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現今,國家城市化的建設腳步越來越快,建筑建設工程越來越多,在整個建設過程中需要各個環節的相互配合,其中混凝土的澆筑是整個建筑工程建設的主題。大型高層建筑在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澆筑技術的質量要求相對較高,如果在澆筑過程中出現誤差就會使建筑結構出現條縫,將直接影響后期的使用。本文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特點及關鍵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
1 前言
在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中,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加強是一項基本的目標,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是在施工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一項基本技術,現階段混凝土施工技術還存在一些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不能有效的起到加強土建工程質量的作用。重視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十分必要,提高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平能夠有效的增強我國建筑的安全性與穩定性,使建筑的使用壽命進行顯著的增加。建筑工程作為我國現代化發展中的重要內容,提高其相關重要的技術水平對于我國未來現代化建設的完成就有積極的推動性作用。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優點
一是強度高,特別是與鋼筋合用,可以充分發揮利用兩種材料的強度,結構整體性好;二是適用面廣,可模性好,適合各種結構形式;三是耐久性、穩定性與耐火性好,使用壽命長,具有抗震、防火、防爆等防護作用,使用過程中幾乎不用維護。當然,混凝土結構也存在一些諸如自重大、抗裂性差、施工耗時、工序復雜等缺點。但就當今混凝土技術使用來看,通過采取科學的設計及施工技術,可以揚長避短,實現混凝土結構施工的良好性價比。現階段,在我國的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已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要想實現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目標,就要提高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重視程度。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問題
3.1 模板工程問題
對于混凝土的施工,在混凝土澆筑前模板組合安裝是一項十分嚴格而精細的工作,然而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基本上沒有相關模板的安裝及拆卸的防護方案設計,同時也沒能給出一些相關規范說明。在現場施工過程中對于模板的制作、拼裝及合模等等都無法做到精確,在實際運用過程當中出現了諸如變形和開縫等等情況,這些均可能導致砼澆筑出的構件出現漏漿、變形和蜂窩麻面等質量問題,使混凝土構件失去規范要求的強度性能。
3.2 混凝土澆筑和振搗問題
澆筑、振搗是混凝土施工中關鍵的環節,如果配合比不合理或者拌合時間短,以至于水泥無法進行完全的水化反映,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蜂窩麻面問題。而如果振搗過程中不充分,會對混凝土強度造成影響。因此,施工前必須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對相關材料、機械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避免對施工進度造成影響。
3.3 混凝土澆筑中溫度測量問題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溫測技術是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的重要技術要求之一,尤其現在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房屋建筑向高層發展,施工中經常使用大體積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的使用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對混凝土澆筑溫度進行有效地控制可以防止在底板產生溫度裂縫。然而混凝土在進行溫度測量的過程中必須對其各層溫度進行測量,然后根據其溫度的特性進行分析。
3.4 養護技術問題
混凝土施工結束后,還應該對澆筑完的混凝土進行養護。對混凝土進行養護的目的是實現對混凝土內部溫度進行有效控制,以此來降低其內外的溫差,使之滿足砼抗力方面的有關要求?;炷翝仓旰髴撨M行塑料布覆蓋,特別是冬季還應在塑料布基礎上進行防寒氈覆蓋,做好保濕保溫的工作,避免砼表面由于脫水產生裂縫。此外,還應該注意設置一些隔熱層,以此實現混凝土內部溫度的有效降低。
4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
4.4 混凝土拆模
在對混凝土模板進行拆除的過程中,一般來講需要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則,先對非承重部分進行拆除,最后將承重部分拆除。由于拆模時間會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形成影響,因此在把控拆模時間方面一定要結合設計要求、溫度、強度等因素去合理設計。如混凝土的強度達到一定值時,則可以將非承重部分拆除掉,此時便不會對混凝土的表面與棱角形成破壞。而承重部分一定要等到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設計標準后才可以拆除。與此同時,在拆模過程中要格外注意不得對樓層形成較大沖擊,同時要第一時間清理已拆除的支架和模板,確保施工現場的整潔。
4.1 混凝土振搗
混凝土在振搗中的技術要點首先要關注振搗器的正確選用,如果是粒徑較大的混凝土,應當選擇頻率低且振幅大的振搗器,相反則針對調整。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的振搗時間會對建筑施工質量形成影響,要想保證時間剛好合適,當我們觀察到混凝土沒有明顯氣泡冒出且表層浮現薄層水泥漿時便可停止振搗,維持混凝土平整狀態便可。
4.2 混凝土澆筑
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最關鍵的問題即冷縫問題,同時它在施工中也無法避免,對此必須要提高重視度。在混凝土澆筑中,如果混凝土澆筑不密實就會導致多種施工冷隙問題的發生。人工對混凝土進行振搗,通常分布不均勻,因而混凝土的振搗大多采用機械進行操作。在具體的施工中,混凝土振搗時間應與施工要求相吻合,施工以混凝土表面未產生浮漿及未下沉為標準。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澆筑質量進行提升,為后續工作的有效進行提供保證。
4.5 混凝土養護
在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之前,施工人員必須以制定的施工方案為基點,進行合理化的布置,動態檢測溫點布設的具體情況,采用適宜的保護混凝土的對策,有效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被損壞,明確測溫點的初始值。大體積混凝土在高層的建筑物的施工完成以后,必須還要長時間的去養護混凝土,原因就是混凝土還沒有完全的凝結,還要進行嚴格的控制混凝土的溫度,后期才可以達到混凝土內部和外部溫差降低的作用,知道混凝土完全凝結為止,如果在澆筑混凝土的時候,還要用一些布袋,或者一些草覆蓋到混凝土的表面,其原因是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被太陽曬了之后脫水的原因覆蓋這些草或者布帶的原因是就是為了隔熱,這樣就可以達到混凝土內部和外部溫差小的作用。
5 結論
總而言之,要想保障混凝土的質量以及耐久度,就需要抓緊每一個技術細節,從最開始的材料配比以及拌制到最后的保養作業,都要依據具體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技術方式進行工作。在整個施工作業中,施工團隊應當更好的協作配合,發現施工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加強管理,創新出新的方法技術,更好的完成工作作業,從而推動行業的發展和進步,為我國經濟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 劉新.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與應用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7.
[2] 李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關鍵技術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
[3] 王海見.建筑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建設中的關鍵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8.
[4] 張永振.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J].水能經濟,2017.
[5] 張杰.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建筑知識,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211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