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教育實質是對人的培養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具有鮮明個性、完善品格的人。構建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課堂教學新模式,讓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陣地。
【關鍵詞】:新課程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809(2010)05-0119-01
新課程改革理念倡導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摒棄一些陳舊的教學思想觀念,改革課堂教學方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給學生一片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在語文課堂上去充分地讀、大膽地想、好奇地問、自由地議、輕松地練、科學地評,盡情地扮好“主人”這一角色,學生才會有標新立異的沖動,才會有創新意識的萌芽和發展,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才能使語文教學順應課堂教學改革的潮流,成為一泓“活水”。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新課程的教學思想和觀念極富有創見性,發展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在認真學習研究了新課程理論知識后,就把這些嶄新的教學觀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在實踐中,我重新認識課堂教學的性質與任務,重新認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任務與角色,并以此重新調整課堂教學的活動模式。
一、要大膽創設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
教師應以平等的心態創設輕松的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自主學習。傳統的小學課堂,要求學生身子要坐直,雙手要放在桌上,發言要舉手,不準講話,正是這些課堂行為規范,給予學生巨大的壓抑和束縛,也造就了不平等的師生關系,所以教師要解開束縛,建立教學民主,增進師生情感的溝通,消除學生的心理重壓,教師要盡可能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群體中去,讓學生敢說、敢問、敢辯、敢寫,使他們在無拘束無壓力的課堂上自由地學習。
在課堂上,教師精講少講,騰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時間,讓每個學生主動學習,思考,操作和討論,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個別學習,小組學習、大組討論、學生執教和情景表演等幾種教學組織形式。此外還根據具體的實際需要選擇和組合運用多種形式,從而擴大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有主動活動的空間,釋放每個學生的精神活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充分發揮出教學效益。
二、要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
語文課堂教學雖然屬于教學實踐范疇,但是與教師的教學理念息息相關,它不僅是教學形式的問題,更是教學理念的直接體現。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我們應該樹立起學生是快樂學習者、自主學習者、獨特學習者、問題學習者的新學生理念,應該樹立起教師是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合作者、促進者的新教師角色理念。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我們應改變過去傳統的單向傳輸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課堂教學新模式,讓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陣地。
通過新課程理論的學習,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我認為“自主學習―發現質疑―討論辨析―總結升華”四步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比較適應新課程理念。
1.自主學習。語文的自主學習主要包括學生的閱讀、預習,是下面學習環節的準備,更是學習新知識的嘗試。自主學習能力不可能自然生成。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在每一節有限的課時內自覺地、有意識地為促進學生走向獨立自主、形成自主性學習而努力。
2.發現質疑。發現質疑是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自己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疑問。一切學習必須從提出問題開始,在處理分析問題中發展,以解決問題而告終。這樣的學習,才能真正讓學生在矛盾中展開積極的思維,才能發展思維能力,培養解決問題能力,激發智慧的火花,引起學習的積極性,引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3.討論辨析。討論辨析是學生對自己發現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討論或辯論。是學生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教學過程。討論既是一種師生雙邊活動性質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又是體現教師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經過學生自己積極思考,相互探討,以求得問題解決和認識深入的一種發展性教學方法。組織好討論的關鍵在于問題的提出,矛盾的展開和適時地結束,讓學生留有余地回去思考。
4.總結升華??偨Y升華就是將學生在課堂討論或辯論的問題進行歸納系統。通過總結,讓學生是在新形式中的升華,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教學內涵是多層次的,也就決定了課堂教學模式的多樣性,因此,簡單地用某一種模式或某幾個步驟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教學理念。上面所提到的“自主學習―發現質疑―討論辨析―總結升華―發展探究”五步語文課堂教學的模式只是各種模式中的一個主要模式,或者說是主導的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師完全可以在新課程理念下指導下,探討出更多的靈活多樣的模式,真正實現語文教學百花齊放的局面。
三、要以探究為目的,培養求異思維激發學生勇于創新的精神
語文教材有著豐富的內涵,答案并非只有一個,我們要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進行思維,要鼓勵學生啟迪智慧,換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導與眾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除此之外,對教師的講解歡迎提出不同意見甚至反駁意見。如:我在教“窮人”第一自然段時,就提了這么一個問題:“五個孩子為什么能在海風的呼嘯聲中睡得那么熟?”有的學生說:“憑我的經驗,家里只要有一個大人在,我就能安然入睡,”有的學生說:“因為他們晚飯吃得飽,所以他們能睡得很香?!庇械膶W生說:“五個孩子白天玩累了,所以晚上睡得很香?!庇械膶W生說:“桑娜很勤勞,雖然外面寒風呼嘯,家里卻很溫暖而舒適,五個孩子當然睡得熟?!币灿械膶W生這樣說:“孩子們還小,家里少了一個大人,他們似乎還不那么在乎?!睂W生的答案角度不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這是他們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知識基礎,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結果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一錘定音,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只要言之有理,我們教師都應予以肯定。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A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目標、新理念、新內容、新教法最終將落實在課堂上。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呈現出五彩紛呈的景觀,讓學生生命潛能綻放出熠熠生輝的火花。這應是我們當今小學語文教師所追求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255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