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實的梵.高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他在阿爾的一年多中,沉默寡言,很少與當地人接觸,每天獨自背著畫箱去幾公里外的地方寫生。當發生割耳朵事件后,當地人聯名給市長寫信,要求抓起這個瘋子。梵?高讓阿爾人產生了一個可笑的概念――畫畫能讓人瘋掉。
溫森特?威廉?梵?高去世時,真正喜歡他畫的人不會超過10個,那時是1890年的7月。
在巴黎郊區奧維爾小鎮為他送葬的人也不到10個,沒有請牧師,只有為他治病的伽歇醫生哭述著:溫森特永遠不會死……他是一個巨人……他是一個偉大的畫家……他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
梵?高死后六個月,始終支持并希望賣出他的畫的弟弟提奧?梵?高也在極度悲傷中去世了。后來很長一段時間,梵?高的畫仍然不被官方和公眾看好。他死后近半個世紀,梵?高這個名字才被世界公認,人們驚奇地發現他創造了一個比我們現實世界更美好、更燦爛、更單純、更能給人以慰藉的世界,在他的繪畫里,生命燃燒的光芒是如此的耀眼和溫暖。
一事無成的10年
梵?高是有理想的一個人,他自己把理想稱之為野心。
梵?高的一個伯父和一個叔叔都是古比爾公司的資深合作人和藝術品商人。16歲起,經伯父推薦他到古比爾公司工作,古比爾公司是當時歐洲最大的藝術品經營機構,總部設在巴黎,在倫敦、布魯塞爾、柏林、海牙、阿姆斯特丹都有分店。梵?高先后在海牙、倫敦和巴黎的分店工作了六年多,起初,他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出色的畫商,然而,經過幾年的學習和鍛煉,他的業績平平。21歲時失戀又導致他原本就有些偏執的性格更加怪異,經常惹怒顧客,最終被古比爾公司開除。
梵?高的第二個理想是做一個神職人員,像他的父親提奧多魯斯一樣傳遞神的福音。他的這一愿望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家人為他報考神學院投入了積極的力量,身為海軍中將的伯父把他安排在阿姆斯特丹的家里居住學習,在宗教界頗有名望的姨父幫助他聯系指導老師,梵?高每天投入16個小時的時間在學習上,他學習拉丁文和希臘文,閱讀了大量的文學藝術作品,而且把法語和英語水平掌握得與荷蘭語相當,德語也相當精通。
后來梵?高的興趣點轉移了,一年后他放棄了在阿姆斯特丹的學習,進入布魯塞爾福音傳道學校參加了三個月的培訓,在沒取得牧師資格的情況下去了比利時南部蒙斯附近的波里納日礦區,當了一名沒有工資的傳道士助理。波里納日是當時歐洲條件最差的一個老礦區。污染、瓦斯爆炸、礦井坍塌經常發生,在那里,梵?高對礦工的生存狀況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他放棄了能讓自己生活好一點的待遇,搬進礦工居住的窩棚,把自己能夠給礦工的東西全部分給了礦工,為爭取礦工的安全利益去和礦主談判。然而,他所付出的一切沒能為礦工的生存帶來任何改善,卻引起福音傳道委員會的不滿,他們認為梵?高應該引領礦工接近上帝,而不是把自己變成礦工。梵?高不僅沒有得到轉正,連最低階的牧師也沒當成。他成為礦區的一名流浪者。
也就在那時,他想當畫家的志愿被激發了,他寫信懇求已在巴黎古比爾公司工作的弟弟提奧,給他郵寄繪畫所需的資料、工具和生活費,那一年梵?高26歲。
愛上藝術等于喪失了真正的愛情
梵?高21歲在古比爾公司倫敦分店工作時,戀上了房東的女兒烏蘇拉,這段有記載的戀情應該是梵?高的初戀,他對這次戀愛充滿激情與幻想,梵?高這次單相思的戀愛在用一種唐突的求婚方式向對方表白時遭到拒絕,不死心的梵?高幾經周折,最終還是看著心戀的人與另一個男人走到一起。梵?高痛不欲生,他的自虐性格開始突顯。他的第二次戀愛依然充滿了激情,不幸的是,這次戀愛和第一次一樣,是他單相思。1881年8月,已經失去丈夫兩年的凱表姐帶著兒子來到梵?高父母當時的居住地埃頓,凱表姐是梵?高姨媽的女兒,比他大兩歲,住在阿姆斯特丹,梵?高在阿姆斯特丹學習時就喜歡這位修養較好的凱表姐,凱表姐來埃頓散心,使梵?高再次墜入愛河。然而這次更糟糕,凱表姐對梵?高向她示愛堅決回答:“不!決不!”并憤然帶著兒子離開埃頓回阿姆斯特丹了。執著的梵?高向弟弟提奧要來買火車票的錢,從埃頓追到阿姆斯特丹,凱表姐拒絕見他。在凱表姐家里,他把手放在煤油燈的火苗上,以自殘請求姨父讓表姐見他,結果還是徒勞……
