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探究性的學習作為應用最廣泛的教學方式,具有高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比如能夠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等。將探究性學習應用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可以產生明顯的效果,為學生進行生物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加快了發展的步伐。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高中生物;教育教學;運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123-02
面對不斷發展的新時代,文化建設不斷進步,對于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教師來說,只有不斷的進行創新,更改教育方式,才能達到要求,保證教學質量。而通過老師不斷的努力,發現探究性學習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快更好的幫助,能夠幫助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并對于掌握的知識進行運用,解決學習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特點
1.主動性。
探究性學習通過對學生進行鍛煉,使學生能夠具有自主的發現問題,并進行創新的一種精神,通過對這種能力的鍛煉,使學生在日常生活在中,可以做到發現生活中的一些知識,從而達到自主學習、并對學習產生興趣。同時也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通過討論收獲更多的知識,也使得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友好和諧。
2.合作性。
探究性學習主要是同學與老師之間的合作,通過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使學生與老師交流更加密切,能夠有效地促進雙方之間的合作。如果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什么問題,就可以向老師詢問,老師也能及時地進行解答,使學生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這個環境中茁壯成長。
3.實踐性。
探究性學習是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的一項教學,主要是實踐性比較強,而高中生物課程的內容正好是依靠實驗為主的一門教學,主要就是讓學生進行實驗,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從實驗中得到知識,而探究性學習正好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也使得高中生物教學的質量得到了提高。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實際運用
1.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課本上的知識,對學生提出一些延伸性的問題,將這些問題交給學生回答,通過學生對于這些問題的思考,引起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與此同時,老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存在的不同認知程度進行不同的提問,了解每個學生不同的知識掌握情況,讓學生在自己擅長的地方進行展現,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的問題,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趣味性。
2.創設問題情景。
高中的生物知識大部分需要學生進行實驗,從實驗中得出結論。而課本上的知識又是來源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學生單純的在教室里進行接受不夠全面,所以老師需要為學生創造條件,老師可以在教學中,創設問題情景,通在實際情況中,提出一些符合實際、實用的問題進行解答,老師通過生活結合問題,選擇具有趣味性的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更加熟練地進行思考,從多個方面進行切入,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情景,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也不會覺得乏味,并鍛煉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道路上,不斷地發現新的問題。
3.通過實驗解決問題。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可以在實驗前首先讓學生了解相關的知識,制定實驗報告,詳細地羅列出實驗的名稱、實驗的目的、實驗猜想、實驗的方法與步驟,要求學生在進入實驗之前便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不是在實驗中模糊地進行。如果能帶著問題和詳細的方法進行實驗,不僅提高了學生進行實驗的效率,也使學生在實驗中對于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老師在實驗前通過適當的指導,為學生提供參考資料,比如,書籍、網站、報刊等等。教給學生在實驗前應該準備資料的各種方法,讓學生在更短的時間里,更加清楚明了地熟悉實驗的步驟,準備好在實驗前應該熟悉的資料,這不僅僅是為了這次的實驗,而是為了學生在每一次實驗前都能夠更好地進行實驗準備的一種方法。老師也可以將學生劃分為相應人員的一個個小組,通過小組中不同的分工,多方面的進行資料的收集,從眾多資料中選擇最具有價值的資料,在實驗報告中也可以由多為同學共同商議,共同完善實驗步驟和實驗猜想。
4.通過實驗得出結論。
通過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學生在經過老師的檢查后,確定前期準備、實驗報告準確無誤后就可以進行實驗,在實驗中觀察實驗最后的成果,通過對比實驗的猜想,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而在學生通過實驗得到結論后,老師要檢驗學生對于實驗的步驟和實驗的方法是否熟練地掌握,對于得出的結論是否是學生自行得出的并對于結論確認是否正確。最后,老師需要幫助學生對于本次實驗獲得的知識進行轉化,將理解到的知識進一步深化,將其轉化為相應的能力,使其能夠進行應用。
5.實驗后多交流。
學生在每次進行實驗以后都需要交流與評價,通過交流與評價使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拉近,有效的溝通使老師可以更加及時地了解到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可以使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在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通過交接實驗的步驟、方法,加深了印象,更加清晰已經掌握額知識,也讓其他的學生從多方面了解到實驗的內容,豐富了知識面。老師也可以讓學生評價他人的發言,通過對于他人的評價,不僅使學生動腦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也可以指正學生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更正知識的盲區。只有在相互的提問中才能更有效地發現問題,改正問題,提高自身的能力。
6.多認同少批評。
對于學生在實驗中得到的結論,要多給學生以肯定,少批評,方法要得當。學生得到鼓舞,發現了其中的樂趣,有了繼續學習的動力,才能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所以老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進步提出表揚等方式,使學生建立對于學習的自信心,有了這種自信心,才能更快更好地進行提高。
總之,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素養,也可以使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在生物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切合實際,合理運用探究性學習,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進行課堂學習,貫徹落實新時代發展觀,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羅承林.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面臨的困難及對策[J].生物技術世界,2014(4).
[2]李紅艷.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反思[J].中國校外教育,2013(16).
[3]張彩霞.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如何開展探究性學習[J].學周刊,2014(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990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