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在建筑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各種類型的建筑工程數量逐步增多、規模逐步擴大,使得人們對建筑工程質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混凝土作為建筑工程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材料,在建筑工程整體結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炷潦┕ぜ夹g本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因素都會影響混凝土施工的整體質量,由于混凝土技術應用關系著建筑工程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必須在施工過程中做好關鍵技術的控制,避免混凝土施工不當引發各種質量與安全問題。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1  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概述
  1.1  混凝土結構含義
  混凝土結構主要包含了水、水泥、石子、砂等多種材料。從當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結構的種類通常包含素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與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等類型。作為建筑工程結構的主體,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直接決定著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因此,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必須保障施工的規范性。
  1.2  混凝土結構特性
  混凝土結構在當前建筑工程領域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極強的耐火性能、抗腐蝕性、整體性、可塑性等優勢。整體性主要指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可根據建筑工程的結構類型與特點,澆筑成為整體性結構。可塑性表明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有關施工人員可以根據工程的實際需求,進行幾何結構形式等的科學設計。再加上混凝土原材料獲取方便、整體造價較低,能有效實現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這就使得混凝土技術在工程領域應用極為廣泛。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技術的應用現狀
  經對已建建筑工程應用混凝土施工處理技術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因施工技術缺陷導致的質量問題多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混凝土麻面。混凝土麻面是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結束后,其表面會存在一些細小麻點、凹坑以及氣泡等問題。不僅會增大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還會導致孔洞密布現象出現。究其原因,成型混凝土使用的模板并未得到有效清理、模板拆除作業存在二次破壞以及未對澆水養護濕潤處理作出定義。
 ?。?)混凝土蜂窩?;炷翝仓┕ね瓿珊螅浔砻鏁霈F疏松現象。經分析,發現骨料聚集會使砂漿無法達到及時覆蓋,使骨料間因長期受空氣侵蝕影響而出現蜂窩孔穴。此問題,與澆筑混凝土施工過程骨料與砂漿間的離析、模板移位與破損帶來的漿液滲漏密切相關。
  (3)混凝土裂縫。裂縫,作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最常見的質量缺陷,經分析統計,裂縫可被分為橫向與縱向裂縫。產生原因:施工過程溫度調節所帶來的影響;養護施工并未按照既定規范;外部作用對結構造成的損傷。上述問題控制,需從施工技術入手,通過提高施工技術的處理操作效果,來強化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的作用穩定性。如此,才能滿足用戶對建筑物建設使用的安全可靠需求。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
  3.1  配比技術
  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注重施工現場的要求和施工成本,確保施工的經濟性和合理性,確定性價比較高的配合比。施工現場混凝土集料含水量和理論值差距很大,在混凝土拌和作業之前,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計算混凝土各組成部分的用量,將其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集料用量誤差一般在±2%以內,水用量誤差在±1%以內,水泥和外加劑用量誤差在±1%以內。另外,技術人員需要測量集料的實際含水量,根據選定配合比,合理調節水的摻入量,確?;炷两M成部分用量比例滿足配合比要求,提高混凝土質量。
  3.2  拌和技術
  通常情況下,確定混凝土配合比后,要進行混凝土拌和作業,技術人員要合理控制拌和時間,確保混凝土拌和的均勻性。一般情況下,冬季混凝土拌和作業需要控制在3min以內,其他季節混凝土拌和時間約2min。
  3.3  澆筑技術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普遍采用分層的施工方式對建筑結構進行混凝土澆筑,即在第一層澆筑全部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第二層的澆筑,如此反復直至澆筑完成,以保證結構的整體性,減少施工縫。在此過程中,應保證分層處理的有序性和規范性,并且在澆筑施工過程中,盡量從短邊開始,沿長邊方向逐步進行混凝土澆筑。
  3.4  振搗技術
  技術人員要合理控制振搗技術,確保混凝土攪拌的均勻性,及時排出混合料中的空氣,確保其密實性,避免出現局部混凝土缺失問題。施工單位需要適度振搗,不能出現過振、漏振問題,在振搗混凝土下沉變慢、無氣泡問題時,說明振搗到位。另外,技術人員需要根據混凝土的類型、施工實際情況,將振搗作業劃分成機具操作和人工操作2種形式,均勻地布設混凝土振搗插入點,實現上下層混凝土的融合,減少分層裂縫問題,一般振搗作業持續時間是20s,確保邊角部位振搗就位。
  3.5  養護技術
  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需要在12h以內進行養護,并定期做好表面灑水作業,針對塑性低的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實行噴霧養護模式。一般情況下,養護作業持續時間在14d以上,養護過程中必須確?;炷帘砻娴臐駶櫺?。為了避免混凝土開裂問題,技術人員需要使用濕潤的草簾和麻片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覆蓋。
  4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質量管理
  基于混凝土施工建設現狀和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要點為依據,從做好資源管理、質量管理、配比管理等多個方面,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質量管理,展開較為深入的分析。
  4.1  做好資源管理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做好施工資源管理工作,所謂施工資源指的就是施工材料,施工人員應當根據施工需求科學選擇符合標準的水泥,針對粗細骨料的參數規格與質地等,也需要加大檢查力度,避免其他雜質因管控不到位摻入其中,影響混凝土拌合與質量。同時,還需要針對水質量進行檢測,只有通過檢測后的水才能投入使用。除此之外,還需要做好施工設備的管理工作,所有在施工現場中使用的設備,都要有相關出廠證書、規格型號等,從而確保施工設備的正常運行。
  4.2  做好質量管理
  健全質量管理體系,能有效確保施工行為的規范化和施工質量。通過健全質量管理體系,還能把施工質量的責任制度落實到個人身上,促使施工人員能夠積極參與到施工中。同時,還可以把施工人員的工作績效和施工質量管理有效結合,以此來提高施工人員自身的施工質量管理意識。除此之外,還需要針對施工現場加大管理力度,通過創設專門質量檢測小組的形式,對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質量的問題進行管理,確保下一道工序能夠順利開展。
  4.3 做好配比管理
  為保證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應當對混凝土混合料的比例配比加大重視,需要把混凝土混合料的比例參數標注在攪拌現場,并且還要對混合水泥的水量進行掌握,從而確保施工工序符合建筑規范要求。若是水與水泥的混合比超過用水量的1/4,那么就會促使混合物出現泄漏現象,同時,若是嚴重的話還會對混凝土結構,以及混凝土的耐用性造成影響。因此,需要施工人員合理把握用水量,并保證混凝土配合比的水灰,也在可控范圍內,進而滿足施工要求。
  5  結束語
  在建筑工程項目中,混凝土結構是主要的結構類型,在施工過程中,為保證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有關施工人員需從混凝土施工的各個環節加以控制,尤其是要把控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的應用效果,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規范性,避免混凝土施工技術不當引發的混凝土裂縫等質量缺陷,促進建筑工程經濟與社會效益等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李國賓.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9(10):193~194.
  [2] 何志輝.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淺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6(8):175+17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20008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