給秧苗生長發育提供了有利條件;④便于監控,管理簡單,培育質量好的秧苗;⑤提高了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不但能實現機械化育秧過程,也有利于水稻移栽、管理、收獲實現機械化,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育秧專業化、商品化,有利于實現農業生產轉型,促進農村經營模式優化和產業化發展。
2水稻工廠化育秧技術實施要點
2.1床土的選擇與配制
2.1.1預先采集苗床土
選取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土質疏松,肥力偏中上,干濕適宜的菜園土作為苗床土和蓋種土。在早春農閑時完成取土,天氣晴好及土堆水分適宜時,按每畝栽插大田約100kg床土,另配15~25kg蓋種土準備。選好后對苗床土進行過篩精選,除去石子、枯枝爛葉等雜物。要求苗床土顆粒細碎,顆粒直徑2.5mm以下。
2.1.2苗床土倍肥及消毒
土壤肥力不足時,苗床土摻秧苗專用肥并拌均,可以提高苗床土養分,有利于秧苗的生長。旱育秧一般摻10~15g/盤。但蓋種土不能添加秧苗專用肥和其它肥料。其次對苗床土和蓋種土進行消毒,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800倍水溶液于播種前噴濕苗床土和蓋種土1次,防治立枯病。
2.2育秧盤準備
水稻工廠化機插育秧一般使用28emx58em硬盤,每667m2大田按20~22盤育秧,可循環使用多次。秧盤提前擺放在播種生產線一~側便于提取使用。
2.3適時適量播種
選擇適宜當地機插的優質稻品種,種子的凈度、水分、發芽率3項指標須達到國家標準。秧盤育秧養分的來源以及光照條件受到一定限制,秧齡彈性相對較小,需根據品種的特征特性和機插秧特性合理安排播種期。播種前將種子晾曬1~2天,然后用用強氯精浸種消毒,再進行破胸催芽,露白后即可播種。
采用自動育秧生產線播種,水稻育秧流水線作業流程是:裝土→播種→撒水→覆土→疊盤。裝土,在秧盤內鋪裝已配制好的床土底土厚約2.5cm。播種,雜交稻播種量控制在70~90g/盤,常規稻播種量90~110g/盤;覆土蓋種,均勻播種后覆蓋預留的蓋種土,覆土厚度0.5~lem,以蓋沒種子為宜,不能高出盤面。
2.4疊盤及催芽
播種完疊盤,溫度低時,疊盤要高一些,可疊40盤,并把所有的苗盤整齊堆放在一起,用塑料薄膜覆蓋,2~3d后觀察中,上層的苗盤的稻芽露出土面時,就可以轉移到薄膜大棚擺盤。
2.5大棚秧苗管理
2.5.1水分管理
出苗階段的土壤含水量要達80%以上,保持盤土一直處于濕潤狀態。出苗后至2葉期前保盤土含水量達35%~40%。由于棚內溫度較高,盤土水分蒸發量大,因此每天要多次噴水。播后晴天每天噴水4~5次,上午噴水2次,下午噴水3次,陰天每天噴水2~3次,上午噴水1次、下午噴水2次,保持盤土濕潤。每次噴水都要使秧盤開始滲水,盤土水分飽和為止。
2.5.2施肥管理
2葉包心時看苗施肥,葉片淡黃褪綠的秧苗,施尿素4kg/667m2;葉色較正常,施尿素3kg/667m2。插秧前2~3d施“送嫁肥”,施尿素5kg/667m'。
2.5.3溫度管理
采用塑料薄膜大棚育苗,須重點防止高溫危害,進行通風換氣,可降溫調濕、煉苗。出苗階段以閉棚為主,根據需要適當通風換氣。如遇高溫情況,應打開大棚兩側,進行通風換氣降溫,到傍晚關閉通風口,最低溫度不低于109C。出苗后棚內的溫度要控制在22~25C,最高不超過28C。插秧前要根據天氣及棚內溫度情況,進行通風揭膜煉苗。
2.5.4病蟲害防治
立枯病是育秧階段需重點防治的病害,一旦受到水稻立枯病為害,會造成秧苗均勻度和整齊度差,秧苗弱小,缺苗嚴重。立枯病防治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800倍水溶液于播種前噴濕苗床土和蓋種土,進行消毒;在秧苗1葉包心至2葉包心,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800倍水溶液進行葉面噴施,防治1~2次。在蟲害防治上,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物理防治即在每個大棚放置2臺太陽能滅蟲燈;化學防治即在插秧前2~3d噴“送嫁藥”,每667m2用“福戈”8g和“三環唑”100g對水40kg進行噴施。
2.6適時移栽
機插秧既要控制秧齡也要控制苗高,秧齡控制在25d左右,苗高控制在15em,嚴防超齡移栽。
[參考文獻]
[1]石礦躍,李必忠,方書亮,等.工廠化撒直播水稻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4(24).
[2]康佩章,張瑞根.機插水稻的生育特性與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6(08).
[3]孟元元.水稻工廠化大棚育秧機械設備研究及發展[J].農機化,2016(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8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