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泰興市水稻商品化育秧及機插秧落實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總結泰興市水稻商品化育秧及機插秧落實措施,包括實施內容、考核指標、計劃進度、組織方式與運行管理和保障措施,以期為水稻商品化育秧機插提供參考。
  關鍵詞    水稻;商品化育秧;機插;落實措施;江蘇泰興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0-0053-02
  泰興市現有耕地面積逾7.33萬hm2,水稻是泰興市種植面積最大、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常年水稻種植面積4.13萬hm2左右。實踐表明,機插秧具有節約用種、節約秧池、降低勞動強度等優點[1-2],但機插秧育秧是個難題,分戶育秧容易出現死苗、出苗不齊、秧苗素質較差等問題,影響了機插秧的進一步推廣。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實施機插秧集中育秧,以利于培育壯秧,提高秧苗素質,為高產高效奠定基礎。
  2018年在政府行政推進和上級部門的支持下,全市商品化集中育供秧秧池面積86.33 hm2,按1∶90的比例計算,機插秧栽插面積7 773.33 hm2。
  1    實施內容
  1.1    總體規劃
  一是建設水稻商品化育供秧秧池面積115.53 hm2,以0.53 hm2集中秧池作為1個點計算,擬建設216個育供秧示范點,推廣機插秧大田面積1.04萬hm2;二是整合其他涉農項目資金,資金重點用于育秧、麥秸稈還田、機插等支出;三是加強農業專業化服務體系建設,培養和壯大育秧、農機等專業化服務組織,實現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和集約化經營;四是促進水稻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1.2    總體要求
  一是通過項目實施,提高項目區育秧、大田耕翻及機插作業質量,改善其生產條件,減少水、電、藥、肥和用工等成本的投入,提高機械化種植水平和土地利用率。二是推廣配套的農業生產專業化服務,達到節本降耗、提高效益的目的。三是通過新技術、新品種、新材料、新機械的推廣應用,提高泰興市水稻綜合生產能力,促進水稻生產可持續發展。
  1.3    主要推廣技術
  2018年1月10—14日,對張橋、元竹、曲霞、虹橋等鄉鎮的育秧情況進行走訪調查,以上鄉鎮的水稻育秧技術模式主要有3種,分別是全基質加無紡布育秧、半基質半營養土加無紡布育秧、營養土拌壯秧劑加無紡布育秧。育秧大戶反映,全基質育秧成本高且育出的秧苗盤根能力差;半基質半營養土育秧成本一般,育出的秧苗盤根能力強;營養土拌壯秧劑育秧成本較低且育出的秧苗素質較好。
  1.3.1    營養土育秧技術。①育秧準備。一是營養土準備,一般大田備營養細土1 500~1 800 kg/hm2;二是營養土培肥,每100 kg細土勻拌600 g機插秧專用壯秧劑;三是秧田準備,選擇相對集中、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塊作秧田,秧、大田比例為1∶90;四是塑盤準備,大田備軟盤375~450張/hm2;五是種子準備,大田備常規粳稻45.0~52.5 kg/hm2。②播期確定。播期按秧齡15~20 d適齡移栽來確定,掌握“寧可田等秧,切莫秧等田”原則,一般于5月20—25日集中播種。在適播期范圍內,還應根據農機具、勞力和灌溉等生產條件實施分期播種(每臺插秧機以3.33 hm2為一個播期,播期間隔2~3 d),確保每批次播種均能適齡移栽。③播種操作程序。一是鋪盤:將軟盤沿秧板長度方向并排對放,盤間緊密鋪放,鋪盤結束后,秧板四周加泥封好軟盤橫邊,保證規格。二是鋪土:將床土均勻平整地鋪放在軟盤內,底土厚度控制在2.0~2.5 cm。三是噴水:均勻噴灑使底土水分飽和。四是播種:一般每盤播干種120~150 g,濕種150~180 g。五是蓋土:種子播好后立即蓋土,蓋土厚度3~5 mm,以看不見芽谷為宜。六是蓋布:播后要覆蓋無紡布,控溫保濕促齊苗[3]。④秧田管理。一是科學管水:三葉一心期前,保持床土濕潤,一般床土不發白不澆水,如底水未澆透,可適當澆水;三葉一心期后保持平墑水;移栽前2~3 d澆1次透水,以利于卷秧盤。二是看苗施肥:床土培肥的可不施斷奶肥,床土未培肥及苗瘦的秧苗斷奶肥于一葉一心期建立淺水層后,秧池田用尿素75 kg/hm2(約合每盤用尿素2 g)兌水7 500 kg/hm2,于傍晚秧苗葉片吐水時澆施;在栽插前2~3 d施好送嫁肥,秧池撒施尿素75 kg/hm2,施后用少量清水淋灑1遍。三是適時揭布:一般在移栽前2~3 d揭去無紡布,但苗床溫度持續超過28 ℃時應撤去無紡布。四是防病治蟲:無紡布覆蓋,苗期一般無病蟲害,無需噴藥,但揭去無紡布后要注意防治灰飛虱[4]。
  1.3.2    半基質半營養土育秧技術。①基質營養土準備。大田準備基質750 L/hm2、營養土750 kg/hm2,另備未培肥過篩細土作蓋籽土。②基質營養土處理。在使用基質前,要將基質拌勻使其蓬松,并與營養土、壯秧劑充分混合,一般50 L基質、50 kg營養土勻拌600 g機插秧專用壯秧劑。③播種程序。將勻拌后的基質營養土裝入秧盤,刮平,保持2.0~2.5 cm厚度,無需鎮壓。每盤播干種120~150 g、濕種150~180 g,力求播種均勻,一般保持種子數不少于3粒/cm2,不可漏播和重復播種。澆足底水,以水不流出盤底孔為原則,注意要用噴壺少量、輕澆、澆透。不可大水沖刷,以免沖跑種子、淋失基質中的養分,造成出苗不齊和秧苗長勢不均。澆足底水后,再輕撒未培肥過篩細土,刮平并去除多余細土,保持厚度0.5 cm[5]。④秧田管理。使用半基質半營養土育秧的秧田期一般不再施肥,其他管理措施參照營養土育秧技術。   1.4    實施地點及面積
