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學理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劉浩
【摘 要】我們常說的“綠色化學”是指在日常的實驗過程中或者產品生產時將產生的有害物質盡可能地降低,以此來保護我們身邊環境的新型化學理念。而如何在高中課堂滲透綠色化學理念呢?通過課堂的教學來滲透該理念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其在未來的生活中將綠色化學理念應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本文將立足高中化學的日常教學,以此為基礎討論如何在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關鍵詞】高中化學;綠色化學;課堂滲透;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0-01
隨著世界經濟發展的不斷變化,人們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關注,“綠色化學”理念也由此提出?;瘜W作為一門與人們的生活緊密貼合的實踐學科,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最終目的還是要應用于生活。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教育方式逐漸從應試教育向著素質教育的方向轉變,這將教會學生如何將自己學到的東西更好的運用到生活中去,同時學著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將綠色化學理念通過合適的方式滲透到高中化學課堂中,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已經成為素質教育在化學課堂的有效實施。作為教師應該及時的將綠色化學理念滲透到日常課堂中的點點滴滴,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綠色環保意識。
一、通過日常授課,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首先,綠色化學理念可以通過教師平時的授課進行點滴滲透。對于廣大的化學教師來講,教材是他們進行戰斗的“武器”,當前綠色環保意識已經涉及到化學知識的方方面面,教師在日常授課時一定要抓住這些知識點,通過對知識進行合理優化滲透綠色化學理念于其中。另外,教師在授課時一定要對課本進行深入的挖掘,想方設法的將該理念植入平時的講課中。例如,在進行“原電池的應用”這一課的講解時,教師先將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講述。原電池是通過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電流的裝置,也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有效裝置。原電池工作時,正極發生還原反應,負極進行氧化反應,使得溶液中的離子和導線中的電子形成一個通路,進而產生電流的過程。這個過程看起來極為簡單,但是過程很是復雜,最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可以進行相互的轉化。這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拓展,如何將這一裝置應用在生活中呢?學生們進行相關的資料查詢,發現原電池可以作為電動汽車的發動機,這樣不但可以給汽車提供強大的動力,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能源的利用和尾氣的排放。教師在這個時候給學生講述一些汽車尾氣的污染,接著再說出新能源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進行環保意識的滲透,將綠色化學理念以一種很自然的方式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是學生充分意識到環境污染的后果,盡早的樹立環境保護意。
二、通過教學實踐,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高中化學課程作為基礎性極強的學科,更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構建自己的思想意識的重要課程,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應該及時將“綠色化學的理念”通過合適的方式傳輸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增強綠色化學理念。研究發現,高中的化學教材也有很多的關于工業生產相關的知識,在該部分知識的講解時會涉及綠色化學的滲透。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相關的實踐活動,在課后將學生帶到附近的工廠中進行實地的參觀,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并建立環境保護意識。例如,在進行“硫酸的生產”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將硫酸的生產過程為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硫鐵礦在沸騰爐經過焙燒得到含二氧化硫的煙氣,煙氣通過相關設備的凈化后,進入干燥塔用濃硫酸進行干燥,干燥好的煙氣進入轉化器在催化作用下與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硫,最后生成的三氧化硫經過濃硫酸吸收得到成品硫酸。學生可能對這個過程的學習感到一定的困難,教師接著這個機會在課后找合適的時間帶領學生在附近的硫酸廠進行實地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課堂上不了解的地方進行詳細的講解,在實物面前學生會聽的特別認真,也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硫酸生產是產生的巨大的廢氣,以及讓人難以適應的環境。通過實踐學習不僅讓學生對相關的知識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于綠色化學的理解,讓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加強。
三、通過實驗教學,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學生從初中進入高中,漸漸的接觸到更多的實踐課程,理論知識積累的越來越多,而化學課堂中強調實踐出真知,需要學生根據課堂實驗得到相應的結論,這就需要教師合理的安排實驗課程,而在實驗課程中及時的滲透綠色化學理念,對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構建是極為有利的。首先,教師需要將綠色化學理念滲透到化學藥品的二次利用中。教師在進行化學試驗時盡可能的給學生講解化學藥品的二次回收與利用。例如,在進行“造苯實驗”時,實驗中會利用煤油和四氯化碳進行苯的提取。在苯提取完后這些萃取劑可以進行后續的處理以達到二次利用。這樣的方式就是為了盡可能的降低實驗藥品的浪費,最大程度的做到環境保護。再比如,進行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實驗室需要利用濃度為0.3mol/L的鹽酸溶液或是0.5mol/L的鹽酸溶液與濃度為0.3mol/L的氫氧化鉀溶液進行中和反應,可以看到需要兩種不同濃度的容顏進行實驗,教師在進行實驗指導時可以
讓幾個不同的班級進行鹽酸溶液的配制,這樣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節省化學藥品的使用,同時還可以減少試驗后扉頁的處理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課堂進行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不單單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與當代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完全吻合。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教學實踐又或者實驗課堂中都要及時的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理念的灌輸,最大程度的讓該理念深入到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從小就養成優良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節約的習慣。
參考文獻
[1]陳燕.基于“綠色化學理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考試周刊.2017(88):145-145.
[2]閆小龍.淺談綠色化學理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J].神州.2017(15):255-25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038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