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下初中化學“和諧教育”的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徐田田
【摘要】和諧教育與創新教育一樣,都是實現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重要方式。和諧化學教育對于提高初中生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初中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等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初中化學教師要善于構建和諧的化學教學氛圍,不斷向初中生滲透綠色理念,潛移默化地培養初中生的化學素養,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初中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化學和諧教育
和諧化學教育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利于改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滿足初中生對化學知識的不同需求,為初中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初中化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化學教育要注重課堂藝術,以創設和諧課堂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在化學課堂中如何實施和諧教育,挖掘初中生的潛力,改善初中生對化學的畏難情緒,就成為應該深刻思考的難題。對此,結合實際初中化學教學案例,通過闡述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闡述開展和諧化學教育的有效策略,真正讓初中生喜歡上化學課。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角色定位不準,師生互動缺失。在一些初中化學課堂上,化學教師對自身的定位不準確,認為教師才是課堂的主體,學生要服從教師,因此通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導致初中生不愿意參與課堂互動,也無法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還有的教師對師生互動不重視,久而久之就會降低課堂教學效率。初中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很強,若不能給學生創造施展才華的空間,學生很容易對課堂產生厭煩情緒。
2.忽略自主思考,學習興趣下降。自主學習能力是初中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但有些初中化學教師往往忽視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不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的化學教師為了趕進度,將學生化學實驗變為教師演示實驗,在演示以后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實驗結論和原理,這樣造成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降低,不敢獨立進行實驗,無法體會到化學實驗的樂趣。
3.教學脫離實際,輕視能力培養。通過學習化學能夠增進初中生對科學的理解,發展科學探究能力,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不過,有些初中化學教師教學脫離實際,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案進行授課,按照標準的參考答案輔導學生,不利于培養初中生的創新能力,同時由于沒有考慮到不同水平的學生的感受,在課堂中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還有一些化學教師為了豐富課堂氛圍,從網上下載了各種各樣的多媒體課件,直接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不過有些知識與教學實際不符,不利于學生學習。
二、開展和諧化學教育的有效策略
1.構建融洽師生關系,打好和諧基礎。師生關系是影響初中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能夠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和自覺性,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空間和時間,打造積極和諧的化學課堂。比如,在教學初中化學《溶解度》時,教學重點是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曲線,知道溫度對一些固體物質的影響。傳統教學模式通常是先把溶解度的概念直接灌輸給學生,而學生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沒有深入理解,不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我在教學中創新了教學方式,先讓學生觀察兩種鹽的溶解性大小,活躍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思考制約鹽的溶解性的條件,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然后在講解溶解度曲線的時候,我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通過討論和交流畫出各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并選派學生到講臺進行板演。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可以提出一些探究性問題,當學生回答不正確時,不要直接指出,可以轉換一個方式,如“你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你再想一想,是不是有更好的辦法?!边@樣初中生感受到了教師的關愛,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教師教學才能有的放矢。
2.活用教材充實課堂,鞏固和諧陣地?;瘜W教材是學生學習化學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師教學的依托。在日常教學中,化學教師必須要活用教材,真正挖掘教材隱含的資源,進一步拓寬初中生的學習能力,更好地理解教材。比如,講初中化學《氧氣》時,教學的重點是掌握氧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了解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教學時,首先通過大屏幕為學生播放介紹氧氣用途的視頻資料,引導初中生從熟悉的生活走進課堂。然后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加深對氧氣的了解,逐步學會區分氧氣和空氣,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接下來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課堂小實驗,如“氧氣是否易溶于水”實驗,“鋁加熱后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的現象”實驗,“硫在空氣中和純氧中反應的現象”實驗等,在師生配合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最后教師組織學生完成教材中的習題,一方面鞏固所學知識,另一方面豐富學生視野?;瘜W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拓展資料供學生課后閱讀,更加全面地發展化學思維,提高初中生知識、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素質。
3.開展科學嚴謹的實驗,加強和諧升華。初中化學教學離不開化學實驗,初中化學教師
要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和諧教育滲透到化學實驗中,開展科學、嚴謹的實驗教學,使和諧教育得到升華。比如,講初中化學《燃燒的條件》時,在開展實驗教學前,化學教師先給學生變一個“魔術”,將20毫升的濃度為95%的酒精與10毫升的清水混合到一起,將一塊棉布手絹放入其中,然后取出擰干并在酒精燈上點燃,此時手絹表面迅速燃燒起來,但是熄滅酒精燈后發現手絹并沒有燒壞。初中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來,十分認真地觀看。在接下來的實驗環節,每位學生都能夠仔細地對待實驗,有不懂的地方及時提問,掌握燃燒的條件,而且還能夠利用燃燒的條件解釋一些生活中的現象。在學習了燃燒的知識后,化學教師可以反過來提問:“課堂開始時的魔術到底怎么回事?”這時學生很快地給出答案:因為水蒸發需要吸收酒精燃燒的熱量,手帕的溫度達不到其燃燒的最低溫度。最后給學生布置一個課后思考題:為什么篝火中的木材要架空?
4.學法指導展示成果,促進和諧內化。很多初中生學習化學沒有方法,所以化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針對不同學生存在的問題給予個性化指導,使化學課堂實現真正的和諧。比如,講初中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時,這部分教學的難點是金屬活動性順序。教師首先以問題情境導入,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古代金、銀、銅、鐵的圖片,并提問:“為什么有的保留完整,而有的卻有很大的變化呢?”學生一邊思考一邊在練習本上寫下學過的化學方程式,教師可以挑選學生到講臺上進行書寫,這樣可以增強課堂效果,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金屬與氧氣的反應。然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根據小組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思考鎂、銅、鋅三種金屬的活潑性。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指導,使學生養成嚴謹的實驗態度,實驗完成后分組進行展示,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在課后自主設計一個實驗,證明活潑性Zn>Fe>Cu,發展初中生的創新精神。
三、結語
總而言之,和諧化學教育是一種新型的化學教學思想,需要初中化學教師深入學習和創新,深入理解和諧化學理念,堅持以初中生為本,讓初中生成為化學課堂的主人。同時,還要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讓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萌生智慧,主動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利.和諧教育思想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神州,2014,(15).
[2]徐祥進.探尋學生心靈密碼,奏響和諧化學教學樂章[J].新課程,2015,(6).
[3]田琪.和諧教育在中學化學課堂中的體現[J].中學教學參考,2011,(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1428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