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克牌上的歷史人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張加龍
撲克牌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娛樂工具之一,從誕生之日起,人們就對它愛不釋手。我們都知道,撲克牌中的K、Q、J上畫有人物形象,K是King的縮寫,代表國王,Q是Queen的縮寫,代表皇后或女王,J是Jack的縮寫,代表貴族、騎士。然而時至今日,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是誰,其實他們都曾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黑桃K
黑桃K上的人物頭發外卷,嘴上有胡須,左手握長劍。
黑桃K原型之一是《圣經》中的大衛王,以色列王國首任君主,用甩兜甩石,殺死令以色列眾人驚怕的菲利亞勇士歌利亞,打敗入侵的菲利亞人。米開朗基羅曾以此為題材塑造了著名的大衛像。大衛是一位偉大的君主、戰士、音樂家和詩人,善用豎琴演奏,所以黑桃K畫面上也經常有豎琴圖樣。
原型之二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他是黑桃Q埃利諾王后的丈夫,曾打退土耳其的入侵。喜歡戲劇,愛穿戲裝,所以豎琴和他也很相配。
黑桃Q
黑桃Q上的王后右手持玫瑰花,左手拿武器,與眾不同。
黑桃Q原型之一是雅典娜,希臘神話中的戰爭女神和智慧女神,雅典這座城市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雅典娜也是農業與園藝的保護神。由于她是戰爭女神,所以成為四張皇后牌中唯一一位手持武器的王后。
原形之二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后,帕拉丁選侯小姐埃利諾?馮?諾伊堡。
黑桃J
黑桃J上的人物頭發外卷,嘴上有胡須,左手上原本持矛,現一般印成方天棍。
黑桃J的原型最常見的是奧吉爾,他和方塊J羅蘭一樣,是中世紀英雄史詩《羅蘭之歌》中查里曼大帝的12位圣騎士之一,被六仙女祝福的丹麥王子,立下赫赫戰功。
原型之二是神圣羅馬帝國統帥、波希米亞(今捷克)貴族瓦倫斯坦,征戰30年,統率天主教徒軍隊與新教徒作戰。后因同薩克森和瑞典秘密談判,謀求國內和解和外國撤軍,被皇室視有通敵嫌疑被解職,后遇刺身亡。
紅桃K
紅桃K上的人物,頭發內卷,上唇沒有胡須,左手執劍放于頭后,右手按著皇服的鑲邊。
紅桃K原型之一是查理帝國的創建者、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他在位14年,發動了50多場戰爭,控制了大半個歐洲的版圖。他完成了教權與王權的結盟,下令全國人民信仰基督教,從而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他是歐洲中世紀最強大的統治者,被稱為“歐洲國王之父”。他是撲克牌中唯一一位上唇不留胡子的國王。據說,刻模本的職員因為不小心,把他上唇的胡子刮掉了。
原型之二是法王路易十四, 路易?迪厄多內?波旁,是法國波旁王朝著名的國王,在位長達72年,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宣揚“朕即國家”,被視為歐洲君主專制的典型代表。路易十四生活奢靡風流,因其身高只有154cm,所以總叫鞋匠給他做鞋時墊上厚跟,引領了高跟鞋的風潮。
紅桃Q
紅桃Q上的人物右手手持玫瑰花。
紅桃Q 的原型之一是《圣經?舊約》中的女英雄朱迪思。她是古希伯來一名美麗的寡婦,亞述軍入侵希伯來地區、截斷了水源,她色誘敵軍將領,趁其酒醉熟睡時割下了他的頭顱,拯救了城市和人民。
紅桃Q的原型之二是查理大帝的王后希爾迪加爾德,和查理生育了9個孩子。
紅桃Q的原型之三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王后,西班牙公主瑪麗?泰蕾莎?,旣愂锹芬资牡谋砻谩?
