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面對新的發展環境,必須及時對管理觀念和認識進行更新,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做好資產管理工作,構建起完善的內控體系,對資產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和問題進行及時防范和解決,以此來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完整。本文從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和內部控制的概念出發,就其資產管理內控體系的構建措施進行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內部控制;體系建設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在深化國有資產管理改革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關系著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同時也是行政事業單位內控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中明確提出,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健全資產內部管理制度,在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完整的同時,提升資產的使用效率。
  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與內部控制
  資產管理是對行政事業單位自身擁有且能夠支配的經濟資源進行管理、配置和使用監督,以此來保證資產的合理使用,從根本上保障國有資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有效的資產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運營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是確保資產的合理使用。資產管理能夠對單位內部的資產現狀進行評估分析,促進單位節約運行成本,提高資產使用效率;二是能夠提升資產管理水平。借助完善的管理體系,行政事業單位能夠提升資產管理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也可以提升自身的資產管理水平;三是能夠防范違規問題。借助規范化的資產管理,行政事業單位能夠提升資產使用效率和效果,保證財務資產管理的公開透明,在內部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避免個人利用管理漏洞侵吞國有資產的行為,對違規現象進行防范,為自身的長遠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內部控制主要是經由自我約束、自我評估和自我控制等措施,確保單位經營性目標的實現,不僅可以切實保障單位的資產安全透明完整,對制定的經營方針進行貫徹和落實,也能夠促進單位經濟效益的提高。內部控制可以看作是一種有效的防御手段,在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監督管理的同時,也可以對其資產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缺陷進行完善,保證良好的管控效果。將內部控制應用到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能夠推動資產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在保障國有財產安全完整的同時,確保建設服務型政府目標的順利實現,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的長遠穩定發展。
  二、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內控體系建設
  1.優化管理隊伍
  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是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工作實施的關鍵,如果人員素質不達標,資產管理內部控制也就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應該高度重視管理隊伍的建設工作,不斷提高內控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確保內部控制的順利實施,將內控管理制度的作用切實發揮出來。
  一是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應該在單位內部建立起完善的培訓機制,確保每一個內控管理人員都能夠參與到培訓中。要保證培訓機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必要的設備和資金支持,選擇現代化的培訓方式,提升培訓效果;二是應該明確人員培訓目標,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資產管理和內部控制意識進行強化,從行政事業單位本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培訓體系;三是應該做好管理人員的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在入職前培訓中,應該對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的內容和標準進行明確;在職培訓應該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創新意識,實現資產管理內控制度的優化創新。
  2.梳理管理流程
  應該明確,資產管理是一項相當復雜的工作,行政事業單位為了能夠有效履行自身職能,一般都會制定相應的資產管理制度,以管理制度的內容作為依據來對國有資產實施管理。從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確保資產安全的角度,行政事業單位還應該對資產管理的流程進行梳理,依照資產的形態做好分類工作。例如,對于固定資產,可以從驗收入庫、倉儲管理、出庫、盤點等環節進行梳理;對于貨幣資金,可以從授權審批、資金撥付、印章管理等環節進行梳理。在梳理的過程中,必須切實保障資產管理流程的合理性和規范性,在確保其能夠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同時,實現對于相關費用的有效控制,從而有效防范資產管理風險,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3.查找薄弱環節
  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的過程中,需要對資產管理的薄弱環節進行查找,通過及時有效的改進來避免資產流失的現象。就目前來看,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存在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職責不清,缺乏明確的管理部門,也沒有對資產使用和資產保管的責任進行明確,容易出現資產損毀、流失的風險;二是管理不嚴,無論是資產的領用還是發出,都缺乏嚴格的登記審批制度,也沒有開展定期盤點,可能導致賬實不符、資產流失等風險;三是沒有能夠嚴格依照相關規定,進行資產調劑、資產租借、對外投資等業務的管理,容易引發資產配備超標、資源浪費等風險;四是缺乏資產日常維護管理,部分資產存在長期閑置的情況,使用率低下且可能造成資產使用壽命的下降。
  針對這些風險,行政事業單位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查找資產管理的薄弱環節,分析風險的誘發因素,采取切實可行的內部控制措施來提升資產管理的效果。
  4.完善相關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應該立足內部控制規范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對資產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如果缺乏資產管理制度,則應該從自身的資產管理內部控制需求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體系;如果行政事業單位已經具備了相應的管理制度,但是制度缺乏完善性,需要針對其中存在的缺陷進行彌補;如果制度完善但是實施效果不佳,則需要對制度執行進行強化,確保其作用能夠切實發揮出來。當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對于資產的有效管控,引發了許多風險和問題,其主要原因往往并非是缺乏完善的制度,而是制度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很多時候都僅僅是應付相關部門的檢查。
  對此,行政事業單位應該確保資產管理的措施和方法能夠與自身的職能、規模以及工作任務等對應,確保其能夠貫穿資產配置、資產使用和資產收益管理的全過程,實現對資產相關業務的全面覆蓋,將關注的重心放在核心業務事項以及高風險領域,在機構設置、權責分配和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良好環境,將各類資產的效能切實發揮出來,提升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5.抓住關鍵環節
  其一,資產配置環節。按照資產使用情況以及自身履職需求,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制定相應的資產購置計劃,在完成可行性論證后,依照規定程序進行審批,確保各部門的共同參與。在進行資產預算編制的過程中,應該強調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在部門預算審批通過后,需要依照相應的資產配置預算嚴格執行。同時,應該做好固定資產采購、審批、驗收等環節的風險管控,以滿足單位本身資產配置的現實需求。應該做好財務資產核算工作,在完成資產購置后,需要及時建立固定資產卡片,確保其能夠與資產目錄上的信息對應,就資產的來源、驗收和使用等進行記錄,提升資產的可識別性。
  其二,資產使用管理。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對資產管理責任制度進行落實,明確資產保管、資產使用和資產維護的內部流程,落實崗位職責,強化對于固定資產的維護清查工作,定期進行維修保養,確保固定資產能夠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另外,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強化固定資產定期清查工作,確保每年至少能夠開展一次以上的全面清查,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賬實不符問題,對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追究相關部門及人員的責任,然后對問題進行處理。
  其三,資產處置環節。資產處置必須嚴格依照相關規定,做好審批工作,不能在未經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審核批準的情況下自行處置。具體來講,對于使用期滿的固定資產,應該由使用或者管理部門填寫固定資產報廢單,經授權部門審批后進行報廢清理;對于非正常報廢的固定資產,使用部門提出申請并標注報廢原因,技術部門開展技術鑒定并且依照規定程序做好審批后,才能進行報廢處理;對于擬出售或者投資轉出的固定資產,需要由相關部門提出處置申請,做好資產價值評估,然后在經過審批后,進行出售或者轉讓操作。
  三、結語
  總而言之,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在發展中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需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做好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構建起完善的資產管理內控體系,提升資產管理的有效性,在充分保證國有資產安全的情況下,提升資產的使用效率,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參考文獻
  1.趙玉云.論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中國市場,2019(14).
  2.李雪萍.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淺議.中國商論,2019(08).
  3.古遠秀.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途徑探討.財會學習,2019(14).
  4.吉琳.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中國集體經濟,2019(15).
  5.郭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做法研究.中國集體經濟,2019(14).
  6.梅淑娟.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化中的內部控制問題研究.中國市場,2019(12).
  7.王梅.如何通過加強內部控制改革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制.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5).
 ?。ㄘ熑尉庉嫞和跷凝垼?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18901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