第二年他為了得到畫家毛威的指導來到海牙。梵?高落腳海牙不久,遇到了當時已懷孕的妓女茜恩。一個是窮困落魄的畫家,一個是潦倒無助的流浪妓女,也許是同病相憐,梵?高甚至帶著上帝的情懷收留了茜恩,他與茜恩同居并為茜恩求醫治病,幫助茜恩安排醫院生孩子,承擔了茜恩做妓女時生下的幾個沒有父親的孩子和同樣做妓女的媽媽的生活照顧責任。后來他覺得拯救茜恩最好的辦法是娶她為妻,這樣既能阻止茜恩重操舊業,也能過上正常的家庭生活。然而,梵?高無法預料,一個沒讀過一天書、原本就出生在妓女家庭的茜恩,是不可能按照梵?高理想化的愿望改變自己的,她早已習慣酗酒、抽煙,和更多的男人尋歡并得到金錢,何況梵?高經常連黑面包也不能讓她吃飽。這段戀情和同居生活,除了滿足梵?高施愛的宗教愿望,再就是茜恩傳染給他的性病了。
1885年,32歲的梵?高回到父母定居的紐恩南生活時,遇到了年近40的老姑娘瑪高特,這次梵?高體會到了被愛的滋味。在瑪高特家人的百般阻撓和污辱中,瑪高特選擇以自殺的方式對抗,結果,梵?高再次為他的家族招來惡名。1888年,梵?高在阿爾認識了妓女拉舍爾,拉舍爾是開朗的小姑娘,她和梵?高在一起時曾調皮地說“我喜歡你的耳朵”。當年圣誕節前兩天,溫柔的梵?高與玩世不恭的印象派另一位畫家保羅?高更大吵一架后割下右耳,用紙包好送給了拉舍爾。
梵?高經歷的愛情,是苦澀的,當他全身心投入到繪畫中時,愛情在他的生命里已顯得不那么重要了。他說:“愛上藝術等于喪失了真正的愛情?!?
時下,有無聊好事的人不知根據何來,為梵?高杜撰出一個同性戀的奇聞,也不怕梵?高在星夜里的靈魂把這些人的耳朵割下來。
錢的困擾和鞋的親情
錢,是困擾梵?高一生的一個大問題,他企盼著自己的畫能賣出,讓他自食其力,然而,到死他也 沒能實現這一愿望。梵?高清楚地知道他所處的社會環境,他在給妹妹威廉明娜的信中談到:“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極其糟糕、癱瘓的世界里,展會、畫廊所有的一切都被有錢人掌控……總是在畫家死后,人們才肯花大價錢來購買他的作品。他們總是輕視在世的畫家,他們通過偏向那些去世的人的作品來愚昧地為自己辯護?!?
梵?高選擇繪畫之路,被家人視為不務正業,只有弟弟提奧支持他。
提奧比梵?高小4歲,在家排行第三,他和梵?高中間還有一個姐姐。提奧15歲到古比爾公司做學徒,他先在海牙分店,后又到了巴黎分店,他為人熱情,藝術鑒賞水平也很高,很快他晉升為巴黎分店的主管。自從梵?高被古比爾公司開除后,就再也沒有收入了,提奧成了他固定的資助人。
提奧差不多每月為梵?高提供150法郎的生活和畫畫費用,有時擔心梵?高超支,提奧每月分三次把150法郎寄給梵?高。后來,梵?高在自尊心的作怪下,告訴提奧每月給他的錢不是資助,算是付他的買畫錢,梵?高每月也把自己的畫寄給提奧,提奧把梵?高寄來的畫和書信都認真保存在他巴黎的公寓里。提奧如同父親一樣呵護著梵?高,忍耐著梵?高對他的無理和精神折磨。在梵?高生命的最后一年多的日子里,提奧還承擔了梵?高在精神病院的費用,梵?高自殺后,提奧結清了他在巴黎郊區奧維爾旅館的欠費,才送走這位讓他牽掛和他尊敬的哥哥。
1886年3月到1888年2月,梵?高為了他的藝術理想到巴黎和弟弟提奧一起生活,兩年里,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精神上都給提奧帶來了難以想象的麻煩和無奈。梵?高幾乎每天都把提奧的房間弄得亂七八糟,到處扔著顏料、畫布和干筆。提奧工作一天回到公寓還要面對梵?高喋喋不休的話題,這使已經適應了巴黎資產階級生活的提奧時常抱怨而又無奈地承受著。有意思的是,這期間梵?高以皮鞋為題材畫了幾幅畫,這些畫中的鞋有的是一雙、有的是兩雙、還有的是一只大一只小,這是梵?高寄兄弟之情的作品。
梵?高清楚地知道他給弟弟帶來多少麻煩,他曾對提奧說:首要的是減輕你的負擔……我希望進步到你可以大膽地展出我的作品而不損害你的名譽。