  實施地點在張橋、曲霞、廣陵、珊瑚、黃橋、分界、元竹、新街、河失、濟川街道、根思、宣堡、濱江、虹橋等14個鄉鎮,其中濟川街道辦、張橋、曲霞、元竹、分界、珊瑚、黃橋等7個鄉鎮建設秧池面積10 hm2以上,廣陵、河失、根思、濱江、新街、虹橋6個鄉鎮建設秧池面積3.3 hm2以上,宣堡鎮建設秧池面積2.9 hm2
  2    考核指標
  一是各實施鄉鎮秧池面積及供秧規模不得低于表1中規定的面積及規模。每個示范區域單個秧池集中連片面積不低于0.33 hm2。集中連片區域內秧池品種統一,栽插到大田的品種同樣要求統一。二是實施區服務組織管理規范,必須達到“五有”要求:即有合法的組織機構,有健全的章程制度,有嚴格的服務規范,有專業的服務人員,有較強的服務能力。合作社或服務組織與農戶要簽訂育供秧、耕翻及機插合同。三是實施區以“一推四普及”(推廣優良品種、普及精確定量栽培、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普及病蟲害綜合防治、普及機械化種植)為重點,著力開展農業專業化服務,具體包括機械化服務、病蟲專業化防治服務、塑盤育秧、生物農藥及高效低毒低殘留新型農藥應用、秸稈還田及綜合利用和肥水專業化統一管理。積極推廣育秧新技術、新材料、新機械。四是實施區最終產量水平要高于大面積生產3%以上。
  3    計劃進度
  3.1    籌備階段
  由市財政局和市農業委員會成立全程社會化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對項目進行調研和設計論證,確定實施地點,進行項目實施動員,組織協調開展各項準備工作。各實施鄉鎮成立好合作組織聯社,規劃落實好實施區域,明確各類專業合作組織實施主體,參與實施的專業化服務組織與農戶簽訂好育秧、耕翻及機插合同。
  3.2    實施階段
  項目領導小組組織專家到實施鄉鎮開展循環技術講座,重點開展水稻機插育秧操作規程培訓、機插秧栽插及大田管理技術等。各實施鄉鎮開展集中育秧工作,組織技術人員對各育秧點實行蹲點指導,及時解決育秧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各實施鄉鎮重點開展好秸稈還田、機插等工作。在項目實施中,項目領導小組進行階段式績效評估,確保技術到位、政策落實。
  3.3    考核驗收階段
  商品化集中育供秧及機插秧社會化服務的考核工作由市財政局、市農業委員會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共同負責??己蓑炇辗?個階段,秧池、機耕及機插驗收時間初定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一查秧池是否集中連片,折實面積不低于計劃面積,采用GPS定位的方法實地測量;二查示范點品種是否統一;三查集中育秧區是否采用基質、無紡布等新型育秧材料;四查合作組織管理是否規范,看賬冊、票據、實物是否真實,是否與農戶簽訂育供秧合同。
  3.4    總結階段
  項目實施績效評估與工作總結,遴選先進典型,總結完善項目運作機制,自下而上逐級形成總結報告,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項目實施情況。
  4    組織方式、運行管理與保障措施
  4.1    組織方式
  本項目的主管部門為泰興市財政局,實施單位為各鄉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實施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如下:一是項目的規劃和論證,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二是技術指導和培訓,在生產各個關鍵時期,組織專家深入項目區開展現場技術指導和咨詢;三是項目檢查與驗收,對項目補貼資金進行檢查、監督,對各鄉鎮的示范基地進行督查、考核和評比。
  4.2    運行管理
  項目運行管理采取“鄉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的模式,每個實施鄉鎮均由專業合作組織具體負責商品化育秧及機插秧的實際操作,主要職責是實現集中連片商品化育秧,為周邊農戶提供健壯秧苗。
  4.3    資金使用管理
  本項目申請財政補助資金780萬元,補助資金主要用于塑盤、無紡布、基質、壯秧營養劑等育秧材料補貼和秸稈還田作業補貼。本項目資金由市財政局設立專賬,按照??顚S玫囊髮嵭袌筚~制。
  5    參考文獻
  [1] 羅小敏,郭鳳,陳松柏.重慶市水稻商品化育秧發展現狀及對策[J].南方農業,2018,12(7):8-11.
  [2] 鄒應斌,黃敏,周清明.推進雜交水稻商品化育秧的思考[J].作物研究,2018,32(5):429-430.
  [3] 覃明周.水稻育秧新技術[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4] 樊樹平,董家勝,陳冬梅,等.實施水稻商品化育秧工程 加快黃淮稻區優質米發展[J].中國稻米,2002(3):38-39.
  [5] 鐘加龍,顧明柯.張家港市水稻商品化育秧工廠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農業信息,2013(17):213-214
  .收稿日期   2019-02-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02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