紅桃J
紅桃J上的人物頭發外卷,嘴上有胡須,左手手擎戰斧。
紅桃J的原型之一是查理七世的侍從拉海爾,英法百年戰爭中的法國指揮官、圣女貞德的得力助手,是追隨圣女貞德的一名所向披靡的將領。他作為首席指揮官贏得了帕提之戰的勝利,這是百年戰爭中法軍的一場決定性勝利。
原型之二是路易十四的王子,富有軍事才能的康德。
方塊K
方塊K上的人物,頭發內卷,嘴上有胡須,右手行舉手禮,身后的戰斧是權力的象征。
方塊K的原型之一是古羅馬凱撒大帝,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推動了羅馬從共和國到帝國的轉變。他征戰數年,最終集執政官、獨裁官等大權于一身。由于愷撒施政措施觸動了元老院貴族的利益,最后在元老院議事廳被反對派刺死。凱撒死時58歲,死后被按照法令列入眾神行列,被尊為“神圣的尤利烏斯”。由于凱撒在羅馬帝國硬幣上的畫像是側面像,因此,方塊K是4張國王牌中唯一一張臉朝側面的。
原型之二是方塊Q瑪麗二世的丈夫,英國國王兼荷蘭執政,奧倫治親王威廉三世,他原為荷蘭執政,1688年在英國宮廷政變中趕走岳父詹姆士二世,與妻子瑪麗二世并為英國國王。他使荷蘭度過被英法兩國夾擊的艱難歲月,維持了“海上馬車夫”的獨立和強盛,他還接受了《權利法案》,使英國跨入君主立憲制,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君主立憲的君主。
方塊Q
方塊Q上的人物右手手持玫瑰花。
方塊Q的原型之一來自于《圣經》人物萊克爾皇后。萊克爾王后是《圣經?舊約》中約瑟夫的妹妹、猶太人的祖先雅各的表妹,雅各為了娶她,給自己的舅舅白做了14年的工。
原型之二是英國女王瑪麗二世,和她的夫君威廉三世分別為方塊Q和方塊K。瑪麗二世的父親詹姆士二世是天主教徒,瑪麗卻是新教徒,因此詹姆士二世得子后不打算傳位與她。于是瑪麗和她的丈夫,時任荷蘭執政的威廉與議會聯手,通過沒有流血的“光榮革命”罷黜了自己的父親,登上王位和威廉共同執政,至此,英國議會與國王近半個世紀的斗爭以議會的勝利而告結束。
方塊J
方塊J上的人物頭發外卷,嘴上沒有胡須,左手持劍。
方塊J原型之一是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赫克托勇冠三軍,而且為人正直、品格高尚,是古希臘傳說和文學中非常高大的英雄形象。
原型之二是查理曼大帝的侍從羅蘭。羅蘭是法國史詩《羅蘭之歌》的主角,是查理曼大帝手下最好的騎士,12圣騎士之首。他遵守騎士精神,最后也因此而亡,為詩人所謳歌。
原型之三是英國“護國主”克倫威爾,他率清教徒推翻了查理一世的統治,并將國王送上了斷頭臺,是英國新貴族的杰出代表。
原型之四是法國圣女貞德。貞德原本是一位法國農村少女,聲稱得到“神的啟示”,解奧爾良之圍,成為聞名法國的女英雄。
梅花K
梅花K上的人物頭發外卷,嘴上有胡須,左手仗劍,右手捧著地球,念念不忘稱霸世界。
梅花K的原型之一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天才之一。他18歲隨父出征,20歲繼承王位,曾師從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亞歷山大大帝陸續征服許多西方文明城邦,建立起了一個西起古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河、恒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藥殺水的以巴比倫為首都的疆域廣闊的國家。亞歷山大大帝頭發往外卷,總是佩帶著配有十字架的珠寶,這些都是梅花K的特征。
原型之二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梅花Q克里斯蒂娜女王的父親。他天資聰穎,對政治、軍事、歷史、文學都有極大興趣,懂得8國語言。他11歲就和一幫大臣坐在一起商討國事,16歲馳騁疆場,17歲繼承王位。瑞典國會因為這位少年君主的出類拔萃,廢除了繼位登基的年齡限制。古斯塔夫二世主張“武力擴張”,在德意志30年爭戰中耀武揚威,使瑞典成為波羅的海地區的霸主,可惜英年早逝,只活了38歲。
梅花Q
梅花Q上的人物右手手持玫瑰花。
梅花Q原型之一是阿金尼。阿金尼(Argine)并不是一個人的名字,這個詞源自歐洲的拼字游戲,是由拉丁語女王(Regina)一詞經過字母移位而得出的。這位女王“阿金尼”手持的是紅白雙色的玫瑰花,寓意著這樣一段歷史:英國的蘭開斯特王族以紅玫瑰為家徽,約克王族以白玫瑰為家徽。兩大家族在經過爭奪王位的玫瑰戰爭(1455年-1487年)后最終達成了和解,紅色玫瑰和白色玫瑰結合在了一起。
原型之二是瑞典克里斯蒂娜女王。她才智極高,精通多國語言,富有軍事才華,能指揮軍隊,被視為歐洲史上最聰慧的女王之一。她成功地統治瑞典10來年,但她對這份榮耀的職務卻并不那么喜歡,在1654年突然將王位讓給了表哥卡爾,到羅馬皈依天主教,震驚了整個歐洲。
第三位梅花Q原型是《圣經》故事中的女子抹大拉。有人考證認為,她就是耶穌的妻子。
梅花J
梅花J上的人物頭發外卷,嘴上沒有胡須,右手拿著箭支,是一個清秀的帥小伙兒。
他的原型之一是亞瑟王圓桌武士中的第一勇士蘭斯洛特。蘭斯洛特是英格蘭傳說中的人物,是一名出色的箭手,因此梅花J手持箭支。蘭斯洛特與王后的戀愛導致了他與亞瑟王之間的戰爭。兩人在森林里幽會時,亞瑟王派出12名騎士前去暗殺,卻被蘭斯洛特盡數殺死。蘭斯洛特逃脫,王后則被亞瑟王處以火刑。蘭斯洛特與戰友劫持刑場救下王后,兩人渡海逃往法蘭西。經過教皇的調解,迫于騎士的榮譽,蘭斯洛特交還了王后。亞瑟王親征法蘭西,莫德雷德趁機篡位,亞瑟王與莫德雷德兩敗俱傷,王國土崩瓦解。王后做了修女,蘭斯洛特最后也出家做了修道士,兩人至死再未見面。
原型之二是只當了一年國王的波西米亞國王腓特烈五世。他和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兒伊麗莎白所生的女兒嫁給了第一個漢諾威選侯,因此成為英國漢諾威王朝的祖先。他在三十年戰爭的第一個冬天、波希米亞起義之后,被捷克人違背本人的意愿推舉為波希米亞國王。僅僅一年,他短暫的帝王生涯就結束了,因此也被人們稱為“冬王”。■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281441.htm