提奧一直努力推銷印象派畫家的作品,但成效甚微,當時巴黎的主流藝術掌控在官方和學院派手中,更何況梵?高這些不為人知,畫得比印象派還粗野的畫更是銷不出去。直到梵?高去世的前一年,提奧終于為他賣出了一幅畫,那是一位荷蘭畫家的姐姐以400法郎買下了他的一幅《紅色葡萄園》。
提奧去世下葬后不久,他的妻子喬安娜又將提奧的靈柩遷到奧維爾,葬在哥哥墓旁。兄弟倆相伴長眠在向日葵叢中,像梵?高畫中那雙永不分離的鞋。
從病態和頹廢中求得精神的解放
梵?高不安分的性格導致了他無法在任何一個地方穩定下來,他總認為下一站會更好,是可以救贖自己的地方,他去海牙、德倫特、安特衛普、巴黎、阿爾都是如此。弟弟提奧資助他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安特衛普和法國巴黎接受基礎訓練,他無法堅持下來。然而他又渴望得到老師的指導,為此,他沖著當時在海牙的名畫家,也是他的表姐夫毛威,去到海牙住了一年九個月。在巴黎,他熱衷于學習印象派,也學習新印象派畫家修拉和西涅克的點彩畫法。他崇尚印象派的另一位畫家高更,梵?高離開巴黎到達法國南部阿爾后,極力邀請當時身陷債務和健康危機的高更來阿爾一同畫畫和生活,還多次寫信要提奧在經濟上資助高更。
梵?高在繪畫上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原則,表現最下層的人,畫最熟悉的景和物,追求精神的真實。梵?高繪畫藝術創作最鼎盛的時期是他生命的最后兩年半,也就是他離開巴黎后的日子。這一時期,法國南方的陽光和海風使他的繪畫創作到了幾乎癲狂的地步,他用色更加大膽,線條的流動感更加神秘,在阿爾,他畫的數量也達到了他人生的最高峰。然而,梵?高的精神狀態也更加不好,他時常出現幻覺,每三個月他會犯一次病,犯病時他喪失自我控制能力,不省人事,醒來時自己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在他住進圣雷米精神病院時,修女們無法弄清楚他是因為瘋了才去畫畫,還是因為畫畫而瘋的。梵?高從病態和頹廢中求得精神的解放,在藝術上,沒有人質疑梵?高精神的純粹性,因為沒有人能把世間最卑微的事物表現得如此圣潔,梵?高做到了。
還是在波里納日傳道時,為了融入當地礦工中,梵?高每天刻意不再洗凈臉上的煤塵。他步入繪畫道路后,他的穿著更加的不講究了。當他和提奧走在巴黎的大街上,提奧說:好在這是巴黎,不然你現在的衣著可能會被警察抓起來。
梵?高是一個時常跟自己較勁的人,他可以每天步行二百多公里,也可以幾天不進任何食物,他一直不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長期饑餓加上食物質量低劣大大傷害了梵?高的胃,他的牙齒全部患病變黑甚至脫落,這一切對梵?高來說都心甘承受,甚至他樂于讓自己這樣。梵?高無法在溫暖舒適的狀況下畫畫,他習慣了讓自己不斷在貧困和苦難中掙扎,這樣,才能使他在繪畫時保持激情和斗志。他在阿爾的一年多中,沉默寡言,很少與當地人接觸,每天獨自背著畫箱去幾公里外的地方寫生。當發生割耳朵事件后,當地人聯名給市長寫信,要求抓起這個瘋子。梵?高讓阿爾人產生了一個可笑的概念――畫畫能讓人瘋掉。他不斷折磨虐待自己,最后用手槍把子彈射入自己的身體,梵?高終于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創造――消滅這具包裹著他的靈魂的可憐的軀體。
梵?高是中國人對他習慣的稱呼,梵?高是家族的姓,如果稱其溫森特會更準確一些。溫森特?威廉?梵?高的祖父,一個伯父和提奧唯一的兒子也都叫這個名字。溫森特祖父是個新教牧師,溫森特伯父曾是推薦他和提奧走進古比爾公司的藝術品商人,溫森特侄兒后成為梵?高作品的守護者和繼承人。如今,祖孫四個溫森特都已作古,只有梵?高的畫和他時常被人曲解的傳奇故事留給了世人。
在這篇文章中,我也按照習慣稱呼這位后印象派代表人物為梵?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338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