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我國建筑施工行業取得了巨大進步,建筑施工項目數量逐年上升。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工程的使用質量,因此需要高度重視。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進行分析,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質量,可以確保建筑的整體質量。通過本文的探討,希望可以為建筑混凝土施工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1 混凝土質量在建筑工程中的相關要求
建筑工程進行施工時,要制定混凝土質量檢驗標準,使混凝土滿足強度、耐久性等要求,從而進行使用。建筑工程要保證混凝土的使用質量,需要嚴格控制原材料和施工工藝。第一,混凝土的拌合宜采用飲用水,且水質的各項指標標準如pH值、氯離子、堿含量等應符合相關規范要求。第二,要根據混凝土工程特點、所處環境條件施工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水泥品種。使用合適的水泥品種既能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又能控制好成本。第三,要嚴格控制骨料質量,好的砂石骨料才能制作出好的混凝土,對混凝土施工質量具有關鍵影響,因此必須做好檢驗。在混凝土配置過程中,要依據嚴格的比例進行,計算好材料配合比,做好相應調配,才能保證混凝土性能。
2 影響因素
2.1 綜合因素
因為混凝土結構施工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施工環節多,涉及的人員多,投入的材料也多,再加上混凝土結構施工一般都在戶外進行,而且還具有交叉施工的特點,為了確保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質量,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把人員的安全放在首位,在此基礎上,按照規范的操作標準來確保機械設備的運行,并采用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的施工方法,達到自然環境和施工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2 人員因素
目前從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人員,多數都是進程務工的農民工,他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沒有受過專業的技術培訓,使得他們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都比較淡薄,為了確?;炷两Y構的施工質量,必須要求質量管理人員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技能水平,熟練掌握混凝土結構施工的工作流程、質量標準及施工特點,并能靈活應用相關的管理方法加強對基層作業人員的管理,讓他們嚴格按照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操作標準執行。
3 混凝土準備階段的關鍵技術
3.1 混凝土的制備
在混凝土的制備過程中,首先要確保原材料的質量。例如,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因此,首先應對水泥的規格以及水泥的性能等方面進行嚴格的檢驗,確保水泥的強度符合工程的標準要求。應避免采用含有氯鹽的水泥。除此之外,還應結合工程的實際需求適當添加相應的外加劑。除水泥之外,還應注重把控粗細骨料的質量,要確保粗骨料的粒徑小于構件整體厚度的0.75倍。因此,粗骨料的粒徑通常都應小于4cm。最后,混凝土的拌制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因此也需注重把控水的質量。
3.2 混凝土的配比
在混凝土的配比過程中,應通過配比實驗來實現最佳配比。完成配比之后,要注重檢測混凝土的強度,在混凝土的強度符合建筑工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才能投入使用。
3.3 混凝土的攪拌
要結合混凝土的性質合理選擇攪拌機械。例如,在塑性混凝土的攪拌過程中,應選擇自落式攪拌機械;如果需要攪拌干硬性混凝土時,則應選擇強制式攪拌機械。不同攪拌機械具有不同的特點,只有合理選擇攪拌機械才能保障混凝土攪拌的質量。
3.4 混凝土的運輸
運輸過程會對混凝土的質量產生影響,因此,需要注重對混凝土運輸過程的管理。要確保混凝土運輸過程中不會出現離析現象。應盡量縮短運輸距離和運輸時間,因此,應在建筑工程附近對混凝土進行攪拌,縮減混凝土的運輸距離。
4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分析
4.1 混凝土振搗關鍵技術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振搗關鍵技術的掌握,直接關系著混凝土振搗效果。若采取插入式振搗的方式,要控制好移動間距,一般在振搗半徑的1.5倍以內。在輕骨料混凝土振搗過程中,一般令移動間距在振搗半徑之內,以達到良好的振搗效果。在應用振搗器的過程中,要控制好其與模板之間的距離,以振搗半徑的0.5倍作為最大范圍,并且在振搗過程中要避免與鋼筋、模板發生碰撞,否則會影響實際振搗效果。振搗器使用過程中,所摻入混凝土的深度應當控制在50mm以內,以確?;炷琳駬v施工得以規范有序進行。表面振搗器應用過程中,要控制好移動間距,結合已振搗部位實際情況,令振動器覆蓋其邊緣,從而保證表面振搗質量可靠。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對于混凝土的振搗,必須要仔細觀察模板、支架、鋼筋等具體情況,判斷其是否存在變形,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必須要及時進行處理,令混凝土澆筑構件質量可靠,能夠與建筑工程相關設計要求高度相符,這對于混凝土施工處理質量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在混凝土振搗施工中,要科學選擇振搗器,并加強其作業質量的控制。
4.2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關鍵技術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控制好卸料高度,一般不超出2m,以有效避免混凝土拌合料出現分層與離析的情況。在對豎向混凝土結構拌合物進行澆筑的過程中,實際澆筑高度應當控制在3m以內,所采用的下料澆筑方法中,以串筒和溜管等方式比較常見。以豎向結構作為施工對象,在澆筑混凝土之前,需將混凝土水泥砂漿填充于底部,厚度在50mm~100mm之間,以實際澆筑高度為依據,適當提升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通過合理調整,以確?;炷翝仓┕べ|量可靠。在振搗混凝土拌合物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模板、支架、鋼筋和預埋件的實際情況,一旦發現變形或者移動情況,則必須要及時調整,確認修好后方可繼續對混凝土進行澆筑。針對柱子與墻體連接部位的梁板,在實際澆筑過程中,需要先對柱子和墻壁進行澆筑,間隔一定時間之后,在澆筑梁板,這就能夠有效避免混凝土下沉而導致裂縫出現。
4.3 梁板澆筑技術
在梁板澆筑過程中,應結合實際的施工要求合理選擇建筑施工方案,通常情況下,在梁板澆筑過程中都會采用趕漿法。應用趕漿法,需要對完成施工的部分進行及時的檢測,在確保其質量合格之后才能開展下一階段的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應確保梁板的厚度小于鋪設的高度值,與此同時,還要保證壓實的方向與澆筑方向一致。
4.4 混凝土養護技術
混凝土的養護對混凝土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完成混凝土澆筑的半天后,需要將混凝土覆蓋嚴實,然后定時對混凝土澆水養護。通過澆水可以保證混凝土的表面處于濕潤狀態,使混凝土的表面與內部的濕度平均,避免出現裂縫現象。通常情況下,混凝土澆水養護需要持續7天左右時間。在養護過程中,一旦發現混凝土表面出現干燥情況便應立即澆水,這樣才能保障混凝土的養護效果。
5 結束語
由于我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建筑工程中引入了很多的新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藝,促進了建筑工程質量提高。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的提升,能夠為建筑工程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很多傳統建筑施工中遇到的施工困難,隨著新技術的應用已經獲得很好的解決。混凝土施工技術,是確?,F代建筑施工質量的關鍵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國賓.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9(10):193~194.
[2] 陳金強.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1):119~120.
[3] 仇文法.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J].住宅與房地產,2015(28):53+57.
[4] 樊玲玉.淺談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J].山東工業技術,2016(4):91.
[5] 繆海燕,繆德勇,蔡春春.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對策探討[J].現代裝飾(理論),2013(9):175~1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2118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