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關鍵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不斷有新的建筑形式和施工技術應用建筑工程建設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應用可以大大縮短工程施工周期,減少施工過程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關鍵技術
1 引言
目前,混凝土結構構件在施工現場澆筑具有一定的優勢,但也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如環境污染。這種施工方法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施工誤差往往會導致效果欠佳。裝配式結構主要是使用工廠的生產流水線結合少量工人機械化操作方式,完成構件的工廠制作,然后在施工現場進行構件組裝。該方法施工進度較快,受外部環境和氣候影響較小。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提高了建筑質量。有利于促進建筑的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集約化和社會化,最終有利于實現建筑產業現代化。
2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優勢
2.1 預制構件設計標準化,生產精度高,施工效率快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中的立柱、墻體以及空調板等結構,均能通過工廠預制的方式進行加工,這些預制構件的設計標準統一,確保預制構件生產的標準化、規范化,提高了生產精度。預制構件完成后,運送到施工現場,需要結合施工圖紙對相應的構件進行組裝和連接,加快了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周期。
2.2 節能環保
人們的環保意識在不斷增強,各行各業都在推廣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建筑行業也同樣如此,不斷推廣綠色施工。裝配式建筑施工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綠色建筑的發展。裝配建筑采用的預制材料有效的避免的施工過程中材料的浪費,節省了原材料,為我國能源的利用帶來的新的發展形式,裝配式建筑施工明顯的減少了環境的污染,也減少了對周圍居住環境的影響,促進了建筑行業和社會和諧一致發展。
2.3 減少工程造價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還可以有效節約工程造價。裝配式混凝土構件一般在工廠內完成,施工現場只需要專業技術人才指導施工,再加上施工主要用到的機械為吊裝機械,這就極大減少了人工成本,降低人工費用支出,從而減少工程造價。裝配式混凝土施工技術還能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這為我國房屋建筑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
3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關鍵技術
3.1 NPC技術體系
NPC技術是一種利用全預制技術與疊合技術分別對豎、橫方向墻體進行處理的施工技術。通過運用全預制方法對構件填充墻、剪力墻等豎直方向的墻體進行處理,運用疊合方法對水平構件板、梁進行處理,并用插筋對相鄰的構建豎向下部構件進行連接,用金屬錨固管對上端構件進行連接,從而達到鋼筋漿錨連接的目的;在水平位置上選擇合適的位置設置現澆連接帶,并運用混凝土現澆的方法進行連接;將豎向構件的預留插筋穿插到板、梁等疊合位置,將豎向構件與水平構件連接到一起;利用鋼筋錨接頭、疊合現澆、現澆帶連接等方法將水平構件與豎向構件連接到一起。NPC技術體系相對比較完備,無論是水平方向構件,還是豎向構件均選用全預制與疊合方式,有效降低現澆梁,有效提升裝配率。在整個施工現場,施工現場會留出大量灌漿孔等現象,最大限度降低各孔位置灌漿質量。為此,在房屋建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進一步改善NPC技術體系內剪力墻的豎向連接,最大限度降低房屋建筑裝置質量,切實保證房屋建筑結構的安全性。
3.2 PC、PCF技術
PC技術主要是應用在預制混凝土構件建造方面,主要包括陽臺、樓梯、空調板、隔墻等,效果非常好。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可以有效彌補窗框滲水的缺陷,采用整體預制的方式,將裝飾、保溫、窗框與墻板連接起來,大大減少了人員施工量,確保一次性完成。PCF技術應用在預制混凝土剪力墻外墻模以及疊合樓板的預制板,在施工過程中保障了人員生命財產安全,消除存在的隱患,確保實現順利進行。同時這種技術也有不足之處,會造成材料浪費現象,對抗震設計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因為采用主體結構全現澆的方法,所以工作量較大。
3.3 疊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墻技術
將疊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墻技術運用到墻板、樓梯、樓板中,形成疊合式墻板、疊合式樓板以及預制樓板。其中,疊合式墻板由格構鋼筋與雙層預制板共同構建而成,在完成現場準備工作后,可在雙層預制板中實施混凝土澆筑處理:疊合式樓板由底板預制板與格構鋼筋共同組建而成,是一種后澆混凝土模板;格構鋼筋可運用在預制板受力鋼筋和吊點上。現如今,我國所實施的疊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墻技術尚且處于初級階段,所實施的預制構建形式較為簡單,疊合板混凝土剪力墻施工技術主要被運用到地下車庫結構建設中o
3.4 BIM技術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設計階段、構件生產階段、施工階段、碰撞檢測階段、運營維護階段都得到了廣泛應用。設計階段,利用三維建模軟件將建筑結構與模型進行對比,形成與建筑結構一致的信息化模型,為工程建設提供參考依據。構件生產階段,根據設計要求及規范標準將預制構件的參數、規格等相關信息輸入到BIM平臺中,生產廠家以此為依據,方便生產工作的進行。施工階段,將構件生產信息與BIM數據平臺進行及時、準確地反饋,保證預制構件的生產質量、力學性能、尺寸規格等都能夠滿足工程要求,提高工程質量。碰撞檢測階段,通過BIM軟件建立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單位能夠減少各專業之間的矛盾和交叉問題。運營維護階段,基于BIM技術的數據庫優勢,數據平臺能夠對工程全過程進行記錄,保證建設數據與維護數據的準確、全面。對工程維修來講,BIM技術對工程的全面記錄,為后續維修工作提供準確的參考依據,保證維修工作的順利進行。
3.5 混凝土調配技術要點
混凝土作為裝配式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種建筑材料,其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整體質量,對裝配式建筑結構穩定性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施工人員在進行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嚴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質量,并對混凝土原材料進行檢測,以確保其符合工程要求。然后嚴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調配、拌合,并對調配出的混凝土混合物進行試驗檢測,并對塌落度進行檢測,將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以確保混凝土質量符合不同部位的施工要求,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同時,調配出工程所需的混凝土用量。調配出的混凝土不宜過多,滿足當前施工需求即可,可以有效避免材料的浪費,降低工程成本。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和市場調控,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成為我國未來建筑行業發展的新趨勢。當前我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還發展不成熟,需要不斷總結研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技術,大膽創新應用實踐。建立建筑標準化的研發體系和地方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發展規劃,通過市場調節作用,響應國家對裝配式建筑政策扶持,從而有效促進我國現代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產業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沖,薛守斌,王偉.我國建筑結構裝配式施工技術的應用與展望[J].建筑技術,2018(6):6568.
[2] 段汝勝.關于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分析[J].中國住宅設施,2018(9):89.
[3] 戴祝泉.淺析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推進過程中的困難與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23):8991.
[4] 韓春楠.基于BIM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預制裝配率計算方法與應用框架研究[D].東南大學,2018.
[5] 姜泰.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的新技術應用[J].建筑施工,2018(7):6365.
[6] 田雪梅,王勝男.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關鍵技術探析[J].居舍,2018(35):7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264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