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情境教學法是基于課程學習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等要素所轉化的一種學習場景。它不僅可以提升教學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情感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在參與情境教學的過程中能有良好的感受,有效地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教師需要將教學內容和情境巧妙地結合起來,以創新的思維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情境,從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發揮其想象力,增強英語綜合能力。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英語;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1-0030-02
引 言
現代初中英語教學更為注重對學生的實踐和運用能力的培養,但是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學生在多樣化的具體情境中檢驗和完善自身的英語技能,這種客觀要求決定了情境教學法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它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能夠進行英語知識的練習;另一方面,在生動化情境的影響下,學生可以提高學習英語的轉化度,建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觀。情境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被廣泛應用。本文則以初中英語教學為方向,探討應用情境教學法的具體策略。
一、直觀情境構建,奠定英語興趣基礎
對于當前的英語教學,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所提及,這不僅是學生樂于持久投入學習的重要精神動力,還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關鍵。因此,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首先要考慮對學生興趣的激發。通常來說,學生興趣的建立基本來自接觸事物中的良好感受,自身的多種感官得到了滿足。為此,教師要初步構建直觀的情境,即將課本中的內容以實物或者模擬的真實情境來表現,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畫面,在增強英語教學趣味性的同時,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另外,直觀化的情境最終要喚醒學生的興趣和思考意識,所以要盡可能地讓學生的各種感官都參與其中,從中獲取良好的感受,發掘英語的魅力。
以 A green world 這一內容為例,教學與環境保護相關聯,目的是讓學生借助英語知識明確保護環境的不同方法,并可以闡述怎樣才是真正綠色的生活。為此,教師要借助直觀的圖片來創設情境,運用四張圖片分別展示環境污染和綠色生活的畫面,讓學生形成直觀的視覺思維,進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四張圖片分別帶來的感受是什么?并指導學生建立對綠色生活的美好向往?;趯W生的情感生發,教師要按照這一直觀情境展開進一步的教學,讓學生具體學習保護環境的方法和英語表達方式,以深化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
二、故事情境演繹,深化英語情感體驗
故事情境教學法最大的優勢是情感性較強,且可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表現空間,讓學生以多種視角來理解英語知識,增強對英語的感性認識。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多層面、多方位地創設故事情境[1]。首先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運用生動的故事情境巧妙實現知識間的自然銜接和過渡,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將故事作為整節課的主線,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促使教學始終具有確切的方向;其次,在完成基礎的英語知識和技能教學之后,教師可以應用故事情境來考查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然后根據學生的表現適當地調整教學進度,讓學生對個人的英語能力建立清晰的認知,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
以 Films 這一課為例,學生需要了解與電影相關的英語詞匯和表達形式,并對電影工業進行討論,分享個人最喜愛的電影。那么,教師可以借此主題創設故事情境,即向學生呈現某一電影中的故事片段,讓學生初步建立起對本節課知識的宏觀認知。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電影中的故事進行深刻的探討,激發學生對相關英語知識的探究欲。除此之外,尋找本節課內容相關的動畫故事片段,引導學生對其中的場景進行模擬,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并形成深刻的感受,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
三、多媒體情境創設,豐富英語語言環境
多媒體情境教學法是順應現代社會教育的重要體現。借助于信息技術的優勢將教材內容以便捷、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動態畫面與文字融合,模擬真實的英語場景,使得整個學習的過程有多種要素的支持,既拓展了英語視野,也豐富了英語思維。但在多媒體情境的創設中,信息技術僅是一種便捷化的輔助教學工具,教師需要不斷創新,及時更新情境的形式,保證學生的英語求知欲和興趣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激發。在具體的創設過程中,教師除了結合教材知識進行情境的構建外,還可以進行資源的延伸。比如,教師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動畫、電影或者歌曲來創設情境,以此為主線來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創設英語語言環境。
以 Food and lifestyle 這一內容為例,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習與食物相關的詞匯,并運用正確的句式來表現個人的喜好。在正式進入核心知識的教學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呈現真實動態的食物場景,實現教學的熱身。具體措施是教師在多媒體上展示幾種常見的食物,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縮短他們與英語知識間的距離,同時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英語表達方式來說出對應食物的名稱。在此過程中融合進本節課的詞匯,使得學生產生困惑,進而自然過渡到詞匯的教學。
四、生活情境模擬,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素質教育的目的是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適應社會和自身發展的能力。所以初中英語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技能,確保學生可以在具體化的生活場景中靈活自如地運用所學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探究學生的真實生活以及在生活中的表現,進而在結合教材的基礎上以生活這一主題來模擬情境,引導學生練習英語知識。從本質上來說,英語是實踐性和交流性比較強的學科,其中含有大量的語法知識和單詞,這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困難之一。那么針對這種客觀狀況,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輕松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利用生活經驗來理解知識,同時將這些難以記憶和使用的語法知識融會在生活情境中,幫助學生提高理解和使用英語的效率。
以 School life 這一內容為例,在知識和技能目標上學生需要掌握重點的詞匯和句型,熟練使用形容詞比較級和最高級的構成以及使用方法,同時還需要運用恰當的語言來討論不同學校和各類學生的學校生活。從主題上來說,整個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生活具有很大的聯系,所以教師需要以此為導向,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之后,借助具體的生活化情境來進行語言技巧的應用練習,即為學生設定描述個人校園生活的語言情境,進而指導學生以個人或者小組的方式進行表達。這一方面能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另一方面豐富英語教學的過程,促使學生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加強英語口語表達水平和應用能力。
結 語
情境教學法在現代教育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因其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傳遞知識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感受,這既增強了教學效果,也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科觀,所以有其重要的應用價值。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要注重開放性和創新性,不斷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在了解教材和學生發展特征的基礎上,創設豐富多樣的英語情境,使得學生在良好的語言場景中提升個人的英語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馮丹.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5):227.
作者簡介:吳志宏(1973.11—),女,江蘇東臺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180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